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昂首竞渡!

2018-06-22 10:39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龙舟竞渡,比的就是步调一致、一鼓作气。 在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需要的正是龙舟精神。 全市上下团结一心,闻鸡起舞日夜兼程,拼出一个更美好的广州。

  长江网讯  龙腾珠江展风采,百舸竞渡耀广州。明日,2018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又将在珠江上演。

  已成功举办24年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今年将有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孟加拉、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共122条龙舟队伍报名。

  通过龙舟运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凝聚起全社会对治理珠江、保护母亲河的共识,建设美丽广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走进春天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指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中国正在这条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

  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南海之滨,体育正绘就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华彩篇章。

  从六运会、九运会到亚运会,从广州足球称霸亚洲到广马精神催人奋进……

  体育,见证了广州城的发展进取;体育,点亮了广州人的美好生活。

  体育改革,广州敢闯敢试展现领跑者之姿

  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创新。发展体育事业,广州大胆闯大胆试,冲破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中国体育改革进程中的一员闯将。尤其是近年来,广州在足球改革等重要领域先行先试,领体育改革风气之先。

  在中国体育史上,先后两次在广州举办的全运会都打上了鲜明的改革烙印。

  1987年广州六运会,一改此前政府包办的历史,率先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中开启了从政府运作向市场运作的转变。

  2001年广州举办九运会,开创出售赛事报道权先河。工作组为此打了800多个电话,光寄信的邮票就花了1万多元,最终创收近千万元。

  实践证明,广州这一步走得早、走对了,也为后来举办北京奥运会探索出了宝贵的商业开发经验。

  在广州,还有一段以省港杯为平台,加强粤港交流的佳话。作为新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地方与境外的体育竞赛,省港杯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当时,起到了巨大的先锋作用。有媒体报道,当时许多香港商人由于对内地缺乏了解,不敢贸然回来投资经商。于是,利用每次省港杯的机会,香港实业家都会组织到广州观看球赛,同时洽谈投资办厂事宜。

  在首届省港杯中,香港代表团多达二三百人,其中除了体育界人士,大多数都是工商界人士。而在那场比赛结束后不久,白天鹅宾馆就打下了第一根桩。省港杯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足球,充分彰显了广州体育饮头啖汤的改革担当。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体育改革又要从何破题?

  近年来,广州在体育领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在足球改革方面,又一次充当了改革急先锋。有评论认为,广州的职业足球之所以强大、广州群众足球基础之所以深厚,与广州在足球改革方面大胆探索、积极作为,不无关系。

  改革之势,雷厉风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足球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取得长足进展。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

  仅仅几个月后,广州足球改革实行方案于当年11月通过,成为全国首个地方足改落地方案。敢为人先,正是广州改革锐气的鲜明写照。

  改革之力,雷霆万钧。按照改革方案,广州足协成为全国第一家与体育局脱钩、从政府部门转变成民间社团的地方足协,为全国足球改革探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市足协改制后将“广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牌子撤销,改变原来的“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真正回归到民间社团组织的属性。从人员彻底脱钩、选举产生足协领导,到成立包括企业、媒体、球迷代表等组成的理事会,以及成立非营利性质的“广州足球发展公司”……种种开创性的举动都是原本地方足协未曾有过的新鲜事。

  壮士断腕,正是广州改革敢啃硬骨头的坚强决心。

  体育改革再出发,广州又一次展现出领跑者之姿!

  与体育相生相伴,充满活力的世界体育名城

  广州是一座与体育相生相伴的城市。竞技体育成绩突出、频频举办大型赛事、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助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更扩大了城市的建设版图。

  冠军,终归这里!

  2013年11月9日,广州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历史性夺取亚冠联赛冠军,创造了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最佳战绩;

  两年后的2015年11月21日,恒大再次夺得亚冠冠军。天河体育中心,成为中国足球的巅峰之地,让广州球迷以及全国球迷在全亚洲扬眉吐气!

  奥运,广州福地!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张洁雯获羽毛球女子双打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张雁全获跳水男子双人十米台冠军,雷声获得击剑男花个人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上,广州籍运动员创历史最好成绩,陈艾森、刘诗雯2 人获得3项冠军。

  越秀山游泳场,素有冠军摇篮之称,是中国跳水的福地: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广州第一位跳水奥运冠军都在这里诞生。里约奥运会前夕,中国跳水“梦之队”选择了越秀山游泳场作为集训基地,最终创造了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陈镜开、容志行、谢杏芳……广州体育名将谱上,星光熠熠。

  如果说竞技体育提升了广州的城市知名度,那么大型赛事则直接加速了广州的城市建设。

  “这是来自广州东郊天河体育中心的消息 。”

  时光回到1987年广州六运会之时,打开收音机收听赛事都会听到这么一句话。今天走在广州街头,随意问一个80后、90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六运小区是因为广州举办六运会而得名。沧海桑田,正是得益于体育,当年遍布农田鱼塘的广州东郊,成了如今寸土寸金的广州CBD。

  “天河原来是一个农业区,一跨过杨箕村,就是大片的农田,我上中小学时就在那里务农,收割稻子,捞鱼虾。”有上了年纪的老广有感而发,“没有六运会,便没有今天的天河区”。

  1984年,设计为六运会主赛场的天河体育中心奠基开工,一年后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设立天河区。广州东站、天河立交等大型交通设施,都是当时为赛事配套而建。六运会改变了广州城区仅局限于广州大道以西约60平方公里旧城的局面。

  2001年九运会则促进了广州城区的大幅“东进”。新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带动了东圃板块发展。特别是在九运会开幕前夕,修建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全面提升了城市交通的水平。

  与前两次全运会相比,盛况空前的2010广州亚运会对广州城市发展起到了更加显著的助推作用。

  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广州城区东进、南拓格局,强化了广州的新中轴线。另一方面,亚运会全面提升了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水平和海内外形象。

  有专家称,“亚运会让广州城市建设加快了5至10年”。包括轨道交通、治水等重大民生事项,都是在抓住亚运契机的大背景下取得了新的突破:以绿化为例,2010年广州老城区增加了10.6平方公里的绿地,相当于增加了12个越秀公园;在整治河涌方面,对121条河涌进行综合政治,东濠涌、荔枝湾再现水乡美景……

  国际性大赛频繁举办,是广州体育之城的醒目标志。

  2008年乒乓球世锦赛,

  2009年羽毛球苏迪曼杯,

  2009年亚洲田径锦标赛,

  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

  近年来广州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大赛,极大地激活了广州体育市场,滋养了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

  根据规划,广州体育产业总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成为全市又一支柱产业。

  以体育滋养城市精神,以体育创造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最近,一篇名为《广州人那么爱吃,为啥还那么瘦》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中分析,广州人为啥“身材好”,除了吃得健康以外,更是热爱运动的结果。

  统计显示,“十二五”时期广州市的体育人口达到48%。换句话说,几乎一半的常住人口经常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超高热度,正是广州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大突出亮点。在广州,运动真正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更是公众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出汗”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和社交新风尚。在珠江边夜跑,已形成了组织规范的“跑友团”,互相鼓劲;分布于城中各处的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每到夜幕降临或者节假日,爆满都是常态;走进社区,街坊使用各种健身器材,老年人跳跳广场舞、小孩子玩滑轮……在广州,运动无处不在。

  场馆多。

  据广州市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底广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38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相当于50多个花城广场!

  全市300家社会体育场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市民优惠或免费开放。

  赛事多。

  龙舟季,既有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这样的专业赛事,也有各个村社的传统赛龙活动。龙舟,已不仅是体育迷关注,更吸引海内外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广州“市长杯”赛事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在2016年赛事中,仅羽毛球一个单项就有超过1万人参加,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连续举办十多年的横渡珠江活动,不仅是广大游泳爱好者的一次集体挑战,更大力宣传环保理念、助推广州治水。

  广马奔驰,彰显广州城市精神。

  在历届广马中,开放、包容、团结、奋进、敢为人先的广马精神,在赛场内外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一场马拉松比赛,将一个更新更美更有爱的大广州,展现在全世界眼前。

  广马赛道被国际田联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马拉松赛道之一”;

  设视障跑者方阵、数千名志愿者辛勤付出,在广马赛场上洋溢着浓浓的正能量;

  市民为运动健儿们加油助威,沿线群众自发给选手们送鸡汤、凉茶、叉烧等补充供给,凸显广州人的友好热情;

  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国际化的广马背后,正是一个越来越国际范的广州……

  这就是广马精神,这就是广州的城市精神。

  “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是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有关体育事业、全民健身的重要论述,催人奋进。

  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大力把体育事业发展推向更高层次。当前,广州要建设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体育赛事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城市知名度的促进作用,让体育成为广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广州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把广州体育放到全国大局中谋划,承办更多大型国际赛事,比如在我国申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上贡献更大广州力量;

  进一步加强体育惠民工程,以全民健身为广州人的美好生活加分;进一步提升体育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以科技创新强化体育产业含金量,实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突出广州足球在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让足球成为广州的代言人。

  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世界体育名城,正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挥洒汗水、奋勇争先。

  正如广州足球打出的响亮口号——广州未赢够!

  以体育滋养城市精神!

  以体育创造美好生活!

  广州将继续勇往直前!

责编:朱德华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