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医院探索"美式装备"完善培养家庭医生获点赞

2017-12-07 11:13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12月7日讯(通讯员 高星 陈捷)昨天,武汉市第四医院(普爱医院)收到社区居民陈幼云的一封感谢信,感谢该院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位医生上门,为75岁的老伴进行了及时的救治,老人家转危为安。记者了解到,上门的家庭医生中,就有中国医师协会国内首创的“中美全科医师“培训项目的学员田荣燊。一边接受充实而规范的美式全科医生培训教育,一边参加签约家庭医生的实践,小田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憧憬。

  “我是常青花园一社区3村居民,最近,我老伴身体不适行动不便,无法到医院就诊,无奈之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家庭签约医生的电话。正在忐忑不安时,电话接通了,没想到他们答应了我的要求,汪俊群、田荣燊、祝丹丹三位医生迅速地来到我家”。感谢信是70多岁的陈幼云老人写的,75岁的老伴重病在床,儿女也不在身边,她急得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签约家庭医生联系,三位医生很快上门为老人查体,并帮助老人到医院救治。

  记者了解到,老人家得到及时救治,与签约家庭医生在常青花园社区的普及分不开。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一样,常青花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甲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普爱医院)直接在社区开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医护人员均来自于三甲医院,该中心承担着”中美全科医师“项目培训的任务,此次一同出诊的田荣燊,就是该项目23名学员中的一员。该项目的美方导师陈枫、杨乔欣和郑大卫三位教授,得知自己的学生牛刀小试就获得了社区居民感谢信,由衷地感到欣慰。

  杨乔欣教授多年来担任美国波士顿医疗联盟(Partners Healthcare) 北岸医学中心(North Shore Medical Center)内科主诊医师,教学医生( Academic physician),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两国在培养全科医生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培养“家庭医生”,不过美方的家庭医生,社会地位和收入远高于他们所服务的社区人群,这就增强了病人对医生的信赖度和依从性。中国的全科医生定位是社区基层医生,他们所承担的中国医师协会“中美全科医师”项目,就是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全科医生的形象,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全科医生培养竖立典型和规范。

  针对目前国内的签约家庭医生计划,杨教授指出,美国每位医生大致服务二千左右的病人,而国内目前签约的病人数尚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坐等病人上门的传统门诊状态,这一方面国内可以有很大进步空间。李克强总理提出在2020年全国大部分家庭应有自己的家庭签约医生,目前家庭医生缺口高达十五万人,每年需培养合格全科医生三万人以上,压力极大。中美全科医师项目,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也因此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期待,压力与机遇并存。

  “除了临床学习,我们还会接受人文、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教学,医院安排资深的内科专家曾晓云做导师,每周都有美方老师网络视频教学,每个月美方专家飞过来进行落地教学”,田荣燊告诉记者,参与中美全科医师项目的规培,远比大学同学参与的其他规培项目辛苦,不过,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会获得比其他同学更丰富的经验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回到基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