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煦阳充满生机,美好梦想蓄势待发。各行各业不负春光只争朝夕创业干事,在熙熙攘攘的市场、在万物复苏的田间地头、在紧张运转的实验室,工行武汉分行新春走基层,深入小微企业,为他们送去生意红火、蓬勃发展的“新年礼”。
红火:年货市场供销旺
过新年,添新衣。春节临近,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武汉汉正街服装市场早已年味十足,街道上人潮涌动,挤满了大包小包进货的商贩和前来采购的市民。
经营汉派服装的陈女士一大早就来到自家在汉正街的服装店,“每年春节前,生意都特别好”,陈女士的店面格外引人注目,陈列有序的柜台、质地精良的面料、设计新潮的服装摆满货架。生意爆火之余,陈女士也在发愁:“今年店里的羽绒服很受欢迎,可惜没备足货款,眼看着年货旺季就要错过了。”
正在陈女士焦急之时,工行武汉硚口支行主动上门,了解商户需求,结合她的经营情况,为她推荐了工行经营快贷。陈女士在工行的指导下线上提交申请,顺利通过审核成功获得100万元贷款,及时纾解了燃眉之急。便捷快速的工行普惠融资服务帮助陈女士按时交付了货款,服装店销售额同比提高了20%。
近年来,工行武汉分行加大了小微企业实地走访力度和频率,分行、支行、网点三级联动,主动对接市、区发改委及街道和社区,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针对批发零售、特色餐饮、租赁服务等个体工商户聚集行业,走园区、入商圈、进市场,通过工行商户贷、个人e抵贷、房抵贷等产品“贷”动产业兴旺,为小微企业主的“小生意”送去“大发展”。
生机:活水“贷”动鱼虾跃
春节餐桌上少不了红红火火的水产生鲜,武汉黄陂区的养殖户老杨想赶在今年春节前加紧完成池塘改造,抢抓今年小龙虾销售季。但这些年由于养殖模式较为单一,他的收益增长始终不太理想。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对多元化养殖的探索,老杨了解到鱼虾共养的模式,同一池塘春夏季养小龙虾、秋季养鱼的模式具有很大的潜力。学习相关技术后,资金问题又成为实施“一塘两用”计划的最大阻碍。
了解到老杨的情况后,工行武汉分行积极为他提供支持,通过对养殖场地、经营状况等多方面的评估,为他推荐办理了“养殖e贷”,老杨顺利获得了150万元的贷款资金。有了这笔资金,他对养殖池进行了改造,完善了养殖设施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水产养殖需求,同时,还引进了优质的小龙虾虾苗。小龙虾经两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将择机上市销售,期间,老杨将在同一池塘内投放鱼苗进行饲养,鱼跃虾跳的喜人景象也将为老杨的生活添上丰收色彩。
通过“养殖e贷”“种植e贷”等产品,工行武汉分行实现了涉农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的信贷产品覆盖,涉农场景不断实现新突破,让田间地头焕发春意生机,为支持农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蓬勃:护航企业成长稳
腊月廿七,武汉光谷科技园区依然灯火通明,某智能装备公司刚刚收到工行500万元信用贷款,“临时性的资金短缺猝不及防,幸好工行的高效服务帮我们渡过这个难关,让我们安心过新年。”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
不久前,该公司刚刚被评选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年前一次大额交易中,因下游企业资金问题,尾款迟迟不能兑付,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企业的负责人一筹莫展。工行武汉分行根据企业情况商讨解决方案,在风险可控、合理合规的前提下,“急事急办”开辟绿色通道,为其新发放信用贷款500万元,最大程度保障了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为企业前行焕发蓬勃生机。
目前武汉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突破1.6万家,位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这些企业极具潜力,为城市发展增添无限活力。然而,由于缺乏抵押物、自身规模限制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挑战,成长之路总伴随着曲折和艰辛。为了全力支持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科创企业健康发展,工行武汉分行创新产品、优化流程,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能力、发展潜力等多维数据联动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在线融资的“创新积分贷”“科创e担贷”等产品,利率优惠、办理方便,为企业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稳就业、促民生的重要支撑。工行武汉分行坚守金融的人民性,坚持一笔一画做普惠,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普惠客户2.85万户,新的一年,将继续以工行之力温暖万家,不负每一个小微梦,写好普惠新篇章。(图文:张卫 里安琪)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