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最新!2024年深化细化医改任务“划重点”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国内频道

2024-06-19 07:46 来源: 武汉晚报
【字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医改“路线图”。

  今年医改有哪些新亮点?健康获得感如何再提升?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四部门回应关切。

  【要点】

  医疗、医保、医药同发力

  医疗、医保、医药密不可分,改革时尤需同向发力。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

  “要探索建立医疗、医保、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和监管联动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说。

  据介绍,在政策协同方面,今年医改将创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跨部门工作机制,使各项改革政策目标一致、措施协同,提升整体效能。

  在信息联通方面,将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费用一站式结算、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规范查询、远程医疗、异地就医等业务应用场景为重点,把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监管联动方面,治理医药领域损害群众健康权益的问题,强化部门联动,全链条加强监管,形成“三医”标准统一、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监管格局,建立健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制度。

  福建省三明市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仍是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将深入总结归纳三明及其他典型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全国推广三明等地医改经验进行再部署、再强化、再提升。”李斌说。

  医药集采“降价不降质”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这意味着,医药集采将进一步扩围,让老百姓持续受益。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今年国家层面至少开展一批药品和一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药品集采将聚焦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竞争较为充分的品种;耗材集采将聚焦临床需要、价格虚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品种。

  “预计到2024年底,各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到500个。”黄华波说,国家医保局将重点指导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包括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三明联盟牵头开展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集采等。

  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同样也是2024年医药集采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黄华波介绍,为确保集采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将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作为仿制药参加集采的门槛。同时,对国家组织集采中选产品出现的质量相关问题,医保部门和药监部门联合开展处置,采取取消中选资格、纳入“违规名单”等惩戒措施。

  医防融合有“新招”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包括开展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创新试点,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开展探索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等。

  “公共卫生医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的疾病随访管理、综合干预等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介绍,我国已率先在黑龙江、广东等省份启动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工作。

  沈洪兵表示,严把医疗质量安全关和促进医防协同、防治结合是这一工作的重点。比如,将公共卫生医师处方行为纳入临床质量管理体系,选择整体风险可控的部分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病种开展处方权试点工作等。

  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2023年,我国还在上海、安徽等9个省份先行试点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将疾控监督工作关口前移。

  沈洪兵表示,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在全国开展试点。

  新药好药“加速”惠民

  2022年至今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创新医疗器械21个。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介绍,国家药监局通过健全鼓励创新机制,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并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此外,不断接轨国际审评标准。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和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工作,力争跑出支持新药好药上市的‘加速度’。”黄果说。

  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介绍,药品监管部门将持续压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合规生产经营,并持续强化监督检查、质量抽检、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

  “对质量问题‘零容忍’,让人民群众能够用上更多更好的放心药品。”黄果说。

  【重点】

  继续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

  针对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加快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健全医教协同机制,推动落实以需定招要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和结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

  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2020年以来按规定进入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开展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支付改革

  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探索,推进改革整体联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针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总额测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3省份5城市开展价格改革试点

  针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经评估符合调价条件的地区及时完成调价。

  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

  同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医疗服务收入内涵与薪酬制度衔接的办法。注重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加强对医院内部分配的指导监督,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政策。

  (来源:武汉晚报 综合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