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要游yun,对素人最友好的泳姿其实是……
专业指导 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方禹舜 运动医学科医师 张绍华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 毕桂娟 康复医学科中级康复治疗师 刘全 随着武汉盛夏的到来
各大游泳场馆 以及部分自然水域 已经下饺子了

作为广大武汉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游泳一直以来都享有“最健康的”运动之称。
如果不考虑溺水这样的意外事件,游泳的运动伤害风险相对与其他运动,确实是比较小的。

水体提供的垂直浮力可以减少关节负荷,尤其对大体重人士比较友好。浸泡产生的水压有利于心肺功能,水体的阻力可以更好地锻炼肌肉力量……
在很多骨科医生看来,这几乎是最健康的一种运动。再说,游泳运动的着装还可以倒逼大家,特别是男性搞一搞身材管理。

不过,除非只是摆拍一下发社交媒体,不然任何运动都不可能“绝对安全”。 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告诉骨哥,如果不注意强度和方式,游泳依然有导致运动伤病的可能。
“蛙泳腿”
蛙泳是很多人首先学会的泳姿。为了提供最强的前进推力,标准的蛙泳姿态需要膝盖内扣,小腿外翻,蹬腿夹腿一气呵成。

从具体的技术动作上,很多初级玩家往往习惯使用宽膝蹬腿的动作,姿势相对自然缓和,就是速度起不来。
对速度有所追求的资深玩家,以及以突破极限为目标的专业运动员,往往会采取阻力更小的窄膝蹬腿动作 ,膝盖外分的宽度大致不超过双肩。

就提升成绩而言,这个动作非常立竿见影。你现在去看国际比赛中的选手,基本都是这个动作。
唯一的问题就是费膝盖:需要更注重膝关节的内扣,以及更强力的蹬夹腿,膝盖的负担更重。
小腿的蹬夹动作,会使膝关节内侧受到很大应力,内侧副韧带处于牵拉状态,增加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由此而来的运动损伤是很多专业游泳运动员,特别是蛙泳运动员的常见伤病,因此还有 “蛙泳腿” 的俗称。
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训练强度有限,倒是没必要过度担心。但如果膝盖本身有伤病,最好避免因为追求速度而采用高风险的窄膝蹬腿动作。 腰背伤病
蝶泳 主要靠腰腹部及双上肢发力,将 身体“提”出水面后前进,看起来非常酷炫。

这个动作对下腰部的拉伸幅度比较大,可能增加腰椎负担,使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增高。
同时,因为腰背肌群很少参与日常活动,普遍存在紧张僵硬的问题,运动过度容易造成肌肉劳损。
建议爱好者在练习蝶泳之前,配合进行一些针对腰背肌群的陆上训练,辅助提高背肌力量,逐步适应游泳的强度。
如果本身就有椎间盘突出或脊柱损伤的,在游泳中更要特别注意对腰部的保护。 “游泳肩”
人的肩部4块肌肉的肌腱,共同组成一个类似“袖子”的结构, 主要功能是 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 参与肩关节的外展以及内外旋运动。
自由泳、蝶泳等因为肩部活动幅度较大,特别是需要反复“抡臂过头”, 肩袖会与肩峰频繁发生碰撞。

长期反复,可能导致肩袖损伤甚至撕裂,造成俗称的“游泳肩”:肩膀疼痛,力量减弱,甚至活动受限,影响游泳的发挥,进而妨碍日常生活。
从技术动作上看, 排球或者棒球之类的运动,也可能造成类似伤病。

一旦出现肩关节不适,建议马上停止游泳,并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如果休息一段时间依然无法缓解,最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如果水温太低或体能消耗过大,就可能引发肌肉急性痉挛也就是抽筋。倒不是什么严重伤病,主要是容易导致溺水,后果就难说了。

少数场所的水体卫生和含氯量等指标不太达标,还可能引起眼部、皮肤和呼吸道等出现问题。当然这不是运动本身造成的,就不展开了。
虽然老说运动伤病,其实骨哥一直是支持适量运动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受游泳的乐趣,骨哥也向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讨教了几条小贴士。
做好热身 下水前充分活动和拉伸,包括膝、踝等在内,尤其是肩袖和胸大肌,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避免运动时造成损伤,也可以降低抽筋的风险。 控制运动强度 每次下水的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新手更要循序渐进,一旦感觉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休息。 辅助陆上训练
结合自己常用的泳姿,可以针对性地加强一下相关肌群。比如练自由泳的多练练肩,玩蝶泳的多练练腰背。 适当交替泳姿
如果不是非要专攻某一项的运动员,游泳时可以注意各种泳姿交替,避免过多重复同一姿势,也没那么枯燥。
理论上说,最健康的泳姿既要避免对膝盖的过度压迫,也要减少“抡臂过头”动作。
根据这样的思路,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推荐了一种理想泳姿,看上去就是下面这样。

这招 “上肢蛙泳,下肢自由泳”的 独门秘籍,感兴趣的游泳达人,有机会可以体验一下。
当然 能不能游得起来 骨哥没试过不好说 各位还是要 注意安全

本期撰稿:杨京
专业指导:方禹舜 张绍华 毕桂娟 刘全
☟☟你可能还想看☟☟
尿酸的“本科线”你过了吗
让比伯“面瘫”的是什么病?
为什么男人总往厕所跑?
各大游泳场馆 以及部分自然水域 已经下饺子了

作为广大武汉市民喜闻乐见的休闲活动,游泳一直以来都享有“最健康的”运动之称。
如果不考虑溺水这样的意外事件,游泳的运动伤害风险相对与其他运动,确实是比较小的。

水体提供的垂直浮力可以减少关节负荷,尤其对大体重人士比较友好。浸泡产生的水压有利于心肺功能,水体的阻力可以更好地锻炼肌肉力量……
在很多骨科医生看来,这几乎是最健康的一种运动。再说,游泳运动的着装还可以倒逼大家,特别是男性搞一搞身材管理。

不过,除非只是摆拍一下发社交媒体,不然任何运动都不可能“绝对安全”。 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告诉骨哥,如果不注意强度和方式,游泳依然有导致运动伤病的可能。
“蛙泳腿”
蛙泳是很多人首先学会的泳姿。为了提供最强的前进推力,标准的蛙泳姿态需要膝盖内扣,小腿外翻,蹬腿夹腿一气呵成。

从具体的技术动作上,很多初级玩家往往习惯使用宽膝蹬腿的动作,姿势相对自然缓和,就是速度起不来。
对速度有所追求的资深玩家,以及以突破极限为目标的专业运动员,往往会采取阻力更小的窄膝蹬腿动作 ,膝盖外分的宽度大致不超过双肩。

就提升成绩而言,这个动作非常立竿见影。你现在去看国际比赛中的选手,基本都是这个动作。
唯一的问题就是费膝盖:需要更注重膝关节的内扣,以及更强力的蹬夹腿,膝盖的负担更重。
小腿的蹬夹动作,会使膝关节内侧受到很大应力,内侧副韧带处于牵拉状态,增加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由此而来的运动损伤是很多专业游泳运动员,特别是蛙泳运动员的常见伤病,因此还有 “蛙泳腿” 的俗称。
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训练强度有限,倒是没必要过度担心。但如果膝盖本身有伤病,最好避免因为追求速度而采用高风险的窄膝蹬腿动作。 腰背伤病
蝶泳 主要靠腰腹部及双上肢发力,将 身体“提”出水面后前进,看起来非常酷炫。

这个动作对下腰部的拉伸幅度比较大,可能增加腰椎负担,使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增高。
同时,因为腰背肌群很少参与日常活动,普遍存在紧张僵硬的问题,运动过度容易造成肌肉劳损。
建议爱好者在练习蝶泳之前,配合进行一些针对腰背肌群的陆上训练,辅助提高背肌力量,逐步适应游泳的强度。
如果本身就有椎间盘突出或脊柱损伤的,在游泳中更要特别注意对腰部的保护。 “游泳肩”
人的肩部4块肌肉的肌腱,共同组成一个类似“袖子”的结构, 主要功能是 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 参与肩关节的外展以及内外旋运动。
自由泳、蝶泳等因为肩部活动幅度较大,特别是需要反复“抡臂过头”, 肩袖会与肩峰频繁发生碰撞。

长期反复,可能导致肩袖损伤甚至撕裂,造成俗称的“游泳肩”:肩膀疼痛,力量减弱,甚至活动受限,影响游泳的发挥,进而妨碍日常生活。
从技术动作上看, 排球或者棒球之类的运动,也可能造成类似伤病。

一旦出现肩关节不适,建议马上停止游泳,并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如果休息一段时间依然无法缓解,最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如果水温太低或体能消耗过大,就可能引发肌肉急性痉挛也就是抽筋。倒不是什么严重伤病,主要是容易导致溺水,后果就难说了。

少数场所的水体卫生和含氯量等指标不太达标,还可能引起眼部、皮肤和呼吸道等出现问题。当然这不是运动本身造成的,就不展开了。
虽然老说运动伤病,其实骨哥一直是支持适量运动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受游泳的乐趣,骨哥也向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讨教了几条小贴士。
做好热身 下水前充分活动和拉伸,包括膝、踝等在内,尤其是肩袖和胸大肌,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避免运动时造成损伤,也可以降低抽筋的风险。 控制运动强度 每次下水的时间不宜过久,特别是新手更要循序渐进,一旦感觉到疲劳或不适,应及时休息。 辅助陆上训练
结合自己常用的泳姿,可以针对性地加强一下相关肌群。比如练自由泳的多练练肩,玩蝶泳的多练练腰背。 适当交替泳姿
如果不是非要专攻某一项的运动员,游泳时可以注意各种泳姿交替,避免过多重复同一姿势,也没那么枯燥。
理论上说,最健康的泳姿既要避免对膝盖的过度压迫,也要减少“抡臂过头”动作。
根据这样的思路,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专家推荐了一种理想泳姿,看上去就是下面这样。

这招 “上肢蛙泳,下肢自由泳”的 独门秘籍,感兴趣的游泳达人,有机会可以体验一下。
当然 能不能游得起来 骨哥没试过不好说 各位还是要 注意安全

本期撰稿:杨京
专业指导:方禹舜 张绍华 毕桂娟 刘全
☟☟你可能还想看☟☟
尿酸的“本科线”你过了吗
让比伯“面瘫”的是什么病?
为什么男人总往厕所跑?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