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师傅今年50岁,在武昌中铁十一局大厦门口做洗车工。11月8日凌晨,丁师傅在洗一辆轿车时,在后排座位下面发现一部手机,他将手机装进长筒胶鞋里,车主也未发现。
回家后,他想起儿子在2004年上大学时,得到本报“五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的资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卑鄙,便拨打手机里的几个号码,但对方不是说“打错了”,就是说“少来这套”。“他们把我当成骗子了”,手机在丁师傅的手里成了“烫手山芋”。
记者用自己手机拨通了该手机上存的“爸爸”的号码。接通后,记者表明身份,说洗车工捡到该手机,委托记者将手机还给失主。谁知对方说了一句“还来这一套”,就挂断电话。
5分钟后,“爸爸”又打来电话,说自己是失主李某的父亲,才在报纸上看到记者的名字和电话,刚才不好意思,因为“现在的骗子太多了,希望你们能理解”。他将通知儿子来拿手机,并谢谢丁师傅。
责编: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