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江苏一公司发积分代替工资?劳动部门:制度属实未实施,已督促改正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国内频道

2023-12-29 06:38 来源: 上游新闻
【字体:

  上游新闻12月28日消息,12月26日,上游新闻报道了一名求职者遇到企业“发积分不发工资”情况,引发广泛关注。12月27日,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劳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将调查涉事公司。

  涉事公司积分制度及其发积分代替工资相关条款。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12月28日,吴江区劳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正式向上游新闻记者反馈了调查结果,“发积分代替工资”制度属实,但没有实际实施。据介绍,“通过检查该公司工资支付情况发现,(员工)工资是按时足额发放的,不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对于‘积分制度’,公司没有实际实施,对该制度里面涉及的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我们已督促其进行改正。现在公司已经重新修订了相关制度。感谢上游新闻对用工环境的监督。”

  据上游新闻此前报道,涉事公司《积分制度》载明:“创业团队或公司授予所有专职或兼职参与公司发展或帮助公司发展的公司员工,或外部协助人积分。全职参与公司事务,按日授予100积分。每月授予积分后,每‘3000积分’折算一个整月工资。积分授予本月无法兑换积分为现金的,第2个月以1.1倍兑换,第3个月以1.2倍兑换,第4月以1.3倍兑换……直至第11个月以2倍兑换。”积分兑换现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达到盈亏平衡后,实现年度盈利即利润为正;二是公司现金流具备相应的积分兑换能力,并对公司经营不产生重大影响。”

  12月27日,苏州市吴江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劳动者工资应当按月足额发放。如果该公司一定要盈利之后再支付工资,且盈利过程超过一个月,那么拖欠工资的行为涉嫌违法,我们将进行处理。如果涉事公司设计的规章制度违法,我们也将责令其予以纠正。”

  早前报道

  江苏一公司发积分代替工资?负责人回应:融资到位后发工资

  近日,南京赵女士应聘江苏一家高科技公司,在薪水方面,公司“每月授予积分后,每‘3000积分’折算一个整月工资”。赵女士疑惑:找工作遇到“不发工资发积分”的奇葩公司了?

  12月26日,江苏某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上游新闻记者称:“情况属实,前期是发积分的,等融资到位后就开始发工资。”重庆捷恒律师事务所李力律师表示:“该公司以所谓积分代替工资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苏州市吴江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回应:“若公司最终没以人民币形式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举报。”

  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18日,注册资本100万元,参保人数1人。公司官网介绍,这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康养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创始人具有深厚的人工智能行业背景,初创团队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50%以上。公司总部在苏州,研发中心设在深圳,生产基地位于东莞。公司激励机制口号:“共创共担共享,积分制实践助力高效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宣传文章称:“鉴于初创团队的特殊性,我们创新地采用了积分制来明确员工的当前投入及未来收益实现路径。员工可以选择积分+现金一定比例组合的薪资包,规范积分兑现的规则:兑现时间、兑现方式、计息比例、转股方案等。”

  上游记者从《公司积分制度》看到:“创业团队或公司授予所有专职或兼职参与公司发展或帮助公司发展的公司员工,或外部协助人积分。全职参与公司事务,按日授予100积分。每月授予积分后,每‘3000积分’折算一个整月工资。积分授予本月无法兑换积分为现金的,第2个月以1.1倍兑换,第3个月以1.2倍兑换,第4月以1.3倍兑换……直至第11个月以2倍兑换。”积分兑换现金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达到盈亏平衡后,实现年度盈利即利润为正;二是公司现金流具备相应的积分兑换能力,并对公司经营不产生重大影响。”

  涉事公司积分制度。/网络截图

  12月26日,上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初创公司。积分制度是公司的独创。员工来公司工作的前4个月左右是发积分不发工资,公司用积分计算工作量,等到融资到位之后就补发工资。”

  对此,重庆捷恒律师事务所李力律师表示:“该公司用积分发放工资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首先,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体现。其次,该公司所谓《积分制度》‘每3000积分兑换一整月工资’‘全职参与公司事务,按日授予100积分’计算,员工每月需要上满30天才能获得3000积分,也才可能兑现整月工资,如果事实如此,那么该公司还存在违法延长工作时间、没有支付加班工资的问题。再次,《积分制度》规定了积分迟延兑换工资的奖励措施,变相拖延发放工资,也违反了劳动法工资应当按时发放的规定。最后,更严重的是,《积分制度》积分兑换现金的条件,是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该公司执行这样的制度,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公司拒不按时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赔偿,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月26日下午,公司辖区苏州市吴江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如果涉事公司最终没有以人民币形式给劳动者发工资,当事人可以向我们进行投诉和举报。”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