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新闻中心 > 首页 > 轮播图

2021-12-31 06:5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12月30日,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行,揭晓了“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在省会及计划单列市这一评选类别中,武汉位列第五,仅次于成都、杭州、宁波以及长沙。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5年,累计推选出80余座幸福城市。
  今年5月,“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本年度调查推选活动以“百年红、幸福城”为主题,围绕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以人民城市为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中国城市的幸福感进行调查,推介幸福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本年度调查推选活动通过大数据采集、问卷调查、材料申报、实地调研、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主办方介绍,本年度调查活动共回收有效问卷238万份。
  幸福城市的评选项目包括就业指数、居民收入指数、生活品质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城市吸引力指数、公共安全指数、教育指数、交通指数、医疗健康指数等9个一级指标以及上百个二级细分指标。
  “今年是武汉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也是为数不多的中部城市之一。”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发言人戴闻名说,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以及中部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是武汉幸福感的底气”。
  戴闻名认为,武汉的城市吸引力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人才吸引力上,展现出了更好的势头和更大的格局。“武汉的环境优美宜居,这些都是武汉城市幸福感的来源。”
  她特别提到,在9大评价指标体系之外,武汉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也让所有人对武汉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从2020年到现在,武汉展现出了一种不畏困难的韧性、重新出发的勇气以及守望相助的温情。”她说,在同类别城市中,武汉的表现突出,在经历过困难考验之后,凤凰涅槃,武汉也将变得更加强大。


  市民漫步商业体“屋顶步道”,休闲拍照,欣赏绚丽的城市夜景。 长江日报记者郭良朔 摄
  市民说“幸福”
  日子越过越有味
  “我永远可以相信武汉,这是我的城市。”去年底,在杭州工作的武汉人杨可昕选择回到武汉,入职斗鱼。“返汉后生活成本也更低,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幸福感更强。”杨可昕说,“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方便了市民,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潜移默化之中温暖着百姓的心窝。”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
  武汉营商环境的优化
  “感谢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我们一次性办好了开苗圃公司需要办理的4个事项,让公司比预计提前了半个月开业。”武汉绿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云女士点赞武汉高效、贴心的“一事联办”审批服务。她说:“这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武汉市高度重视武汉营商环境的优化,从开办到经营,有关部门都参与了服务,为我们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
  东湖变清了
  武汉民间湖长柯志强见证了东湖的“由浊变清”。2010年,柯志强和志愿者们进行了环湖调查,在东湖边发现多个排污口,现在“污龙”被斩断,东湖也变清。他说,看到东湖子湖郭郑湖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里,水草摇曳、鱼儿欢游。湖中,野鸭追逐戏水,明镜般水面映着树木的倒影,真是美极了。


  武汉东湖。记者陈卓 摄
  党代表谈“幸福”
  幸福就是城市更宜居 来了就不想走
  就武汉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市党代表,请他们谈谈“幸福”是什么。
  【城市吸引力】
  地铁公交方便了 企业更好留人
  “企业成长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良好的营商环境促使我们不断追加投资,扎根武汉。”市党代表、武汉比亚迪生产主管张倩说,项目还在筹备期时,当地相关部门上门听取企业建议及需求。2016年7月项目建成投产数日后公交车“企业专线”同步开通,极大方便了企业员工的出行。今年9月,企业附近一座新落成的九年制学校投入使用,不少企业员工子女已就近入学,增强企业员工扎根黄陂的归属感。
  “明年地铁2号线延长线开通,企业附近有站点。对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将起着很大的作用。”张倩说道。
  【就业】
  数字经济发展前景留住更多年轻人
  “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的就业数据分析发现,在物联网、计算机等领域,武汉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市党代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教师周雯说,近年来,该校学生从“能就业”“就好业”向“就准业”不断进步。周雯说,近几年,该校每年有超过60%的学生留在武汉就业,这既说明了武汉在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前景,更体现出武汉的就业前景、吸引力越来越强。
  【居民收入】
  家门口制作汉绣,最高年收入20万元
  市党代表、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介绍,10年来,社区党委坚决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员带头创新、带动创业、带领致富”的“党员三带”行动,并建成全国首家由社区自筹资金打造的非遗传承园“党员三带”基地。社区党委要求党员要当好一面旗帜,江欣苑社区有汉绣基地,我们就组织社区的妇女群众到汉绣基地学习汉绣,增加收入,其中最高的一年收入有20万元左右。
  【生态环境】
  市民对良好环境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过去五年,武汉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市民对良好环境的获得感日益增强。”市党代表、武汉生态环境科技中心副主任黄宇认为,此次武汉入选“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在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还任重道远。
  【公共安全】
  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守好群众钱袋子
  “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市党代表、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反电诈中心警务技术二级主管潘黎说,今年2月,市公安局预警劝阻系统正式启动,该系统可通过大数据计算,推测可能正在遭受电诈侵害人员,从而提前介入、及时劝阻。今年以来,江岸区分局反电诈中心平均共开展上门劝阻2.87万次、电话劝阻7.45万次,直接挽回群众经济损失共计1286万元。
  【交通】
  武汉的道路越来越“聪明”
  市党代表、市交通运输局智能交通中心运行服务部高级工程师颜韬说,近年来,在武汉市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慧港口、智慧机场、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智慧公路、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新基建示范建设有序推进。
  颜韬说,武汉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尝试已初见成效,“以武阳高速公路为试点探索高速公路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武汉经开区为重点建设自动驾驶‘智慧小镇’,这些为城市孪生交通系统构建奠定基础,并逐步向城市及更大范围交通领域进行拓展”。
  【教育】
  让特殊儿童尽可能在普通学校享受正常教育
  市党代表、江夏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桂梅从事特殊教育行业20多年,特别关注特殊儿童家庭。王桂梅说,在特殊教育领域,我市一直坚持推动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模式,通过在普通学校设置“资源教室”、提供巡回指导老师等方式,让特殊儿童尽可能地在普通学校享受正常教育,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走入普通社会。目前,江夏区已经建立了四所试点学校,覆盖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全阶段,探索该类融合教育模式。
  【生活品质】
  红蓼花海吸引数万游客,村民吃上生态饭
  “鱼戏莲叶间,鸥翔天际线,这样灵动的生态画卷在桐湖时常可见。网红‘打卡地’红蓼花海吸引数万市民慕名前来游览。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市党代表、蔡甸区桐湖党工委书记龚其龙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发展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
  【医疗健康】
  让居民群众用最小的“代价”看好病
  市党代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ICU主任付守芝说,随着人民对幸福生活要求的提高,一线医护人员要始终不忘初心,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今后的工作中,她要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新的技术,把全部的热血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贴心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健康需求,让居民群众用最小的“代价”看好病。同时在科普、疾病筛查、健康管理体系上发力,从根源上阻拦重病的发生,做好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


  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农投惠万家团结生鲜市场智慧系统,汇聚市场内商品、价格等各种信息大数据。记者刘斌 摄
  数据看“幸福”
  诉求
  自2017年4月上线至今,武汉城市留言板
  受理办理网民诉求达 150多万件
  按期办结率 99%以上
  满意率 90%
  医疗
  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 6446个
  其中医院 362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95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70个
  其他卫生机构 56个
  医院中三级医院 62个
  其中三甲医院 27个(含部队医院)
  未来五年还将新增 15家三甲医院
  入学
  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 80%以上
  全市等级园占比达到 75%
  全市已完成的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占比达 85%
  优质高中资源占比稳定在 85%以上
  绿化
  2020年,武汉建成了 100座口袋公园
  2021年完成再建 100座口袋公园
  截至2020年底
  武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2.0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04平方米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张衡 吴曈 汪文汉 李佳 宋磊 汪甦 汪峥 王恺凝 高萌 统筹/马振华 资料整理/高萌)
  【编辑:付豪】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