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昌之名原来源自孙权”,探访团赴鄂州吴王城遗址探源

新闻中心 > 首页 > 轮播图

2022-08-17 15:51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吴王城遗址。通讯员熊松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记者高喜明)“公元221年4月,孙权从公安来鄂州。路过今大冶金牛灵乡时,当地有座山叫武昌山,孙权觉得武昌之名充满祥瑞,于是便将鄂州改名武昌。”8月15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王城遗址探访,湖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湖北理工学院特聘教授陈树祥向大家讲解。

  吴王城遗址南垣位于鄂州市武昌大道南面,江家东巷西侧,周围被住宅包围。陈树祥介绍,吴王城是孙吴建国时第一个正式都城,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唯一比较明确的古代城址。自公元221年至公元280年,这里作为吴国国都九年,作为陪都五十余年,故有“吴王故都”之称。

  

  

  陈树祥教授向探访团讲解吴王城遗址。通讯员熊松 摄

  “吴王城是湖北第一个帝都,占地800亩,规模非常大。孙权在此称帝九年后,将都城迁到了建业,后来他孙子又迁了回来。”陈树祥指着吴王城遗址的地图说,考古发现吴王城的城墙、护城河很明显,经考古勘探证实,吴王城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1100米左右,南北宽500米左右,周长3000余米。城的东、西、南三面城墙用夯土筑成,现南城垣的中段尚有部分保存在地面上,垣基宽达22米,高出城垣外地面4-6米不等,在城的西、南城垣外侧,发现了城濠的遗迹。

  

  

  探访团参观吴王城遗址。通讯员熊松 摄

  据史料记载,公元221年4月孙权自公安来鄂,不久就接受魏文帝曹丕册封吴王称号。同年八月,在西汉灌婴夯筑的土城上营建吴王城。此城共开五门,除西北角临江处设“流津门”外,其余四门各以所在方向为名。城外有护城河,北面以长江为天堑,东、南、西均有宽窄不一的城濠。城内建有武昌宫,四周有宫城,宫城内有太极殿、礼宾殿、安乐宫等主要建筑物。宫殿的建筑材料非常讲究,宫中古瓦用澄泥制作,可以做砚,一瓦值万钱。赤乌十年(247年),孙权在建业修太初宫时,还将武昌宫拆下的材瓦运至建业继续使用。城内除了宫殿外,还有官署之类的建筑及民居,功能非常齐全。

  如今,吴王城遗址碑旁边是一条二三十米长的绿化带。“吴王城南城垣的一段就埋在了绿化带的下面。”鄂州市文博专家余夏红向探访团介绍,在城市建设中发现古城城垣后,鄂州市立即进行了回填保护,并种上了绿化带。考古人员在吴王城遗址内发现古井100多口,清理出土井、陶井、砖井及灰坑(相当于现在的生活垃圾场)等遗迹。如此密集的古井及灰坑的存在,可见当时吴王城内人口稠密、百业兴旺。此外,还出土了铜箭簇、东汉以及西汉的五铢钱,对研究六朝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吴王城遗址是三国文化遗存,承载了鄂州特殊的城市记忆,造就了鄂州三国文化之乡。”

  

  

  鄂州市文博专家余夏红给探访团讲解。通讯员熊松 摄

  “将都城取名武昌,说明了孙权的政治抱负。此后,鄂州和武汉经常混用武昌之名,说明武昌之名很吉利,在看地方志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陈树祥说,鄂是龙的象征,鄂州是湖北简称“鄂”的根源,说明鄂州文化底蕴深厚,也丰富了湖北的三国文化。

  参观完吴王城遗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大一学生钟颖感到很震惊,“第一次得知孙权在鄂州称帝,第一次得知鄂州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后有机会要多来鄂州走一走,更加深刻了解鄂州的文化。”

  【编辑:卢士昌】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