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开展

2017-10-13 13:2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开幕式舞蹈表演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欣赏云南云子

  长江网10月13日讯(记者 毕婷)13日,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展。来自长江流域15个省市的1000多名非遗传承人集中展示2万余件非遗精品。

  本次大展以“长江文明 非遗风采”为主题,通过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传统中医药、传统手工艺等四大特色展区,集中挖掘和展示长江流域传统文化的流变融合和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

  相关链接: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全景作品 长江网出品

  

  展会上一名“非遗”传人现场创作剪纸艺术,吸引众多参观者眼球

   

  左边的瑶族织锦儿童“狮子头”帽也有几十年历史

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木活字(木活字印刷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传统服饰专题展武汉展区,来自武汉的汉秀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子怡一边展示汉秀作品,一边向前来咨询的观众介绍制作工艺。“此次参加非遗展的作品中,汉秀作品披巾与礼服曾经代表省文化厅文化交流项目参加过G20峰会进行交流。”王子怡表示,当时有一位准备结婚的德国夫妇要花叁万欧元购买那件礼服。王子怡说,她这次来参加非遗大展,主要是展示汉秀走进高校的一个成果。在汉秀的传承上,她表示,老前辈的设计风格和美学思想都应尊重传承,但也需要加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调整。

曾参加过G20峰会文化交流的汉秀作品

  

  非遗传承人龙从发和他制作的武汉木雕船模

  

  焦宝林扎染传承人焦会葺和她的作品“秋韵”

  武汉展区打着“汉阳刘泥巴剪纸”招牌的展区也是门庭若市。一个个以假乱真的昆虫“标本”,小纸张上勾勒出伟人特征的微型剪纸,都让人叹为观止。原来最奇妙的剪纸技艺,就在家乡武汉。刘泥巴家住汉阳,是家中第四代剪纸传人,据他介绍,武汉的剪纸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大多北方地区粗放、大气的剪纸相比,武汉剪纸的技艺丰富,主要有五类技法,剪、刻、撕、烧、立体。

  

  武汉展区黄陂泥塑传承人现场塑形

  

  高桥松饼传承人王为玲特意从上海来到武汉,为市民现场制作正宗地道的高桥松饼。

  在二楼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专题展区,一鼎高达 3 米的全紫铜铸炉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它可不是做美食的,而是国际级非遗项目夏氏丹药展区的炼丹炉。据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传承人夏小中介绍,这个铜炉一次性可炼丹 100 公斤。

  

  夏氏丹药炼丹炉

  

  精彩的武汉面塑吸引观展市民拍照、留念 。

  除了琳琅满目的展品,吸引长江网记者注意的还有位于一楼展厅中间的 "PK 区域 "。

   织绣、剪纸、漆器是长江流域最具特色的三类非遗项目。本届大展别出心裁地组织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三类非遗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同台竞技。首场竞技项目为剪纸,八位剪纸传承人现场秀绝活。现场,一把剪刀上下翻飞,仅仅十几分钟,一幅细腻秀丽、注重线条的剪纸作品就已完成,这是上海剪纸传人奚小琴方寸间的灵巧;另一边,佛山女子陈嘉彦和她的父亲一人一刀,笔笔精准,当他们抬起头来,观众发出一阵赞叹,复叠十张纸同时刀刻,一次就完成了十张线条流畅、玲珑剔透的作品;再一转身,另一方工作台上,河湟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凤英将手绢大小的红纸数次对折,经过十分钟看似随意的修剪,展开却是一张圆形花样图案。" 远看是一朵花,近看才发现是由好多小花组成的,好精巧。" 现场观众由衷赞叹。

    据主办方介绍,接下来的四天,每日均有同类目不同地域流派的传承人同台竞技,用技艺对话、用作品交流。同时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不同地域的非遗文化精髓。

    据悉,本次“长江非遗大展”将持续至 17 日,除主会场外,武汉还设置了 13 个分会场和若干个活动点,集中开展非遗进社区、进学校,煨汤大赛等活动,供市民家门口感受非遗文化。

  

  长江论坛网友“史忠树”拍摄

  

  长江论坛网友“千里马”拍摄

  

  长江论坛网友“千里马”拍摄

  如需了解更多网友拍摄的“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精美照片,请登录长江网论坛(http://bbs.cjn.cn/forum.php)。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