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您家里楼梯太陡了,我们下次还是来您家里看” 名医进家门,这家卫生服务中心落到实处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1-12 18:4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 通讯员朱碧涛 王燕) “餐后血糖具体是多少呢?降糖药吃多少呢?”1月12日早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杨艳和主任医师杨雁,正在硚口区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该中心医生陈威在一旁协助。


  杨艳正询问患者病情。 记者王玮琦 摄
  据悉,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同济医院联合建立“同济医院糖尿病专家工作室”,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余学锋带领团队入驻,每周三上午在该工作室开展面对面的诊疗服务,并对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开展“滚雪球”式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杨艳和杨雁是团队成员。
  “我肾功能不好,麻烦医生给点指导意见和治疗方案吧。”68岁的李先生家住汉水桥街社区附近,经常来这里测餐前、餐后血糖,此次测量后发现血糖异常。说完,杨艳赶紧在纸上记录,边写边与患者交流病情。
  “您要重视健康,不能排斥住院,建议您住院进行系统检查。”杨艳告诉李先生,糖尿病患者在冬季容易出现急诊症状,导致入院,所以要有积极就医意识,不能拖延。与此同时,陈威正在隔壁诊室给患者测血糖,杨雁在一旁悉心指导。


  杨雁正指导陈威给患者测血糖。 记者王玮琦 摄
  汉水桥街皮子社区附近道路窄,楼梯陡,所以,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经常上门为患者服务。“黄女士,您家里楼梯太陡了,真的危险,我们下次还是来您家里看,千万别下楼了。”12日上午10时,杨雁带领陈威团队,来到黄女士家里,为其检查。


  杨雁带领陈威团队正在去黄女士家的路上。 记者王玮琦 摄
  黄女士家住锅厂台33号,是陈威团队一名签约患者,已73岁高龄,患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我是通过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的专科随访和健康宣教,主动去预约的同济内分泌专家治疗。”如今,黄女士丢掉了药罐子,生活更加规律,饮食也更健康,血糖控制较好。2021年12月,黄女士因肺部结节做手术,回家后行动不便,换药成难题。


  杨雁正在给黄女士量血压。
  量血压、清药品、写剂量……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杨雁和陈威耐心与黄女士交流,询问病情,讲述药物知识。“我们主动上门为她检查,这也是我们家庭医生的初心和使命。”杨雁感慨,目前糖尿病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患病率高达20%,而且老年患者大多不会网上挂号,看病困难,所以社区家庭医生责任重大。
  “陈医生,您又去哪家看病啊?”“陈医生,您什么时候来我家里上门治疗呀?”从黄女士家里出来,沿街不少市民和陈威打招呼。
  “对这一现象,我真的很震撼,说明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基层患者管理,做得非常好。”杨雁表示要向基层医生学习,深入社区,了解基层患者需求,更好为老百姓服务。


  杨雁正在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记者王玮琦 摄
  “专家坐诊,我们除了要珍惜机会向专家请教外,更要将技术与服务基层相结合,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最一线的地方,作为全科医生要处理好各式急诊,更好为患者提供便利。”陈威说。
  汉水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同济医院联合建立“同济医院糖尿病专家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把三甲医院的名医资源、优质诊疗技术持续下沉到社区,“家门口看名医”的便利惠及辖区居民,让更多人共享健康事业发展福祉。
  随着同济医院各科室专家团队逐渐下沉到硚口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济医院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将进一步辐射硚口全区,辖区居民将不再出远门、排长队、愁挂号,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能找同济医院多个科室的专家问诊,享受到国家医疗队的优质服务。
  【编辑:卢士昌】
  

一周热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