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饮料不伤牙?真相在此,家长别再当帮凶!
标注无糖的饮料真健康?
可别再交智商税!
龋齿的形成原理,
看清楚了!

细菌、食物、牙齿和时间 ,这四种致病因素共同起作用是医学界一致认为的龋齿的成因,缺一不可。
威胁牙齿健康的两大元凶
一个是“糖”,一个是“酸”
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入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儿童正是龋齿的高发人群。 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为34.5%,较十年前相比,5岁和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上升了5.8和7.8个百分点。
如今,饮食的日益精细化,导致咀嚼变少,对颌骨发育产生影响,引发牙齿不整齐、拥挤等问题,这使得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加剧患龋风险。
另外,各种“美味”的含糖食品和碳酸饮料,对儿童及成人的牙齿均会造成损害,且儿童受影响更大。

龋病概括起来说,是致龋细菌借助菌斑粘附于易感宿主的牙面,在适宜其生长的口腔环境中,分解糖类化合物产酸腐蚀牙体组织形成的。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
糖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它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那么, 不吃糖就不会造成龋病?否!现在很多食物和饮料中会添加非糖类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也就是所谓的“0糖”食品和饮料。 无糖产品虽然可以减少龋齿 的风险, 但仍然可能损害牙齿。

实际上,无糖产品(如碳酸饮料)中的酸也容易伤害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进一步腐蚀牙齿内部。虽然pH值可以显示哪些产品酸性更强,比如运动饮料、能量饮料、果汁等。但有些食物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螯合剂的化学物质,如:柠檬酸,这种物质会将其他物质和钙结合,将牙齿表面的钙去除掉。
所以,均衡低糖饮食才能有助于降低患龋风险,维护口腔健康。
重新认识糖
“游离糖”&“非游离糖”
在生活中,食用糖有很多种,包括非游离糖与游离糖。游离糖是引起龋病的主要问题所在。游离糖指的是食物和饮料中添加的糖,如蜂蜜、糖浆、果汁以及浓缩果汁中存在的糖……而水果、蔬菜以及牛奶中天然存在的糖,则是非游离糖。
日常所见的食物,如糕饼、蛋糕、饼干、加糖的麦片、甜点、果酱、蜜饯等等,还有加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以及运动饮料等等,都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果本身含有的糖分不属于游离糖,但水果榨汁后,会释放出其中的糖分和果酸,同样会腐蚀牙齿,降低对细菌的抵抗性。
如何给宝宝健康的糖?
既要控制量,也要控制频率
营养学家们推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世界牙科联盟(FDI)推荐的糖摄入量为成人不应超过六茶匙(约30~42克), 儿童不应超过三茶匙(15~21克)。
比如,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对于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人来说,不加注意的话,30~40克糖的数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除了糖摄入的量以外,糖摄入的频率同样应减少。 避免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食物,若一天内持续摄入糖会更增加患龋风险。
所谓“0糖”,其实是使用的甜味剂,常见的如阿斯巴甜、甜菊糖苷、安赛蜜等,虽然热量很低,甚至无热量,但是大多数会增加食欲,反而使热量的摄入增大。
我们应该避免食用“空热量食物”,也就是含有高热量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例如加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等。
如何护牙?
习惯很重要!
有数据统计,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仅有24.1%、31.9%,刷牙作为口腔防护的首要方式,其重要性仍未被足够重视。
儿童、青少年护牙有方法: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晚上刷牙后不要吃零食,一定要刷完牙再睡觉;定期口腔检查;低糖均衡饮食;在进行接触性运动以及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出行时,使用防护牙托等防护装备,以降低受伤风险。
当不具备牙刷条件时,如在旅途中、饭后以及吃零食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口腔健康:用含氟漱口水漱口,不仅可以清新口气,还可以预防龋病;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有利于冲刷食物残渣,避免其附着在牙齿上、牙齿周围和牙齿之间。

成人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 儿童可轻轻地以画圆圈的方式刷牙,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唱三遍生日歌),要刷到牙齿的所有表面,包括外侧面、内侧面和咀嚼面。避免水平拉锯式刷牙,否则容易造成牙齿和牙龈交界处的缺损,导致牙齿敏感;若采用这种错误的刷牙方式,电动牙刷因力量较大,可能会加重牙齿的缺损。
常见的儿童护牙误区?
1)牙膏能否混用?一支管全家?
牙膏不能混用, 儿童和成人牙膏应分开。为了防止误吞造成的氟过量,儿童牙膏里氟含量较少,成人使用不能有效地预防龋病。
2)牙线怎么用,每天必须用?
牙线应每天使用 ,对于容易塞牙者,推荐每餐后都可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取适当长度的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侧手指上,或使用成品的牙线棒,将牙线置于两牙之间,轻轻加压使其通过两牙邻面接触点,避免伤到牙龈,使牙线贴于两侧牙面清除粘附的软垢和菌斑。
3)牙刷多久换一次?怎么选牙刷?电动好还是手动好?
牙刷推荐每三个月更换 ,磨损的旧牙刷无法有效清洁牙齿和口腔。牙刷应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只要刷牙方式正确,无论使用电动或手动牙刷均可有效清洁牙齿。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更多服务 点击直达 ·






作者|陈彬文
审稿|崔春 编辑|李韵熙
策划|蔡敏、蔡雄


可别再交智商税!
龋齿的形成原理,
看清楚了!

细菌、食物、牙齿和时间 ,这四种致病因素共同起作用是医学界一致认为的龋齿的成因,缺一不可。
威胁牙齿健康的两大元凶
一个是“糖”,一个是“酸”
世界卫生组织把龋病列入危害人体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儿童正是龋齿的高发人群。 2017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为34.5%,较十年前相比,5岁和12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上升了5.8和7.8个百分点。
如今,饮食的日益精细化,导致咀嚼变少,对颌骨发育产生影响,引发牙齿不整齐、拥挤等问题,这使得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加剧患龋风险。
另外,各种“美味”的含糖食品和碳酸饮料,对儿童及成人的牙齿均会造成损害,且儿童受影响更大。

龋病概括起来说,是致龋细菌借助菌斑粘附于易感宿主的牙面,在适宜其生长的口腔环境中,分解糖类化合物产酸腐蚀牙体组织形成的。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
糖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它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那么, 不吃糖就不会造成龋病?否!现在很多食物和饮料中会添加非糖类甜味剂作为糖替代品,也就是所谓的“0糖”食品和饮料。 无糖产品虽然可以减少龋齿 的风险, 但仍然可能损害牙齿。

实际上,无糖产品(如碳酸饮料)中的酸也容易伤害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进一步腐蚀牙齿内部。虽然pH值可以显示哪些产品酸性更强,比如运动饮料、能量饮料、果汁等。但有些食物中还含有一种被称为螯合剂的化学物质,如:柠檬酸,这种物质会将其他物质和钙结合,将牙齿表面的钙去除掉。
所以,均衡低糖饮食才能有助于降低患龋风险,维护口腔健康。
重新认识糖
“游离糖”&“非游离糖”
在生活中,食用糖有很多种,包括非游离糖与游离糖。游离糖是引起龋病的主要问题所在。游离糖指的是食物和饮料中添加的糖,如蜂蜜、糖浆、果汁以及浓缩果汁中存在的糖……而水果、蔬菜以及牛奶中天然存在的糖,则是非游离糖。
日常所见的食物,如糕饼、蛋糕、饼干、加糖的麦片、甜点、果酱、蜜饯等等,还有加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以及运动饮料等等,都是游离糖的主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水果本身含有的糖分不属于游离糖,但水果榨汁后,会释放出其中的糖分和果酸,同样会腐蚀牙齿,降低对细菌的抵抗性。
如何给宝宝健康的糖?
既要控制量,也要控制频率
营养学家们推荐的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世界牙科联盟(FDI)推荐的糖摄入量为成人不应超过六茶匙(约30~42克), 儿童不应超过三茶匙(15~21克)。
比如,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对于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人来说,不加注意的话,30~40克糖的数量限制非常容易突破。
除了糖摄入的量以外,糖摄入的频率同样应减少。 避免在两餐之间进食含糖食物,若一天内持续摄入糖会更增加患龋风险。
所谓“0糖”,其实是使用的甜味剂,常见的如阿斯巴甜、甜菊糖苷、安赛蜜等,虽然热量很低,甚至无热量,但是大多数会增加食欲,反而使热量的摄入增大。
我们应该避免食用“空热量食物”,也就是含有高热量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例如加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能量饮料和运动饮料等。
如何护牙?
习惯很重要!
有数据统计,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仅有24.1%、31.9%,刷牙作为口腔防护的首要方式,其重要性仍未被足够重视。
儿童、青少年护牙有方法: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软毛牙刷,晚上刷牙后不要吃零食,一定要刷完牙再睡觉;定期口腔检查;低糖均衡饮食;在进行接触性运动以及骑自行车和摩托车出行时,使用防护牙托等防护装备,以降低受伤风险。
当不具备牙刷条件时,如在旅途中、饭后以及吃零食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口腔健康:用含氟漱口水漱口,不仅可以清新口气,还可以预防龋病;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有利于冲刷食物残渣,避免其附着在牙齿上、牙齿周围和牙齿之间。

成人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 儿童可轻轻地以画圆圈的方式刷牙,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唱三遍生日歌),要刷到牙齿的所有表面,包括外侧面、内侧面和咀嚼面。避免水平拉锯式刷牙,否则容易造成牙齿和牙龈交界处的缺损,导致牙齿敏感;若采用这种错误的刷牙方式,电动牙刷因力量较大,可能会加重牙齿的缺损。
常见的儿童护牙误区?
1)牙膏能否混用?一支管全家?
牙膏不能混用, 儿童和成人牙膏应分开。为了防止误吞造成的氟过量,儿童牙膏里氟含量较少,成人使用不能有效地预防龋病。
2)牙线怎么用,每天必须用?
牙线应每天使用 ,对于容易塞牙者,推荐每餐后都可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取适当长度的牙线,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侧手指上,或使用成品的牙线棒,将牙线置于两牙之间,轻轻加压使其通过两牙邻面接触点,避免伤到牙龈,使牙线贴于两侧牙面清除粘附的软垢和菌斑。
3)牙刷多久换一次?怎么选牙刷?电动好还是手动好?
牙刷推荐每三个月更换 ,磨损的旧牙刷无法有效清洁牙齿和口腔。牙刷应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只要刷牙方式正确,无论使用电动或手动牙刷均可有效清洁牙齿。

(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更多服务 点击直达 ·






作者|陈彬文
审稿|崔春 编辑|李韵熙
策划|蔡敏、蔡雄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