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丨广州人大:看紧人民“钱袋子” 唱好监督“重头戏”
财政的钱花去哪里、怎么花,不仅是民生工程,更事关民心。如何看紧人民的“钱袋子”,唱好人大监督“重头戏”?近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探索建立预决算“三审”制度体系,形成对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到决算的全过程闭环监督链条,引导财政资金合理流向,提高使用效益,助推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探索建立预决算“三审”制。2019年,广州市人大全面修订审查批准监督预算办法,细化固化“预先审查、初步审查和大会审查”经验做法,织密织牢预算“监督网”,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人大预决算监督制度体系。
预算“三审”从每年10月开始到次年1月大会闭幕,为期约三个月。在预先审查阶段,由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协同各区人大常委会,以11个代表团为单位,先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提前了解预算草案编制的相关情况,再召开集中审查会议,对政府总预算草案、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查;初步审查阶段,由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总预算和部门预算的初步方案进行审查;大会审查阶段,由各代表团对总预算、重点部门预算、重点政策领域财政投入情况进行专题审查。
与此同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决算的审查监督,以绩效为核心导向,强调决算的绩效实现情况要与预算绩效目标作对比,不仅要反映花了多少钱,更要反映办了多少事,推动预决算审查监督由财政数字的面上监督,下沉到数字背后的实物工作量的实质监督,倒逼政府部门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有力提高监督刚性和实效。
激发代表深度参与预决算审查。每一年度,广州市政府预算资料加起来超6000页,数据量非常庞大。如何让代表“看得懂”“审得透”,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着力破解的一个难题。对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用较长周期,激发人大代表深度参与预决算审查监督的积极性,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代表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表示,提高预决算审查监督实效,善用代表力量、发挥代表作用是关键。“三审”制度使代表能够在大会前多次集中参与调研和预算审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对预算报告和草案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同时,政府部门也能够与广大代表充分沟通,对预算报告和草案进行修改完善,更好回应人民关切。
一是提高参与广度。比如,在预算审查前期调研、预审阶段,向全体市人大代表发出邀请,尽可能地多动员人大代表参与预决算审查。 二是拓展审查深度。预算报告专业性很强,必须增强人大代表参与预算审查的能力和成效。就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强化对人大代表的培训,并为人大代表量身打造预算审查监督信息平台,同时还引导代表聚焦其所在行业领域,以小口切入发表专业意见,拓展监督深度。 三是建立高效反馈机制。近年来,每年均有300名以上市人大代表参与大会前的预先审查工作,占代表总人数的60%以上。人大代表提交意见建议近1000条,每条意见均得到政府部门的回复,多数被政府部门采纳,有效调动了代表的积极性。
以实效为导向,向人民交出明白账。 “财政的钱花的效果怎么样,必须得是一本明白账。”广州市人大预算委员会负责人沈奎表示,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实效为导向,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监督,实现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审查范围和内容的全覆盖。近年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项目的持续监督,全市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项目的实际支出从2016年的1380.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026.6亿元;聚焦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对治水财政支出及使用实效的持续监督,实现了国家和省水环境质量考核指标的全面达标,全市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并实现“长制久清”,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在人大监督持续发力下,通过突出以“绩效”为导向的预决算审查监督,推动广州市政府建立起预算绩效管理对象全方位、链条全过程、管理全覆盖、信息全公开的“四全”绩效管理体系。在清华大学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价排行榜上,广州作为全国财政绩效管理先进单位,一直排名前列。
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认真依法履职,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人大》2022年第19期
欢迎关注“武汉人大”
投稿|联络|合作|
邮箱:whrdxcc@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好看,你就点一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