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 油价上涨,城市公交、的士不能借机涨价,国家对此已明文规定。尽管政府部门根据不同车型给了1.5万或2.2万余元的补贴,但中巴车主们仍觉得只是杯水车薪。面对中巴车“涨”声一片,武汉市物价局再次重申:不准涨价。
焦点一:分流部分中巴
多位车主表示,能否对某些车辆较多的线路实施分流,开辟新的线路或减少部分车辆?
对此,武汉公交管理办主任陈后慎表示,线路的“肥瘦”是历史问题,现在若分流,该怎么分,分谁,分后的效果又会怎样?“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事情。”车辆都要跑红火线路,谁愿意跑偏远线路呢?在中心线路再辟新线路,又会影响整个客运市场。因此,对中巴线路“开刀”,负面效应恐会更大。
焦点二:减免相关税费
线路资源既然不能重新配置,能否减免相关税费?这也是中巴车主吆喝涨价的实质意图。车主们称,他们之所以冒着涨价会使客源有所流失的风险,是想争得与普通公交的“同等待遇”。
“我们一直都在想方设法为车主们减少税费”,陈后慎表示,将尽可能地与相关部门沟通,减少部分费用。如去年开始就取消了养路费,为每台车每年减少11340元。今年正在争取减少路桥费,不说全面,免一半是有希望的。
焦点三:能否安刷卡机
有些车主面对现实,从自身挖潜力,“请两个售票员一个月要1000多元,能否一次性投入安装个刷卡机?”这是经营比较困难的306、307路多位车主的心愿。
“这个要求可以满足,”陈后慎说,不是不给安装,是有些车主愿意,有些雇家里亲戚作售票员的车主就不愿意。再者,安装刷卡机,要给武汉公交IC卡管理中心缴2%的手续费,很难统一。虽如此,我们再和车主们商议协调,满足有需求的车主。
责编: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