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包孟)“为保证地下采矿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古代先民早在2700多年前就已掌握完整的井下采矿技术。” 8月15日下午,“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成员来到位于黄石大冶的铜绿山矿山遗址,了解古代先民采矿技术,讲解员李妹的话让大家感到震惊。
探访团成员通过摆放着巨大孔雀石的大厅,来到一处井下采矿遗址厅。“现在我们参观的是铜绿山7号矿体春秋1号釆矿场,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开采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井下采矿遗址。为了能够更直观了解古代工匠在矿井中如何开拓井巷、采掘矿石的情景,当前我们看到的遗址是将原本海拔91.9米的古地表井口剥离至54.3米高程。”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讲解员李妹说。
铜绿山矿山遗址古代井下采矿现场。熊松 摄
“古人用榫卯式支护结构保障地下施工安全”
“遗址内有好多这种木质结构框架,请问这是用来做什么的?”探访团成员、武汉市民周利华问道。
“这是古代工匠发明的榫卯式支护技术,用来支撑井巷,保障井下空间结构稳定与安全。我们目前在遗址中看到的部分井巷早到西周时期。”李妹说。
“那古人是怎么安装完成的?这些木框的尺寸和安装是否有讲究?”探访团成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大一学生钟颖接着问道。
“从支架摆放的狭窄程度可以看出,支护应是古人边采掘边安装完成,框架一般每隔40cm安装一幅。。”说着,李妹带探访团成员走到了1:1复原的一段井巷。“通过观察可以看到,巷道很狭窄,一次只容纳一个人进入,所以框架制作尺寸也很讲究,经过测量发现,榫木通常选择6厘米左右的圆木制作而成,卯木则是10厘米作用的圆木对剖,两端砍出箭头楔入围岩,来防止井框自身掉落。”李妹说。
1:1复原井巷。熊松 摄
“点燃竹子制造高低气压差完成自然通风”
“除了支护,井下开采最关键的是通风和排水,而古代工匠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解决这些技术问题。”李妹说。
讲解员李妹带探访团成员了解铜绿山矿山遗址。熊松 摄
“根据对井下风墙遗存来推测,古人在井下根据山势以高低气压差来完成自然通风,阴天还会点燃燃点低、浓烟少的竹片,将井内的空气加热飘出,从而与外面空气互换。另外,我们当前看到的遗址虽然干燥,但其实在古代铜绿山地下水位高、降雨多,古矿井大多低于潜水位20米,矿井中会有大量地下水渗出,工匠们为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还发明了水槽和水沟排水。”曾亲自参与铜绿山矿山遗址考古工作的探访团特邀专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树祥向探访团成员介绍道。
“古代矿井中并未发生过大面积的塌方事故”
“距今2700多年春秋早期,较好地解决地下采矿追踪矿脉、井巷支护、通风、排水、照明、提升等技术难题,我们目前发掘的古矿井中没有发现尸骸,这也说明古代矿井中并未发生过大面积的塌方事故。”陈树祥说。
陈树祥为探访团成员介绍铜绿山矿山遗址考古经过。熊松 摄
陈树祥介绍,我们早期通过考古发掘在铜绿山矿山遗址发现了大量不同年代墓葬。发掘先秦时期墓葬246座,其中夏代墓葬1座,商代墓葬有2座,西周时期墓葬13座,另外还有10座是清代的墓葬,其他都是春秋时期墓葬、“这些墓葬的发现都解决了考古关键问题——见物见人。”陈树祥说,铜绿山遗址是采冶延续时间最长、采冶链最完整、采冶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古矿冶遗址,这里的古代工匠为中国青铜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这次青铜文化溯源之旅,我详细地了解古人采矿历史,也更加佩服古人的智慧。向这些曾为灿烂青铜文化做出努力的古代先民致敬。”探访团成员、武汉工商学院文法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周楚尧说。
【编辑: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