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公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相关举措。同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通知,细化落实相关举措。业内人士表示,这为科创债发行建立起更具包容性的融资制度安排,将提升债券发行便利度,推动科创债扩容增量。
拓宽发行主体范围 证券公司等积极响应
科技创新债券含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根据交易所发布的通知,交易所将从拓宽发行主体范围、灵活募集资金使用范围两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
——拓宽发行主体范围方面,在继续支持科创企业类、科创升级类、科创投资类和科创孵化类发行人发行科创债的基础上,新增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募集资金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灵活募集资金使用范围方面,新增支持优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上交所表示,一直以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只能投向创投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基金,此次将用途拓宽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股权投资机构的科创资金使用灵活度,为更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引入资金活水。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离不开金融加力支持和精准滴灌。此次科创债新规更好契合了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需求,获得市场快速响应。记者从上交所了解到,目前已有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银证券等约10家证券公司在上交所拟发行超160亿元科创债。
支持科创领域需求 交易所科创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
中国证监会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达1.2万亿元,有效支持了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需求。
近年来,各交易所在支持科创债发行方面不断探索。上交所2021年推出科创债以来,持续推动科创债提质扩面,两次修订规则指引,2023年开始推动做市商开展科创债做市报价服务,并进一步降低科创债纳入做市的门槛。截至目前,上交所已累计支持近300家企业发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超万亿元,2022年至2024年发行规模年均增长约75%。
深交所积极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需求,截至目前,深市包括科创债等在内的科技创新固收产品发行规模超2200亿元。深交所近年来还落地多个典型发债项目,以2024年1月深交所支持TCL科技发行的15亿元科创债为例,就是首只民企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公司债券。
记者从北交所了解到,2024年北交所信用债市场开市以来,已推出包括科创债在内的10个专项品种债券,正稳步扩大对优质产业主体的债券融资支持。此次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一系列举措发布,有助于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提供更加多样的融资手段。
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为科创债发行提供便利
记者了解到,交易所此次还完善了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更多便利。
——在融资端,通知明确科创债适用融资审核“绿色通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可以参照适用知名成熟发行人优化审核安排。
——在投资端,优化科创债做市等交易机制安排,引导投资机构加大对科创债投入,减免科创债交易结算相关费用等。
北交所相关人士表示,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普遍对融资成本比较关注,推动更多科创债项目落地,还需二级市场配套机制支持。通知从投资端提出多项针对性安排,可以提升投资者参与意愿,促进实现一二级联动、投融资协同的市场生态。
交易所通知还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债发行人适用简明信息披露安排,简化科创债发行人发行阶段董监高和审计机构签章文件要求等。相关安排有助于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提高信息披露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债券的注册及发行效率。
下一步,交易所也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和支持科技创新融资相关机制。
上交所表示,将继续坚持科创导向,持之以恒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适配性。深交所表示,将进一步支持各方充分用好科技创新债券功能,继续完善精准支持科技与创新领域的产品供给、制度供给、服务供给,引导资金高效流入科技与创新领域,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记者姚均芳)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