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长江非遗大展三日共接待市民5万余名

2017-10-15 20:40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非遗课堂引爆众人非遗学习热情

  

  非遗研培展区创作现场

  长江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昊 薛泽闻 记者 毕婷)与非遗大师面对面、品尝非遗美食、感受非遗文化,到武展深度体验非遗之旅,是上周末不少市民的首选。据统计,第二届长江非遗大展举办三天,共接待5万市民,其火爆程度及市民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喜爱连主办方也颇感意外,不得不在互动环节扩容名额,最大程度满足市民需求。

湟中银铜器珍品《纯银一体壶》

   买家掷金36万买走孤品银壶

  昨日上午10时许开始,武展地下停车场几近饱和,而展馆内更是人头攒动。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昨日,一把出自国家级非遗项目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传承人何满的“纯银一体壶”,就被武汉本地一家艺术机构以36万元买走。据购壶的该机构负责人称,该壶去年在北京展出时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但未能如愿收购。

  当主办方及众多传承人对何满表示祝贺时,他并未表现得如常人想象般的惊喜。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的银壶并不少见,这把壶的巧妙之处在于,一体铸造成型,且集合实用与艺术于一体,“可能再也做不出来了,心里空落落的”何满说。

  去年何满在清华大学参加文化部实施的非遗研培计划,当时他提出制作一体银壶的想法,但并不被参与授课的各级专家看好。在接下来的四个月内,何满共制作了6把一体银壶,最终仅两把成功,一把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自留的这把去年还获得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

  众所周知,银质地较软,壶类银器在壶把、壶嘴等部位制作时基本采用焊接。而制作这把银壶采用银片厚度仅1.5毫米,通过纯手工反复敲打制成。何满介绍,该壶把手环节的厚度稍微不均匀就会前功尽弃,制作完成后装满水,壶把部位丝毫不会变形。

外国友人欣赏汉绣非遗精品

  外国友人携父母连续两天逛展

  相比人们对非遗作品高高在上、价格高不可攀的印象,本届大展不少作品却十分亲民。武汉非遗公司的精品展区是人气最为火爆的展区之一,共有剪纸、汉绣等50类非遗项目展出,其文创产品如汉绣杯垫、挎包、手机壳等原创设计的礼品格外受欢迎。

  一早,一市民就一次性买走1万多元的汉绣产品,据该男子称,自己要乘上午的航班前往台湾,与当地的生意合作伙伴会谈,绞尽脑汁想着购买点特产带过去,正好碰到此次非遗大展,“感觉太有创意了,平常一般也难买到”。

  在汉绣展台前,记者还碰到来自法国的ALEX一家,他正给父母充当向导介绍着汉绣的文化历史。ALEX说,自己曾是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交换生,去年也曾在武汉的一家艺术机构做过短暂兼职,后来回国。其父亲是一名艺术家,此次一家人是专程从法国来武汉参观长江非遗大展,一家人已连续三天来逛展。

  该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出本为宣传展示为主,可供销售的产品并不多,但市民热情超乎想象,他们已陆续四次补货,将其他门店的产品都集中调来了现场。

  大展主办方介绍,市民参与非遗课堂积极性高涨,本设置9场活动,共计180个预约名额,但目前仅经过“长江非遗网”平台报名的市民就达到1000多人,不少市民更现场要求加入。经与传承人协商,主办方将原本一堂课20个名额增加到40个,最大程度满足市民需求。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