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零突破?|?用科技力量服务人民健康

9月8日,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 75项,创历史新高 ,位居全国医院第25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实现 零的突破 ,国家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坚实成效。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其柱在医院党委书记袁玉峰陪同下,慰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教授、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贺祖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
是衡量医院科研实力和人才培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医院党委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医教研深度融合,医院 连续13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先后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 国家级重要科技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和资助经费快速增长,医院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2022年8月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科技量值(STEM)和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榜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分别位居 全国第30名 和 第29名 。在学科STEM榜单排名中,医院共30个学科上榜。其中,重症医学科居 全国第3名 ,泌尿外科、传染病学居 全国第6名 。
中南医院科技实力的跨越提升
源于科学精神传承和 科研文化熏陶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办院理念,全力打造“理想的执业平台与就医平台”,注重培育医务工作者 热爱医学、献身科研的 科学家精神 ,承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 王行环教授 在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活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谈科学家精神。
增强源头创新能力01 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医院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交叉学科平台和优势,加强“医学+”多学科合作研究,先后成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研究院、药学研究院、交叉研究院,保持前沿敏感,谋划超前布局,加强源头创新能力。



医院设立“转化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联合基金”,聚焦涉及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解决临床医学发展瓶颈和前沿问题,组建研究团队。
医院每两周举办珞珈医学交叉论坛,邀请舒红兵院士、邓子新院士、周翔院士对医院学科发展进行战略指导,邀请医院各学科专家,特聘PI及团队交流新方法、新技术、新装备,引育高端科创人才,营造科技创新生态。

加强科技支撑条件建设02 加强科技支撑条件建设
医院建立以科技创新培育基金、转化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联合基金为代表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院内科技投入支撑体系。
医院建成以基础-临床医学转化共享平台、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动物实验中心为代表的科研载体, 打造复合型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

营造医学科研文化氛围03 营造医学科研文化氛围
医院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织专家撰写科研项目指南建议。 加强对青年科研人才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助力其完成向科学家的转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医药卫生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创新突破医疗核心技术,持续提高医院科技创新生产力,向建成 国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教学医院 的目标阔步迈进!
用科技力量服务人民健康 以优异的科技创新成绩 和昂扬的奋斗姿态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THE END ——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审核 / 张翼飞
编辑 / 丁燕飞 於鑫益
视频 / 於鑫益
图片 / 科研处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