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儿童落水亲属营救6人溺亡!夏天怎样玩水才安全?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8-02 23:08 来源: 健康湖北
【字体:
  昨天
  有关青海溺水事件的热搜,
  引发广泛关注




  逝去的生命令人痛心!
  今年以来
  已有多起儿童溺水的新闻
  5月29日,湖北省江陵县实验中学5名七年级学生到长江水域铁牛矶段游泳,误入深水区被急流冲走,下落不明;
  6月24日,四川德阳市中江县一名男孩溺水,2人施救,3人均不幸身亡;
  7月7日,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7名儿童溺水,5人经抢救已无生命体征,另一名在医院接受治疗,一名孩子失联……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
  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
  暑期是孩子学游泳、戏水的旺季。
  作为家长,你对溺水了解多少?
  您有没有足够的知识保护您的孩子?
  想要探探自己的底,来做测验题来闯关吧!
  武汉儿童医院
  绝密
  ★
  启用前
  溺水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
  考试规则: 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正确显示 绿色 ,错误为 红色
  溺水的“杀手”地位
  1
  在中国,_____是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
  A、疾病
  B、交通意外
  C、溺水
  D、跌落伤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想不到吧,溺水居然是“头号杀手”!
  《2018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显示,溺水已成我国0-17岁青少年儿童伤害致死的首要原因,占儿童伤害死亡的32.5%,其次是道路交通伤害。


  不同伤害类型在各年龄段顺位有所不同。
  溺水是1-14岁儿童第一位伤害死因,道路交通伤害是15-17岁儿童第一位伤害死因:


  根据2010年-2015年《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青少年儿童伤害事件多发生于 7月和8月,其中8月份溺水案例占比最高,占全年溺水案例的17.49%。


  溺水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儿童溺水是可以预防的, 缺少有效看护是造成儿童溺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预防儿童溺水,首先是家长应成为防溺水的合格家长。


  不游“野泳”就安全?
  2
  孩子远离江河湖海,不游野泳,就能远离溺水。
  A、是
  B、否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有些家长认为只有河边、海边、水库有危险,游泳池、家里都非常安全的,其实不然。
  总体来说,在0-18岁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中,公共居住场所(26.78%)、家中(17.06%)和农场/农田(13.61%)是三大高发地。


  根据美国1999-2010年统计数据,在1岁内小婴儿溺水死亡中,62.5%的发生在浴缸中。
  小婴儿活动能力差,一旦面部浸入水中,没人帮助就难以避开。而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钟就能导致窒息,10分钟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导致后遗症、脑死亡。


  所以,只要孩子在水里,就不能离开人! 一些家长就是认为孩子坐得稳,去拿快递、接电话而走开,短短几分钟就造成了悲剧。


  带大点的娃娃去游泳池、水上乐园,家长的视线也不能离开小朋友!
  2017年,咸阳4岁男童溺亡。孩子妈妈与他近在咫尺,但因为 背对着孩子看手机,并未发现异常。孩子挣扎三分钟后,沉入水底。


  晋江发生的的婴儿游泳馆溺水事件中,孩子的母亲因为要买奶粉,就把孩子交给了游泳馆的员工,自己离开游泳室。
  这几个事件的共同点都是,家长的视线离开了正在戏水的孩子。


  无人看护的时候, 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水里或水边上,即使是一秒也不可以。包括浴池、马桶、戏水池、游泳池、钓鱼池、温泉、湖泊或大海。
  溺水孩子会呼救吗?
  3
  孩子溺水,会有哪些表现?
  A、挣扎扑腾
  B、大喊救命
  C、悄声无息
  D、突然消失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很多人从电视剧、电影中想当然地认为,溺水者会扑腾、喊叫,所以家长在旁边安心刷手机。


  (类似这样)
  但实际上,溺水的隐蔽性极强,不仅听不到喊声,就算亲眼看着都不一定看得出来有人溺水。
  很多时候溺水者是静静地 站立在水中,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


  1、溺水者不会呼救。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溺水者很可能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可能只是目光呆滞,抬头看天。
  5、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孩子突然安静了,赶紧查看。
  你在现实中能看到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头在睡眠里浮浮沉沉,拍拍水花,其他的动作什么的,你根本看不到。


  (真实溺水监控画面)


  所以,带孩子外出戏水,家长一定要放下手机,视线不要离开孩子。
  游泳圈是护体神器吗
  4
  戴上游泳圈,就能安枕无忧了吗?
  A、否
  B、是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不少家长会这样认为:带娃出去玩儿确实要注意安全,我们已经给娃套上了游泳圈,那就安全了吧!
  注意了: 游泳圈≠救生圈!
  救生圈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救生圈》,游泳圈执行的则是《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
  如果认为有游泳圈就安枕无忧,放弃了“接触式的看管”,那么危险已经潜伏。


  戴游泳圈出事的新闻并不少见。大孩子会从游泳圈上翻下去,小孩子会因为游泳圈翻转倒立在水中。
  关键时刻,游泳圈可能不会救命,反而会成为杀手。








  (婴儿游泳馆内,监控拍到的孩子因游泳圈翻转,倒立水中挣扎的画面,所幸后来被人发现。)
  所以,就算是在孩子泳池里戴了游泳圈,家长还是得盯紧。其实,充气游泳圈、臂漂、背板,在专业角度看都属于玩具,救生衣是唯一有效的保护装备。
  不管会不会游泳,如果去开放水域,都应穿上救生衣。
  倒立控水能救命吗?
  5
  孩子溺水了,倒立控水能救命。
  A、是
  B、否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网络上一度流行这样的说法:
  倒背起溺水儿童狂奔控水,孩子在施救者奔跑的过程中吐出积水,终于安然无恙。
  其实,这一做法并不正确。
  以下都是错误操作:


  2010美国心脏协会急救指南
  2016国际复苏与急救指南
  2016中国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都反对任何形式的控水!
  原因是:
  ●溺水时,肺里基本上没有水,因为溺水开始阶段,喉部痉挛,水进不了肺里面;
  ●溺水时间久了,喉部痉挛解除,肺里面会有水,但是这些水分散在肺泡里面,控水时根本控不出来,你控出来的是胃里的食物和水;
  ●控出胃里食物和水时,进入气道和肺里面导致梗阻、感染,心肺复苏更麻烦,这种感染治疗也很棘手;
  ●控水过程可能导致颈椎受损、脑出血;
  ●控水过程耗时间,耽误真正的抢救时间。
  也就是耽误了心肺复苏的时间。
  正确做法是:
  如果患者还有呼吸,立即拨打120,迅速清除口腔、鼻腔内容物,使其保持呼吸通畅,将其置于侧卧位。
  如果没有了反应和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从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开始,即:A - B - C - D。


  操作在这里: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 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往期回顾:
  流感季提前“杀到”,一招让它退!退!退!
  网友总结的5种“难吃”蔬菜,其实个个都是“营养高手”!错过你就亏大了
  2022年8月1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