武汉积极改革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

2017-08-23 14:2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 叶圣凡)8月23日上午,武汉市民政局在市委会议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改革工作。今年,市委将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作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重点改革项目,要求权限下放到区、面对面为群众服务;市政府将老年证和高龄津贴工作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内容,要求“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老年证和高龄津贴网上帮办、服务到人”。为了更好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于8月7日召开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通知》文件,即将印发市政府红头文件,于 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

  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武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形成了具有武汉特色的“以信息化为手段对接居家养老、以社会化为支撑强化社区养老、以市场化为依托发展机构养老、以政策化为保障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我市先后成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全国以房养老试点、全国养老机构远程医疗试点城市、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城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成为全国唯一集聚近4年来所有全国性养老改革试点项目的城市。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养老工作。市委书记陈一新要求全市上下切实把养老服务作为一件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把养老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形成一套系统集成的工作体系和政策体系,真正把武汉打造成更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市长万勇先后两次做出批示,要求聚焦“互联网+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和社区为老服务3个重点,进一步深入学习北京、上海等地的典型模式,梳理养老服务里的不同模式,按照政府、社会、家庭等不同分工,提出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深化养老工作的改革发展,加大优老惠老的支持力度,我市将推进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作为一项改革创新举措,通过减免办证费用、提高办证速度、网上办理发放,进一步优化老年证办理和高龄津贴发放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最优最便捷的服务。

  据了解,截止2016年底,我市户籍总人口833.84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2.752万,占总人口20.72%;65岁以上老年人口 113.868万,占总人口13.66%;70岁以上老年人口 70.724万,占总人口8.48%;80岁以上老年人口 24.485万,占总人口2.94%;90岁以上老年人口 3.158万,占总人口0.38%;100岁以上老年人433位。全市老龄人口以年均8万多人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全市老龄人口将突破200万,2030年将超过250万,老龄形势非常严峻,养老改革任务艰巨。

  通过新闻发布,长江网记者了解到,武汉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开始颁发了《武汉老年人优待证》(简称“老年证”),办理对象是本市户籍且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或虽非本市户籍但在武汉市居住满三个月(出具社区或相关组织证明)且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老年人持老年证可享受景区门票、就医就诊等优惠。办理老年证免收工本费,新办65岁老年证时需按照规定交纳20元/年的意外伤害保险费享受免费乘车。初次申请办理新证、遗失补办、坏卡更换、旧版乘车IC卡更换、“充次”等,均由老年人本人或代办人到全市26个办证点中的任意一个办证点办理。市政府规定老年证每年可免费乘车730次,每满一年时老年证免费乘车功能会自动被“锁死”而不能再免费乘车。下一年度730次免费乘车机会需到全市700余家中百超市(仓储)交纳下一个年度的20元乘车意外伤害保险费,同时免费进行老年证的“充次”服务后方继续享受。截至2016年年底,我市老年证共办了1007303张。

  我市老年证运行27年来,经历了由纸质版、IC卡向武汉通以及由社区、街道受理申办向26个办证点集中申办的转变,证件形式、办理途径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逐渐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但仍存在着办证点较少、一卡通制证周期较长和老人需自费交纳乘车意外伤害保险费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和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今天的通报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武还介绍了老年证办理改革的具体举措:
1.下放老年证办理权限。将老年证办理权限下放到区级,由各区民政局(老龄办)负责组织本辖区老年证办理工作。
2.完善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完善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接市综治办“武汉市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部门数据,获取老年人动态信息数据,形成全市老龄人口信息数据库,并实现市、区、街(乡镇)、社区(村)分级共享功能。
3.简化办证程序。本市老年证与武汉城市一卡通两卡合一,采取三种途径进行登记:一是由社区(村)网格员依托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的老人数据,对居住在本社区内的符合办证条件的老年人,进行确认登记;二是由老年人或其代办人登录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武汉民政网上办事大厅或手机APP)进行网上登记,填写个人信息、联系电话和本市收卡地址(户籍或居住地址);三是由老年人或其代办人直接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现场登记,由社区(村)网格员负责办理。(2)审核。社区(村)网格员受理、核实并汇总录入本社区(村)老年人办证信息,通过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时提交街道(乡镇)审核。对不符合办理条件的,社区(村)网格员应当及时告知办证人,不予录入。街道(乡镇)审核通过后应当及时将老年人办证信息提交给区民政局(老龄办)。区民政局(老龄办)最终确认本区办证业务清单,及时发送到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并同步抄报市民政局(老龄办)备案。(3)制证。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根据各区办证业务清单和模版统一制证,并将证件按时寄回各街道(乡镇)。(4)分发。街道(乡镇)负责核对、接收老年证,并及时将证件分派到老年人所在社区(村),同时督促社区(村)网格员及时将证件分发给老年人或相关代办人员,并严格做好领取登记。老年证遗失补办按上述流程规定办理。
4.提高办证效率。办证业务清单提交至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后,由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负责制证,制证时间从60日提速到15个工作日。年度免费乘车优惠充次手续按首次发证月份就近到全市所有中百超市(仓储)免费办理,即充即领。被损坏的卡,可在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办证点现场缴费领取。
5.减免办证费用。新办老年证免交工本费,首次补办老年证工本费由个人和市人民政府各承担50%, 第二次及以后补办工本费由个人全额缴纳。缴费由老年人或其代办人通过手机APP网上支付到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指定账户,或委托社区(村)网格员协助办理缴费事宜。自2017 年 12 月1 日起,停止向老年人收取免费乘车意外伤害保险费,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由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企业按照事故责任和保险条款进行理赔。

  对于市民十分关心的高龄津贴发放情况,市民政局副局长张明武也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通报了高龄津贴发放改革的具体举措。2010年起,我市开始发放高龄津贴,发放对象是本市户籍、年满80周岁(当年12月31日之前出生)的高龄老人和符合申报年龄条件的无武汉市户籍的驻汉军队离退休人员。符合申报条件的高龄老人,须由本人或者其委托的子女、亲友、单位工作人员,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村)申报,由社区(村)、街道办事处区民政局(老龄办)负责审核、发放和管理。目前我市高龄津贴发放标准是:凡属武汉市户籍或驻汉军队离退休人员的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年满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500元。高龄津贴所需资金按照1:1的配比由市、区两级财政分担。截止2016年底,我市高龄津贴累计发放了813304人次,发放金额9.36亿元。

  高龄津贴发放运行7年来,受到全市高龄老人的普遍欢迎,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始发、停发不及时、领取不方便等问题,亟需建立高龄津贴信息比对系统和改进发放方式,为高龄老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从2018年1月1日起,全市依托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按季度发放高龄津贴。具体发放流程为:
1.信息核查。武汉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每季度末月将数据库中的高龄老年人信息分配到社区(村),由网格员进行核查。高龄老年人及其家属或其他代办人也可以主动到社区(村)登记高龄津贴申报信息。社区(村)网格员核实老年人的信息后,确认或更正老年人的实际居住地址、联系方式、银行账号等信息,生成高龄津贴发放清单,提交给街道(乡镇)核实。符合年龄条件的驻汉部队离退休人员(无武汉市户籍),由其关系所在的单位集中到街道(乡镇)申报。
2.审核确认。街道(乡镇)核实确认高龄津贴发放清单后,于每季度末月的20日前提交给区民政局(老龄办)审核。区民政局(老龄办)审核确认后,提交给区财政局。
3.资金发放。区财政局根据区民政局(老龄办)审核确认的高龄津贴发放清单,将高龄津贴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到老人银行账户上。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