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探访渡江战役重要地点,感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力量

新闻中心 > A首页 > 轮播图

2024-04-28 10:1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

70多年前,三大战役胜利后,是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让革命半途而废?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新华社新年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次年,谈判宣告破裂后,人民解放军于4月20日夜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让我们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在中国和世界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一种精神,一种力量。4月10日起,长江网携手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长江流域重点新闻网协作体成员媒体,开展“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联合采访和联动直播活动,重访渡江战役重要地点,重温英雄壮举,见证城市蝶变,赓续红色血脉。

4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前合影留念。

巢湖之畔合肥

渡江练兵场变身创新主战场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日前,长江网携手中国城市新闻网媒联盟、长江流域重点新闻网协作体成员媒体,开展“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联合采访和联动直播活动,并走进位于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创新馆,感悟穿越75年历史长河却依然闪耀着光芒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合肥科学岛全景图。何希斌 摄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张正朋 摄

合肥庐阳三十岗大科学装置园区。王世保 摄

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涌动巢湖之畔

渡江大军练兵巢湖的盛景已过去75年,但如今的巢湖之畔,火热的奋进气息丝毫不减。

采访团在合肥采访看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智造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正在崛起,致力为合肥再建一座“灯塔工厂”;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体系加快布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逐渐成型;新型显示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如今,合肥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个产业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合肥还跻身全球科技集群第40位、全球科研城市第13位。

近年来,随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合肥成为新质生产力迸发的创新热土。

如今,巢湖之畔创新力量涌动,合肥国家实验室已经入轨运行,20平方公里的“未来大科学城”规划建设、13个大科学装置已经布局,建成运营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和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6大研究院。合肥还依托安徽创新馆,打造科技大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2023年,合肥市财政科技投入占比17.4%。

近年来,合肥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合肥集聚企业超2000家,建成国内首个万卡规模的3000P国产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平台;空天技术领域,集聚企业110多家,位于全国前列;量子领域,量子信息获批全国首个未来产业科技园。

自发参观

寻求渡江战役精神滋养

位于巢湖北岸的渡江战役纪念馆主馆,造型犹如两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并排行驶在浩瀚的水面上,舰首直指前方长江,寓意“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扬帆起航。据介绍,纪念馆2023年参观人数达110万人次。

一座纪念馆何以吸引这么多人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研究保管室主任王高认为,渡江战役凝聚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具有重大的实践与指导意义,而渡江战役纪念馆是这座精神丰碑的有形载体。每年百万人次的参观,是群众自发寻求的精神滋养、精神“充电”,是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的很好传承与弘扬。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说,合肥近年来的创新发展成就,在精神层面上体现了积极进取、决不言败的内涵。合肥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折射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三浦战役”战场南京江北新区

“张弓满弦”打造国家级科创新智城

南京江北新区一角。

南京江北新区夜景。

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深棕色的皮质公文包,上面浸染着斑斑血迹,在静穆地诉说战火硝烟的峥嵘岁月、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

该馆原馆长、二级研究馆员吴小宝介绍,公文包的主人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104师312团2营副营长张兴儒。张兴儒在“三浦战役”中组织战士们发起最后冲锋时,不幸被炮弹炸成重伤。临终前,他将浸染着自己鲜血的公文包赠送给战友。

南京江北有相邻的江浦、浦镇、浦口,合称“三浦”。这里的江岸线绵延40多公里,与南京城隔江相望,地势十分险要,素有“金陵门户”之称。渡江战役打响时,这是长江北岸唯一一个仍在国民党手中的地区。只要攻占三浦,就突破了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解放军突击连三〇七团一营三连牺牲大半,仍奋勇向前,经过激战,打开突破口。

“三浦战役”展现出的克难攻坚、奋勇争先的精神今天仍闪耀在“三浦”大地。

与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一江之隔的是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这里部分区域便是当年渡江战役中“三浦战役”的发生地。如今,江北新区抢占自主创新最前沿,勇攀全球产业最高端,仅用5年时间,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江北新主城便在扬子江畔强势崛起。

江北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江北新区提出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的发展定位。2019年8月,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部位于江北新区范围内。2020年10月16日,全球数字贸易基础设施(DTI)全球总部正式落户江北新区,成为全球唯一的数字基础设施总部节点。

走进江北新区,一处处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项目铆足干劲“张弓满弦”。

成立5年来,江北新区地区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人口净增近百万,综合实力跃升至国家级新区第六位。

进入“十四五”时期,江北新区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21年8月,江苏省政府明确提出江北新区将打造金融城、研创城、健康城、数字城、枢纽城,到2025年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024年4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江北新区芯驰科技、世和基因等4家企业上榜,入选数量位列全市第一。江北新区正培育着数以千计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刷新独角兽、瞪羚、猎豹等高成长性企业“成绩单”。

“未来,江北新区将加速打造国家级科创新智城。”江北新区投资促进和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江北新区的沧桑巨变折射着南京的大步向前发展。”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革命史专家张风鸣说,解放75年来,南京传承弘扬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所蕴含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如今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软件名城、科教名城。

渡江战役主战场之一芜湖

城市与人双向奔赴

俯瞰芜湖

芜湖赭山路宜邻中心

安徽芜湖,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率先从芜湖至铜陵段突破了国民党军江防。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近年来,芜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建设人民城市。

面向所有人

城市发展回归人本价值

位于芜湖市弋江区的芜小园·迎客园,既有山水绿植让人忘情山水,又有健身游乐设施令人放松身心。2022年以来,芜湖启动“芜小园”口袋公园建设项目,改造闲置土地和现有绿地等“城市边角料”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绿色会客厅”。目前,该市已建成“芜小园”口袋公园100座。

让城市发展回归人本价值,是芜湖建设人民城市的根本追求。许多具体实践都彰显了这座城市以人为本的理念。

推进滨江6.5平方公里城市更新,打造最美慢行系统,让人们走出家门便能体验“诗和远方”。

建成45座城市书房,打造“15分钟阅读圈”;推进城市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去年完成104个老旧小区改造。

近年来,该市完成人民城市建设重点项目261个,城市品质功能不断完善。

为了所有人

人人可触达的幸福感

闲暇时间,市民李歆总会来到位于芜湖市镜湖区赭山中路的宜邻中心。在那里,她能享受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的12项居住配套功能。预计到2025年,全市30个集养老、卫生、家政等服务于一体的宜邻中心将全部建成运营,覆盖居民近百万人,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些便捷与舒适,构成百姓寻常日子里的幸福感。

早在2020年,芜湖全面启动放心午餐、安心午休、爱心托管“三心”工程。“孩子中午不用来回奔波,在校就能吃上午餐,安心午休和爱心托管也填补了我们上班族家长对孩子课后管理的‘真空’。”在学生家长刘明看来,“三心”工程切实解决了后顾之忧。

芜湖全面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健全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芜湖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目前已筹集1.5万套,其中5143套投入使用。

凝聚所有人

城市与人双向奔赴

为了打造“最干净城市”,芜湖开展“您留言 我来办”系列活动。每一条建议都是百姓心中期待,每一个问题也成为建设人民城市的突破口。

有出题,就要能解题。于是,坑洼小路变得平整,陈年垃圾得到清理,缺失的健身器械有了更新……广大市民群众的意见被听到、受重视、获采纳,人们自觉凝聚起建设人民城市的合力。

芜湖首创的“城市合伙人”制度,成了芜湖的新名片。这些“合伙人”中,有优秀的企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他们扎根芜湖、深耕芜湖,共同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芜湖坚持让人民群众“唱主角、当裁判”,从城市规划到柴米油盐,处处有市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声音和身影。

人人拥有归属认同、人人参与城市治理、人人享受发展成果,这是一场城市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这就是芜湖,一座人民的城市。

“江南解放第一城”铜陵

渡江登陆点成为红色旅游村

胥坝乡应征入伍新兵在群心村“渡江第一船”铜雕塑前,倾听志愿者讲解渡江战役及英雄马毛姐的英勇事迹。

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的安徽省铜陵市,75年前是渡江战役主战场之一,也是渡江战役发起后江南最早解放的城市,以“江南解放第一城”的殊荣载入史册。

“渡江解放第一村”成美丽乡村

地处铜陵江心洲的群心村,曾是百万雄师过大江中集团军登陆点,也是马毛姐“渡江第一船”登陆点,被称为“渡江解放第一村”。

“群心村发扬渡江战役中展现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勇于争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群心村党委书记肖尚昆介绍,如今的群心村,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幽雅别致,一条宽阔的沥青道路把村里的景点“穿珠成串”,呈现一派秀美的江南风光,成为村兴民富的明星村,获得10个“国字号”荣誉。

“村集体一年有近200万元的收入,大多用来反哺村民。”肖尚昆说,村里以自然风光为基础,以渡江文化广场等红色文化为灵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8年获评“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度假乡村目的地”。村里儿童免费上村办幼儿园,60岁以上的老人按照不同年龄段享受敬老补贴,75周岁以上老人每天配送免费“敬老餐”,还建起了全县第一个“农民休闲生态公园”。

“抓住铜延伸铜”

资源枯竭城市成功转型

铜陵是中国铜材加工领域品种最全、产业链最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的铜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然而,我国矿山铜资源紧缺、严重依赖进口的境况同样存在于铜陵,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铜陵何去何从?“我们既要抓住铜、延伸铜,也要不唯铜、超越铜,在转型路上两条腿走路。”铜陵市委市政府最后作出决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新基建”的兴起,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环节转型。

铜陵市已从电解铜延伸出7条完整的铜产业链,产品覆盖棒、杆、管、带、箔等16类形态,其中特种电磁线、高强高导铜合金线、铜合金板带材、电子铜箔等主导产业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均居国内领先水平。目前,铜陵市拥有产值超百亿元的铜基新材料企业5家。

产业向新

“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铜陵熔旧铸新、开拓前行,传统产业加速升级,半导体产业串珠成链,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并立足“铜”这个最大优势,推动铜产业与半导体、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等产业耦合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该市将第三代半导体、半导体增值服务和封装装备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构建特色半导体产业集群,集聚了北大青鸟、富乐德、耐科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去年,铜陵市首个百亿级产业项目——得壹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一期投产,项目达产后每年可装备1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6年底年产值可达200亿元。2023年,铜陵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营收达220亿元。

千年古铜都,挺过转型升级阵痛,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陈晓蓉 杨文平 陈志远 李建华 柯立 大皖新闻记者刘旸 项磊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方佳伟 李康佳 王书浒 王世保 芜湖传媒中心记者张申尚 潘晔)

编辑:赖俊

值班主任:王冲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