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同济儿童医院】春季长高季?家长别陷入“身高内卷”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3-04 13:03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字体:
  关于长高 俗话说,一高遮百丑,一矮毁所有。相信不少家长对这句话都颇为认同,并为此多方寻觅孩子增高的办法。
  殊不知,家长对身高过分关注和期望值过高,无形中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不良商业文化利用人们“恐矮心理”推销相关产品,增长了家长和孩子的“身高焦虑”。
  三个误区, 你要知道
  决定儿童生长的因素包括家族遗传、营养状态、内分泌激素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疾病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对孩子身高,家长可能有以下几个常见的误区。
  01 “增高神药”实现“理想”身高
  “身高不够,增高药来助”,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挺拔一点。在各大电商平台,可以看到各种辅助增高的药物或器械卖得很火爆。
  家长期望“能多长1厘米算1厘米”,更相信“身高三分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为了让孩子身高更理想而求助于各类“增高神药”或设备。


  02 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
  很多家长将对自己的各种不满意寄希望于孩子能改善:“成绩再好一点”“工作再好一点”“性格更优秀一点”“身高再高一点”。
  而身高与家长其他的“梦想目标”相比,似乎更有可能实现,由此形成家长“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的心态。
  03 心有多高,娃有多高
  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临床针对有适应症患儿的应用,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患者等,使得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认为生长激素就是可以实现身高突破的“增高针”。
  这些认知误区使得各种“增高神药”、保健品和“长高良方”火爆。这不仅对身高改善并无显著作用,还可能出现药品超范围使用。
  是高是矮,如何判断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估有两大类指标,一是年龄时间点的身高情况,二是单位时间内的身高增长速度(生长速率)。
  评价儿童生长发育,一方面要根据中国儿童身高量表进行比对,了解目前孩子身高和体重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一段时间内的生长速率,判断孩子的生长状况和趋势。
  家长判断孩子的身高水平,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指标:
  01 及格线
  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个体身高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负2个标准差者或第3百分位数就是及格线。身高在及格线以上即为医学上的正常范围。
  比如,8岁男孩身高不到6岁男孩正常身高,就是小了两个标准差,身高就“不及格”。


  02 平均线
  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也是第50百分位数,即中等身高。
  03 理想身高
  这其实只是家长对孩子身高的期望值。身材矮小是指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及格线”。
  这些指标和孩子个体、家庭遗传相关,临床评估时不仅要考虑时间点身高,还要关注孩子生长速率,才能合理评估。
  当发现孩子身高在“及格线”以下,或者生长曲线严重偏离正常时,孩子才是身材矮小。
  准确判断,明确病因
  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动态性、持续性、阶段性、规律性的特征,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家长、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定期测量和进行健康体检。
  生理原因有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生活方式问题等;病理原因则包括多种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慢性疾病。明确原因才能正确干预治疗。


  许多诊断为身材矮小的孩子,常是生理性原因,可以通过均衡营养、改变生活方式及合理安排运动等进行干预和纠正。对于病理原因,则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祛除病因,有针对性地干预。
  生长激素,杜绝滥用
  生长激素是目前改善身高最常用的有效干预药物。生长激素的应用必须在专科医生严格规范的指导下,应用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等十余种疾病。
  生长激素并非万能的“增高神药”,需要专业医生严格遵循指南规范,掌握适应症和禁忌,并加强监测随访管理,不可滥用。
  对于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理想”和“完美”身高的诉求,专科医生不推荐、不主张、不支持应用生长激素。


  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生长激素干预的情况,家长也不要“谈激素色变”。生长激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内外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
  国内外相关大样本数据库的治疗资料显示,生长激素正规治疗,不会增加无肿瘤患者新发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不会直接导致脊柱侧弯、肥胖或糖尿病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形成对儿童身高的正确认识,反对身高歧视,促进就业、择偶等方面的公平公正,改善滋生“身高焦虑”的土壤。特别是家长,要正确认识儿童身高问题,避免陷入“身高内卷” 。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儿 科 罗小平 教授、主任医师 吴薇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杨渊 副教授、主任医师
  编辑|邓国欢 策划|蔡敏、蔡雄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