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澳门打造成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庆祝澳门回归25周年)——访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
“澳门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有许多优势,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是文化。”在即将迎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澳门完全有条件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历史赋予的独特文化价值
“历史上,澳门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吴志良介绍,一方面,澳门完整保存了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另一方面,澳门在与外来文化长期的交流交往过程中,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澳门具有古今同在、中西并举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交流互鉴经验,形成了‘不同而和’‘和而不同’的良好社会环境,构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话语体系。”吴志良表示,这四个特点是在澳门中西文化碰撞、交往交流中形成的经验,也形成了澳门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澳门学术界,有学者提出了“澳门学”的概念,借以探讨澳门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特征。吴志良表示,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学的研究重点逐渐从历史转向现实,为深度挖掘澳门价值、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路径选择和工具,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对外交流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无论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还是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贯穿其中的都是文化,文化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有力支点。”吴志良说。
回归以来文化发展成就显著
吴志良坦言,在回归之前,澳门的文化形象相对模糊。“而今天,澳门文化的影响力明显增加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更加坚定。”吴志良表示,澳门回归祖国以来,特区政府以及文化界、企业界在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是传承弘扬爱国爱澳核心价值,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其次,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既鼓励澳门青年出国学习,也鼓励外国学生来澳门交流;此外,还鼓励澳门文化项目、演艺团体走向海外,吸引海外优秀文化项目走进来。
吴志良谈到,近年来在澳门举办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显著增多,这使得澳门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他认为,“东亚文化之都”“演艺之都”等文化新名片,正为澳门文旅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前,人们很少会想到来澳门听演唱会、看展出,但现在,澳门的国际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这证明澳门文化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也是澳门城市文化凝聚力和精气神的体现。”
令吴志良惊喜的是,越来越多澳门年轻人在海外学习文化艺术课程后选择回到澳门发展。“为了支持青年人才,我们成立了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将澳门文化艺术团体和人士凝聚在一起,与澳门的多家机构合作,为澳门青年提供展示空间和交流机会。同时,我们也鼓励他们到内地的艺术院团实习,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吴志良相信,再过几年,澳门本地的文化人才将会更多地涌现,为澳门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特区政府持续推进历史片区活化计划,“文化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众多大型国际文化艺术盛会落地澳门……“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澳门文化必将更加灿烂。”吴志良说。
努力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窗口
吴志良提出,希望将澳门打造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地。
“澳门中西文化荟萃,多元文化交融,这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文化集聚,不同文化还在深度交融中产生‘化学反应’,实现心灵的契合。”吴志良说。
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澳门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大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他提到,下届特区政府已将“文化澳门”作为四大施政目标之一,这对澳门文化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我们已与海外的一些文博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联系。在传播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批真正理解并能正确诠释中华文化的人才,这样才能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其次是培养澳门年轻人成为澳门文化的“使者”。吴志良认为,年轻一代熟悉现代传播手段,能够以创新方式让澳门声音传播得更远。
“如果将澳门比喻成一个文化符号,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中国人,都很容易识别、读懂和接受。”吴志良说,如果能将这个符号做大做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澳门将真正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