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交警15日发布消息,2024年武汉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量为19.8万起,视频快处率达66.1%,平均5分钟即可处理完毕。今年,全市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服务时段延长为每日7时至21时,比之前增加2小时。
武汉交警提示:今年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每天这14个小时都可使用“视频快处”在手机上快速处理事故,既安全又方便。
使用手机“交管12123”App进入事故视频快处页面的使用示意图。
擦了一台车,5分钟就全处理完
“喂!122吗?我不小心擦了路边一台车,请您帮我联系对方车主。”15日早7时,市民顾先生开车路过蔡甸区大集街道时不慎擦到路边停着的车,赶紧停车报警。电话那头接警员告诉他,若是发生没有人员受伤的轻微车损事故,可以在手机中使用“交管12123”App进行视频快处。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顾先生打开手机“交管12123”App,在首页左上方点击“事故视频快处”。根据顾先生提供的信息,报警信息也同步推送至蔡甸区交通大队事故远程线上处理后台,蔡甸区交通大队事故处理民警立即接听,马上与顾先生视频通话。
民警指导顾先生拿着手机,依次识别驾驶员身份、拍摄事故现场、车辆号牌、碰擦部位,同时在后台按要求为顾先生截图以固定事故现场相关证据。根据现场情况,事故处理民警在线为顾先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并告诉他在手机上处理后还可以通过这个App查看电子版责任认定书,也可将其提供给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从接通交警的视频通话,到事故处理完毕,全程仅用时2.7分钟,5分钟内现场道路也恢复正常。“都没怎么耽误我赶去上班!真是太方便了!”顾先生感叹。
交警正在与事故现场的驾驶员视频连线,快速取证快速处理。
少等待、少跑路,省了时间还省心
据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事故预防与处理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9月武汉市在中心城区试点启动该机制,在市内各中心城区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事故时间在早7时至晚7时之间的,当事人可自行或在公安交管部门接警人员引导下,打开手机“交管12123”App与交警视频连线,远程配合进行事故取证、车辆撤离等工作。
2024年6月,视频快处机制推广至武汉所有新城区,实现全市全域推行。使用视频快处后,事故现场平均处置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内,实现“处警快、取证快、撤离快、定责快”。
“以往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群众等待交警前往现场处理、事故现场不及时撤除等,很容易造成道路拥堵,或增加二次事故风险,既危害公共安全,又耽误时间。现在交警通过实时视频通话引导当事人准确又快速地取证,而且后台还能自动识别、查询相关的机动车和驾驶人信息、核验保险信息等,也可以尽量减小事故发生后,因占用路面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事故预防与处理大队副大队长黎京介绍。
“在各新城区,还存在因交通事故现场距离较远,交警接处警有时赶路都需要半个小时的情况。事故当事人在现场等待时间长,还得两头奔波领取责任认定书等,费时费心,现在在事故现场就能全部快速解决。”黎京表示,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不仅方便群众,对维护通行秩序也有积极作用。
据悉,2025年武汉交警将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服务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优化群众体验,提升交管服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交通治理向“新”发力、向“智”而行。
(长江日报记者夏奕 通讯员李佳 施峰 林嘉蔚)
【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