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十坠床,俩骨折一破相,宝宝坠落伤防不胜防!
近日,一条“1岁多女宝从沙发摔下后哭晕”的短视频引发广大网友关注。19个月大的宝宝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后大哭,被抱起后休克了近5秒,后送医检查CT显示左额头骨偏窄。

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人觉得:孩子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很正常,毕竟谁脑门儿上还没个疤呢!

有网友曾有过相似遭遇,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自从宝宝会爬以后,「坠床」的风险就与日俱增!省妇幼急诊科曾经 一夜接诊了10个坠床患儿:
他们有的是在床上玩耍时不慎跌落,有的是夜间熟睡时跌落;
有的侧方摔倒,肩部着地,致锁骨骨折,有的摔倒在玻璃茶几上,脸和手被玻璃渣划得伤痕累累;
而最严重的一名患儿颅脑CT提示颅骨骨折、硬膜下出血,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宝宝坠床
是侥幸还是万幸?
生活中,儿童坠床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时候只是“撞起个包”“磕破点儿皮”,揉一揉、涂点药就好了,所以许多家长并未引起重视。
但实际上,幼儿的头部所占体重比例比身体大,所以 宝宝坠床特别容易伤到头部。且小孩的 凝血功能较差,更容易造成危害。

如果周围没有尖锐物还好,如果有,那带来的伤害可让人胆战心惊!

还有些家长,会 根据孩子坠落的高度自行判断伤情,简单觉得“从矮的地方摔下来就没事”,其实这是 非常不妥的。

(单选题)孩子坠床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
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B
赶紧立马抱起来
C
观察一会再抱起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选A:这是亲妈!验证完毕。 选B:恭喜你犯了90%家长都会犯的错!事后自责又内疚的肯定是你了! 选C:666,你一定是个科学育娃小能手!
孩子坠床后第一件事
不是抱娃是观察?
坠床后,很多损伤都是隐形的,家长一般很难从外表判断出娃的受伤部位。如果孩子在坠床过程中伤到了头部或颈椎,抱起时就是 二次伤害ing!
有统计显示,在学龄前孩子中,跌落伤占所有伤害的 40%左右,其中最容易发生跌落的地方就是家里。

所以家长们看娃时,千万不可三心二意!

孩子摔落后,如果周围有尖锐物,如磁力钉、玻璃渣等,就要注意有没有扎到孩子的脑部、裸露的皮肤上。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送医。
黄金10秒钟
要做3件事
如果周围没有危险的尖锐物,孩子坠床后家长需要用 至少10秒的时间, 观察以下这三件事:
1、听
落地后宝宝有没有哭 如果坠床后宝宝“哇”的一下放声大哭,说明宝宝意识清醒,先不要太过紧张。

2、看
观察宝宝的落地姿势 看清楚宝宝是头、肩膀、臀部还是手腕先着地,这对于检查宝宝伤情以及之后就医描述病情很重要!

▲ 若宝宝是后脑着地,危险性最大,父母要警惕脑震荡、颅内出血;
▲ 若是面部朝下着地,危险性较小,一般表现为局部淤肿、擦伤、鼻出血;
▲ 若四肢呈反常姿势,可能发生肢体骨折。
宝宝还小,还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疼痛的地方,所以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坠床的姿势,以便于以后的处理。

若发现以下2种情况,最好及时就医 :
怀疑宝宝骨折时
宝宝从高于90厘米的地方摔到地板上,且头部着地
注意:此时千万不要随便挪动宝宝的身体,及时拨打「120」,等待专业人员的救助。
3、查
检查宝宝有无局部损伤 如果宝宝没有以上情况,则应要进一步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出血、红肿、淤青等。

如果发现外伤,可这样处理 :
① 看清出血部位,按压止血;
② 72小时内,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分钟,目的是减少皮下出血;
③ 72小时后,再进行热敷,帮助积液吸收。
注意:在起包、红肿部位抹香油、按揉等方法都是不妥当的,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
经过以上步骤的仔细观察和检查后,确定宝宝没有大碍,家长就可以把娃抱起来进行安抚。

正确的抱起方法:在宝宝脖子伸直的前提下,一手抬起头部,一手抬起屁股,轻柔将宝宝抱起。
坠床发生后,宝宝情况不稳定,很容易因惊吓而产生情绪激动、睡眠障碍等问题。所以之后几天里,家长可以陪孩子睡觉,多多安抚与陪伴。
谨慎48小时!
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坠床第一次发生,家长很害怕;发生次数多了,有的家长就觉得坠床也没什么。
其实,不论是否到医院检查,孩子坠床发生后的 48小时内,家长 千万不要松懈,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意识不清
宝宝落地后不哭不闹,对家长的呼唤没有反应,或逐渐陷入反应迟钝、昏睡不醒、肢体松软无力等状态。


2、头部受损
头部有出血、红肿、前囟门膨出、头骨向内凹陷等症状。


3、眼部变化
用具引导宝宝活动眼球,出现眼神呆滞或发现两个瞳孔大小不一。大一点的孩子会抱怨看不清,或看东西重影。


4、体表变化
耳鼻出血或流出淡黄色、无色透明液体。


5、情绪变化
长时间的大哭大闹,情绪不安,或精神萎靡不振。


应对坠床的方法学得再好也是为了预防,所有家长都希望永远用不上这些技能。
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宝宝坠床呢?

知识竞赛活动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实施五周年知识竞赛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往期回顾:
2022年7月3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截至7月30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体检发现肿瘤怎么办?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网友们纷纷留言,有人觉得:孩子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很正常,毕竟谁脑门儿上还没个疤呢!

有网友曾有过相似遭遇,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自从宝宝会爬以后,「坠床」的风险就与日俱增!省妇幼急诊科曾经 一夜接诊了10个坠床患儿:
他们有的是在床上玩耍时不慎跌落,有的是夜间熟睡时跌落;
有的侧方摔倒,肩部着地,致锁骨骨折,有的摔倒在玻璃茶几上,脸和手被玻璃渣划得伤痕累累;
而最严重的一名患儿颅脑CT提示颅骨骨折、硬膜下出血,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宝宝坠床
是侥幸还是万幸?
生活中,儿童坠床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时候只是“撞起个包”“磕破点儿皮”,揉一揉、涂点药就好了,所以许多家长并未引起重视。
但实际上,幼儿的头部所占体重比例比身体大,所以 宝宝坠床特别容易伤到头部。且小孩的 凝血功能较差,更容易造成危害。

如果周围没有尖锐物还好,如果有,那带来的伤害可让人胆战心惊!

还有些家长,会 根据孩子坠落的高度自行判断伤情,简单觉得“从矮的地方摔下来就没事”,其实这是 非常不妥的。

(单选题)孩子坠床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
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B
赶紧立马抱起来
C
观察一会再抱起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选A:这是亲妈!验证完毕。 选B:恭喜你犯了90%家长都会犯的错!事后自责又内疚的肯定是你了! 选C:666,你一定是个科学育娃小能手!
孩子坠床后第一件事
不是抱娃是观察?
坠床后,很多损伤都是隐形的,家长一般很难从外表判断出娃的受伤部位。如果孩子在坠床过程中伤到了头部或颈椎,抱起时就是 二次伤害ing!
有统计显示,在学龄前孩子中,跌落伤占所有伤害的 40%左右,其中最容易发生跌落的地方就是家里。

所以家长们看娃时,千万不可三心二意!

孩子摔落后,如果周围有尖锐物,如磁力钉、玻璃渣等,就要注意有没有扎到孩子的脑部、裸露的皮肤上。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送医。
黄金10秒钟
要做3件事
如果周围没有危险的尖锐物,孩子坠床后家长需要用 至少10秒的时间, 观察以下这三件事:
1、听
落地后宝宝有没有哭 如果坠床后宝宝“哇”的一下放声大哭,说明宝宝意识清醒,先不要太过紧张。

2、看
观察宝宝的落地姿势 看清楚宝宝是头、肩膀、臀部还是手腕先着地,这对于检查宝宝伤情以及之后就医描述病情很重要!

▲ 若宝宝是后脑着地,危险性最大,父母要警惕脑震荡、颅内出血;
▲ 若是面部朝下着地,危险性较小,一般表现为局部淤肿、擦伤、鼻出血;
▲ 若四肢呈反常姿势,可能发生肢体骨折。
宝宝还小,还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疼痛的地方,所以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坠床的姿势,以便于以后的处理。

若发现以下2种情况,最好及时就医 :
怀疑宝宝骨折时
宝宝从高于90厘米的地方摔到地板上,且头部着地
注意:此时千万不要随便挪动宝宝的身体,及时拨打「120」,等待专业人员的救助。
3、查
检查宝宝有无局部损伤 如果宝宝没有以上情况,则应要进一步检查局部皮肤有无出血、红肿、淤青等。

如果发现外伤,可这样处理 :
① 看清出血部位,按压止血;
② 72小时内,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每次15分钟,目的是减少皮下出血;
③ 72小时后,再进行热敷,帮助积液吸收。
注意:在起包、红肿部位抹香油、按揉等方法都是不妥当的,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
经过以上步骤的仔细观察和检查后,确定宝宝没有大碍,家长就可以把娃抱起来进行安抚。

正确的抱起方法:在宝宝脖子伸直的前提下,一手抬起头部,一手抬起屁股,轻柔将宝宝抱起。
坠床发生后,宝宝情况不稳定,很容易因惊吓而产生情绪激动、睡眠障碍等问题。所以之后几天里,家长可以陪孩子睡觉,多多安抚与陪伴。
谨慎48小时!
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坠床第一次发生,家长很害怕;发生次数多了,有的家长就觉得坠床也没什么。
其实,不论是否到医院检查,孩子坠床发生后的 48小时内,家长 千万不要松懈,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意识不清
宝宝落地后不哭不闹,对家长的呼唤没有反应,或逐渐陷入反应迟钝、昏睡不醒、肢体松软无力等状态。


2、头部受损
头部有出血、红肿、前囟门膨出、头骨向内凹陷等症状。


3、眼部变化
用具引导宝宝活动眼球,出现眼神呆滞或发现两个瞳孔大小不一。大一点的孩子会抱怨看不清,或看东西重影。


4、体表变化
耳鼻出血或流出淡黄色、无色透明液体。


5、情绪变化
长时间的大哭大闹,情绪不安,或精神萎靡不振。


应对坠床的方法学得再好也是为了预防,所有家长都希望永远用不上这些技能。
那么,如何科学预防宝宝坠床呢?

知识竞赛活动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实施五周年知识竞赛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往期回顾:
2022年7月30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截至7月30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体检发现肿瘤怎么办?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