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如何让百姓少跑腿,看好病?潜江这样干!

新闻中心 > B首页 > 健康频道

2022-09-09 16:50 来源: 健康湖北
【字体:
  明年,潜江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将投入使用,这所平疫两用的大型综合医院可满足周边6个乡镇24.1万居民健康医疗需求,占全市总人口比例的24%,将有力促进该市卫生医疗资源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这是该市实施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的子项目之一。 从2020年9月以来,潜江市加快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在全省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卫体系建设的“潜江样板”。 9月2日,潜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彭家洪做客湖北日报5G演播室,分享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艰辛和求索。
  生命之思
  医学发展无止境,改革探索无止境,增进群众健康福祉,是我们的天职和使命。
  ——彭家洪


  9月2日,潜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彭家洪(右)做客湖北日报健康湖北纵横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01
  补齐短板
  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30亿元,资金筹措不是易事。
  “为了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我们舍得投入!”彭家洪说,潜江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全会专题审议,出台关于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卫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3年投入30亿元,补齐公共卫生领域短板。
  随后,潜江市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到5.04亿元特别国债、4亿元专项债券,分批将30亿元资金筹集到位。
  彭家洪表示,目前,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项目传染楼、后勤楼主体结构已完成;市中医院周潭院区一期(门诊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已完成住院、门诊楼主体结构施工;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暨戒毒中心项目、市中心医院建设项目、市疾控中心及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仓库)项目等正有序推进。
  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潜江锻造硬核举措。2020年2月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认真学习借鉴潜江疫情防控经验。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持续从严从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彭家洪介绍,潜江做到高效权威调度、扁平化管理,把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
  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工作能力,组建10支市级流调小分队、4支多部门联合流调队、46支综合流调队,共484人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完成5家负压P2实验室建设,核酸日检测能力由0.88万管提升至3.67万管,混检按照20混1的标准可达到日检测68万人份。拥有隔离用房间1092间,储备各级各类隔离场所26个,总房间数5053间,并实行梯次管理,组建76人的新冠肺炎救治团队,时刻做好应急排班,并备齐各类疫情防控物资。
  0 2
  优化资源
  提升百姓就医体验和获得感
  2021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潜江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性医院。此外,潜江市还有一所三甲综合性医院——江汉油田总医院。
  “同时拥有两家三甲医院,这是在同类地级市是不多见的……”彭家洪说,潜江着眼利民惠民,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加强医疗质量和服务管理,着力让百姓看好病。
  潜江共创建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基层特色专科,成功创建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和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急性胸痛患者救治的院前延误由原来的73%下降至21.8%。通过开展荆楚卫健清风行动、医院等级评审、大型公立医院巡查、不合理医疗检查及清廉医院建设等活动,持续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同时,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
  为了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潜江投入近5000万元,建设惠民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诊前咨询、预约,诊间导诊、支付,诊后结算、报告查询、随访等全方位的移动医疗服务,方便居民就医。今年5月,潜江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作为数字健康典型案例,获国家卫健委办公厅通报表扬。
  让百姓看得起病,一直是彭家洪努力的方向。截至2022年8月,潜江市已组织14批国家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落地工作,共执行国家及省364种药品、12类耗材中选结果。
  另外,潜江组织开展不合理用药、不合理诊疗等专项整治活动,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定价。发挥医疗服务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施分级定价,促进分级诊疗。
  积极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为重点的改革,覆盖全市所有符合条件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单病种定额结算”方式,并将临床路径清晰的423个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
  0 3
  消除壁垒
  打造紧密型医共体
  打造紧密型医共体,消除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壁垒是医改工作的难点,潜江如何解题?彭家洪表示,潜江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升公立医院运行效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潜江医院、市中医院、江汉油田总医院牵头的3个医共体组建,以“双下沉、两提升”作为推动城乡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有序利用的有效手段,夯实牵头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紧密型合作办医长效机制。依托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共享、业务协同,进一步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潜江还通过公开招聘选人才、市进乡用留人才、订单定向育人才、自我培养强人才等方式,破解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难题。
  “真正实现百姓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政府得民心多方共赢。”彭家洪说,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潜江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予以表彰激励。
  潜江还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完善督办调度、考核评估和情况通报机制,为“323”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打下基础。
  彭家洪介绍,针对8类疾病充实调整了健康科普专家库,向 市民免费发放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手册3万余册;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对象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一体化全面筛查……
  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1030名专业医务人员组成227个家庭签约团队,纳入“两病”管理团队,确保“发现一人、签约一人、管理一人”;建立市、镇、村慢病管理标准化三级救治体系,以及远程区域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诊疗、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基层检查、市级诊断,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远程指导。依托市防治中心全面加强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胸痛患者溶栓零的突破。
  “数说”潜江医疗:
  拥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潜江医院、江汉油田总医院两家三甲医院
  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
  9个基层特色专科
  创建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和国家胸痛中心
  5000万元建设惠民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全方位移动医疗服务
  完成5家负压P2实验室建设,按照20混1标准日检测达68万人份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湖北日报
  往期回顾:
  2022年9月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事关中秋国庆出行!最新要求来了
  首义→光谷→未来城,武汉这家医院为何“一路向东”?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