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陆小霞:用心用情护佑儿童健康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令人振奋,也让我们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党的二十大代表、武汉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陆小霞说,听完习总书记的报告,备受鼓舞,备感振奋,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了。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我会继续以报告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更好地护佑儿童健康成长。”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党代表陆小霞第一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岗位,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回到基层。

坚守初心 接续奋斗 陆小霞是一名儿科医生,从医25年,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她的初心。
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是陆小霞在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求学时的校长。就在逝世的前一个月,94岁高龄的裘老还在为转移来汉治疗的汶川地震受伤人员会诊,并到病房看望和激励受伤人员。
“裘老用生命赴使命,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为所有医者作出了榜样。我要努力向裘老靠近。”陆小霞说。
她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 2020年,武汉儿童医院成为当时武汉市唯一儿童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单位,陆小霞作为负责人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最终,该院收治的所有疑似、确诊患儿全部病愈出院,疑似病区、确诊病区医务人员零感染。

(陆小霞在疫情期间)
她还参加编制了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当年,她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深耕细作 守护儿童健康
“如今是在‘站起来’的伟大成就上追求‘强起来’。重担在肩,时刻不敢松懈。”陆小霞说,学史力行就是要握好历史的接力棒,全力拼搏,呵护好儿童健康。
儿科医生是出了名的“苦累穷”。陆小霞扎根一线,一干就是25年,乐此不疲。每周的门诊,她争分夺秒为患儿看病,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遇到疑难杂症患儿会诊,她总是冲在第一个;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住院部挤满了患儿,陆小霞时常留宿在科室,24小时守护患儿;为提高家长们的健康素养,她还会在病房上“大课”,教患儿和家长们科学预防疾病。

一次,一位妈妈抱来9个月大的婴儿,说孩子反复哮喘,吃药也不见好。陆小霞仔细询问生活习惯后发现,平时宝宝一哭,妈妈就认为他饿了,给他喂奶,结果孩子吃奶太多,胃食道反流造成慢性误吸,导致反复咳喘。

凭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医技和耐心的态度,陆小霞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认可。她说,看到孩子们从疾病中康复,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督促她义无反顾、继续前行。
搭建专科联盟 让患儿看病不跑远路
武汉儿童医院也是湖北省儿童医疗中心,患儿来自四面八方。门诊中,陆小霞发现,有不少患儿是从老远的地方到武汉来就诊的。她开始思考:如果三级医疗体系完善,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充足,其中六成常见病、多发病都可在基层医院解决。
“不能只守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推动儿童呼吸内科在区域内的整体发展。”陆小霞说,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和下沉,能帮助更多远方和基层的患儿。
2016年,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构建全省儿科分级诊疗新格局;2017年,下设省儿科医疗联盟呼吸专科联盟。通过这一平台,陆小霞与同事们可随时接受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问诊,讨论病情、疑难会诊,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可随时与她交流,还能确保基层患儿转诊渠道畅通。

2021年,陆小霞被任命为医院副院长,走上管理岗位的她不放弃出诊,她向医院申请,确保每周至少有一天的门诊时间。
陆小霞说,这些年来,自己欣喜看到,随着科技创新,医学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科普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了全生命周期的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医者,我们要守好人民的健康。”陆小霞说,“我将和团队一起,从重视早期健康管理、走临床保健融合发展之路、重视儿童健康科普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四大方面入手,用心用情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制作:宣传科
监制:邓志宏 高琛琛


“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我会继续以报告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更好地护佑儿童健康成长。”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党代表陆小霞第一时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岗位,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也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回到基层。

坚守初心 接续奋斗 陆小霞是一名儿科医生,从医25年,守护儿童健康成长是她的初心。
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是陆小霞在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求学时的校长。就在逝世的前一个月,94岁高龄的裘老还在为转移来汉治疗的汶川地震受伤人员会诊,并到病房看望和激励受伤人员。
“裘老用生命赴使命,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为所有医者作出了榜样。我要努力向裘老靠近。”陆小霞说。
她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 2020年,武汉儿童医院成为当时武汉市唯一儿童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单位,陆小霞作为负责人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最终,该院收治的所有疑似、确诊患儿全部病愈出院,疑似病区、确诊病区医务人员零感染。

(陆小霞在疫情期间)
她还参加编制了全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 当年,她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深耕细作 守护儿童健康
“如今是在‘站起来’的伟大成就上追求‘强起来’。重担在肩,时刻不敢松懈。”陆小霞说,学史力行就是要握好历史的接力棒,全力拼搏,呵护好儿童健康。
儿科医生是出了名的“苦累穷”。陆小霞扎根一线,一干就是25年,乐此不疲。每周的门诊,她争分夺秒为患儿看病,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遇到疑难杂症患儿会诊,她总是冲在第一个;秋冬季节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住院部挤满了患儿,陆小霞时常留宿在科室,24小时守护患儿;为提高家长们的健康素养,她还会在病房上“大课”,教患儿和家长们科学预防疾病。

一次,一位妈妈抱来9个月大的婴儿,说孩子反复哮喘,吃药也不见好。陆小霞仔细询问生活习惯后发现,平时宝宝一哭,妈妈就认为他饿了,给他喂奶,结果孩子吃奶太多,胃食道反流造成慢性误吸,导致反复咳喘。

凭借丰富的经验、高超的医技和耐心的态度,陆小霞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认可。她说,看到孩子们从疾病中康复,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督促她义无反顾、继续前行。
搭建专科联盟 让患儿看病不跑远路
武汉儿童医院也是湖北省儿童医疗中心,患儿来自四面八方。门诊中,陆小霞发现,有不少患儿是从老远的地方到武汉来就诊的。她开始思考:如果三级医疗体系完善,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充足,其中六成常见病、多发病都可在基层医院解决。
“不能只守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推动儿童呼吸内科在区域内的整体发展。”陆小霞说,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和下沉,能帮助更多远方和基层的患儿。
2016年,武汉儿童医院牵头成立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构建全省儿科分级诊疗新格局;2017年,下设省儿科医疗联盟呼吸专科联盟。通过这一平台,陆小霞与同事们可随时接受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问诊,讨论病情、疑难会诊,基层医院儿科医生可随时与她交流,还能确保基层患儿转诊渠道畅通。

2021年,陆小霞被任命为医院副院长,走上管理岗位的她不放弃出诊,她向医院申请,确保每周至少有一天的门诊时间。
陆小霞说,这些年来,自己欣喜看到,随着科技创新,医学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儿童健康科普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获得了全生命周期的守护。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医者,我们要守好人民的健康。”陆小霞说,“我将和团队一起,从重视早期健康管理、走临床保健融合发展之路、重视儿童健康科普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四大方面入手,用心用情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制作:宣传科
监制:邓志宏 高琛琛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