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梅新育:俄罗斯目前无意吞并乌克兰,全球市场大震荡有望近期缓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驻京记者柯立)著名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梅新育2月24日傍晚接受长江日报暨九派新闻记者专访,深度分析当前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预测战争的未来走势。

梅新育认为:“俄军此次军事行动范围究竟多大,众说纷纭,各种信息来源,有的倾向夸大行动范围,有的倾向于缩小行动范围。总体看来,到现在为止,在俄军军事行动范围内,这是一场文字播报跟不上进军速度的战争。如果俄军目标是乌克兰全境且能全程保持这样的速度,很可能会创造军事史上的纪录。”
他呼吁大家警惕战争的变数,以及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可能带来的风险。
梅新育认为,在没有西方军事干预的前提下,估计俄罗斯军队会迅速击败乌克兰;至少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普金总统不会公开取消乌克兰的独立,俄罗斯至少短期内不会选择兼并乌克兰的方式。
他说:俄乌冲突,对于国际局势影响深远,可能会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内治理体系与时俱进。

著名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梅新育。
以下是梅老师观点摘要: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
短期内带来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震荡
这场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是最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比较核心、关键地区,发生的最大规模的闪击战,是一场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当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极度震荡。
这场战争对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军事行动进展的情况。如果俄方能够按照他预期计划的那样,迅速完成控制乌克兰全境和稳定局势的工作,乌克兰主要的生产和基础设施完好无损,而且,西方不直接跟俄罗斯军事对抗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对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的冲击,可能要不了太久,就能稳定下来。鉴于白宫这些天来已经一再表态不会出兵为乌克兰而战,刚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盟国常驻布鲁塞尔代表会议结束后也表示,在乌克兰境内没有北约部队,也没有计划向该国派遣部队;看来西方这次不会直接与俄罗斯军事对抗;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在不太长时间里面稳定下来的可能性,还是不低的。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一次军事行动到目前看来,俄军进展非常迅速,表明这几年俄罗斯军事改革非常富有成效。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显得兵无战志,给人的感觉是:乌克兰军队似乎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跟俄罗斯打仗的理由是什么?
综上所述,俄军在较短的时间里,甚至说在24小时、48小时内,基本控制乌克兰全境的可能性,概率相当高。
美军等北约国家会出手吗?土耳其会否成为变数?
美国方面已经一再表示,美国不会出兵乌克兰,为乌克兰而投入与俄罗斯的战争;其他的北约国家,我更看不出来什么理由出兵。
应该说,乌克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俄军的预设战场,俄军对乌克兰非常熟悉。乌克兰的很多地方,甚至就是从苏军沿袭下来的俄军一批英雄部队的诞生地。
这一次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俄军的一些部队,是回到了他们部队诞生的地方。在这样的战场上,除美军之外,似乎没有哪支北约国家的军队,能够在乌克兰这样一个预设战场与经过军改之后战斗力显著提升的俄军交战,并战而胜之。
即使是现在的美军,经过连续几年美国社会极度撕裂之后,美军内部的凝聚力、士气和战斗力,也必然蒙受严重损伤。美军即使真的到乌克兰与俄军交手,未必能够占到便宜。
在美国等西方大国没有军事对抗的情况下,我估计俄罗斯能够在比较短时间里控制乌克兰局面,但短期内应该不会选择兼并乌克兰的方式,而是会更倾向于支持乌克兰建立比较亲俄的新政权。过一段时间局势稳定之后,我觉得俄军应该会退回本土,有点儿类似年初在哈萨克斯坦维和的那种处置方式。
如果走向这样的局面,那么我想,这场战争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基本上有望较快恢复正常。
俄罗斯、乌克兰目前在全球经济市场上影响范围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像石油、天然气、粮食、金属矿产等。油价在目前的动荡之中,已经有点一飞冲天的架势;粮价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也大幅度上涨,俄罗斯、乌克兰又是世界前五的粮食出口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有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都是通过黑海港口出口。
目前不太清楚的是,众说纷纭的俄军登陆占领敖德萨行动是否真实?如果真实,进展如何?
如果俄军确实登陆并迅速顺利占领了敖德萨,敖德萨等港口的设施没受到什么损害,能够比较快地恢复正常生产的话,那么对粮食市场的冲击也不至于延续太久。
这里面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土耳其。因为黑海港口进出口船舶须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而土耳其是北约国家,而且和俄罗斯长期有矛盾冲突。
在目前的情况下,土耳其是否会突破《蒙特勒公约》对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通行的约定,对俄罗斯和俄罗斯控制下的乌克兰,通过黑海港口的粮食等进出口贸易,实施拦截,这里面有一定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土耳其应该不太敢于冒这样的风险。但是,这次俄罗斯跟西方的冲突程度非同一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野心挺大,此前也多次流露过,要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关国际公约的约束。不清楚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会不会在这里玩一出。这是粮食市场值得担心的变数。
警惕俄乌冲突推高国际粮价
此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连锁反应。
因为中东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最集中的出口区域,也是粮食自给率极度低下的区域,他们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度非常高,尤其是小麦高度依赖进口。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很容易引发这个区域的社会动荡,甚至大规模暴恐、战乱等等。
所以说,这场危机如果有关方面处理不好、反映过度,以至于造成全球市场的粮价持续大幅度上涨,它会不会在中东、北非等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区域,导致大规模的生活动荡,甚至爆发新的战争?从而,又推动油价进一步上涨,这种风险是需要关注和避免的。
面对这些风险,从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的视角出发,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一部分粮食,转而东向出口到中国,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粮食尤其如此。我国沿途省份可以关注、对接这一潜在粮道,比如新疆,也许对于他们的对外经贸发展,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编辑:朱晨颖】

梅新育认为:“俄军此次军事行动范围究竟多大,众说纷纭,各种信息来源,有的倾向夸大行动范围,有的倾向于缩小行动范围。总体看来,到现在为止,在俄军军事行动范围内,这是一场文字播报跟不上进军速度的战争。如果俄军目标是乌克兰全境且能全程保持这样的速度,很可能会创造军事史上的纪录。”
他呼吁大家警惕战争的变数,以及推高国际粮食价格可能带来的风险。
梅新育认为,在没有西方军事干预的前提下,估计俄罗斯军队会迅速击败乌克兰;至少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普金总统不会公开取消乌克兰的独立,俄罗斯至少短期内不会选择兼并乌克兰的方式。
他说:俄乌冲突,对于国际局势影响深远,可能会促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内治理体系与时俱进。

著名经济学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员梅新育。
以下是梅老师观点摘要: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
短期内带来全球商品和金融市场震荡
这场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是最近几十年来,在全球比较核心、关键地区,发生的最大规模的闪击战,是一场高水平的现代化战争。当前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极度震荡。
这场战争对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军事行动进展的情况。如果俄方能够按照他预期计划的那样,迅速完成控制乌克兰全境和稳定局势的工作,乌克兰主要的生产和基础设施完好无损,而且,西方不直接跟俄罗斯军事对抗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对金融市场、商品市场的冲击,可能要不了太久,就能稳定下来。鉴于白宫这些天来已经一再表态不会出兵为乌克兰而战,刚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北约盟国常驻布鲁塞尔代表会议结束后也表示,在乌克兰境内没有北约部队,也没有计划向该国派遣部队;看来西方这次不会直接与俄罗斯军事对抗;也就是说,全球经济在不太长时间里面稳定下来的可能性,还是不低的。
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一次军事行动到目前看来,俄军进展非常迅速,表明这几年俄罗斯军事改革非常富有成效。相比之下,乌克兰军队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显得兵无战志,给人的感觉是:乌克兰军队似乎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跟俄罗斯打仗的理由是什么?
综上所述,俄军在较短的时间里,甚至说在24小时、48小时内,基本控制乌克兰全境的可能性,概率相当高。
美军等北约国家会出手吗?土耳其会否成为变数?
美国方面已经一再表示,美国不会出兵乌克兰,为乌克兰而投入与俄罗斯的战争;其他的北约国家,我更看不出来什么理由出兵。
应该说,乌克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俄军的预设战场,俄军对乌克兰非常熟悉。乌克兰的很多地方,甚至就是从苏军沿袭下来的俄军一批英雄部队的诞生地。
这一次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俄军的一些部队,是回到了他们部队诞生的地方。在这样的战场上,除美军之外,似乎没有哪支北约国家的军队,能够在乌克兰这样一个预设战场与经过军改之后战斗力显著提升的俄军交战,并战而胜之。
即使是现在的美军,经过连续几年美国社会极度撕裂之后,美军内部的凝聚力、士气和战斗力,也必然蒙受严重损伤。美军即使真的到乌克兰与俄军交手,未必能够占到便宜。
在美国等西方大国没有军事对抗的情况下,我估计俄罗斯能够在比较短时间里控制乌克兰局面,但短期内应该不会选择兼并乌克兰的方式,而是会更倾向于支持乌克兰建立比较亲俄的新政权。过一段时间局势稳定之后,我觉得俄军应该会退回本土,有点儿类似年初在哈萨克斯坦维和的那种处置方式。
如果走向这样的局面,那么我想,这场战争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基本上有望较快恢复正常。
俄罗斯、乌克兰目前在全球经济市场上影响范围比较大的,主要是一些初级产品,像石油、天然气、粮食、金属矿产等。油价在目前的动荡之中,已经有点一飞冲天的架势;粮价在当前这种情况下,也大幅度上涨,俄罗斯、乌克兰又是世界前五的粮食出口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有相当一部分的粮食,都是通过黑海港口出口。
目前不太清楚的是,众说纷纭的俄军登陆占领敖德萨行动是否真实?如果真实,进展如何?
如果俄军确实登陆并迅速顺利占领了敖德萨,敖德萨等港口的设施没受到什么损害,能够比较快地恢复正常生产的话,那么对粮食市场的冲击也不至于延续太久。
这里面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土耳其。因为黑海港口进出口船舶须通过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而土耳其是北约国家,而且和俄罗斯长期有矛盾冲突。
在目前的情况下,土耳其是否会突破《蒙特勒公约》对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通行的约定,对俄罗斯和俄罗斯控制下的乌克兰,通过黑海港口的粮食等进出口贸易,实施拦截,这里面有一定的风险。
一般情况下,土耳其应该不太敢于冒这样的风险。但是,这次俄罗斯跟西方的冲突程度非同一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野心挺大,此前也多次流露过,要突破博斯普鲁斯海峡有关国际公约的约束。不清楚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会不会在这里玩一出。这是粮食市场值得担心的变数。
警惕俄乌冲突推高国际粮价
此外,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会不会有进一步的连锁反应。
因为中东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最集中的出口区域,也是粮食自给率极度低下的区域,他们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度非常高,尤其是小麦高度依赖进口。小麦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很容易引发这个区域的社会动荡,甚至大规模暴恐、战乱等等。
所以说,这场危机如果有关方面处理不好、反映过度,以至于造成全球市场的粮价持续大幅度上涨,它会不会在中东、北非等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区域,导致大规模的生活动荡,甚至爆发新的战争?从而,又推动油价进一步上涨,这种风险是需要关注和避免的。
面对这些风险,从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的视角出发,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一部分粮食,转而东向出口到中国,也许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粮食尤其如此。我国沿途省份可以关注、对接这一潜在粮道,比如新疆,也许对于他们的对外经贸发展,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编辑:朱晨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