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居家,考验爹妈!这些安全措施家长必须知道!
“小神兽”居家学习
方方面面的“挑战”随之而来
家长在兼顾孩子学习的同时
还要时刻担心有意外发生
孩子不舒服第一时间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如何帮助孩子规避常见的居家非故意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熊鹏
教您一些常见问题的具体防范和处理方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儿童常见不适的居家处理
“
消化道不适
出现腹泻或呕吐,需要观察孩子反应和小便情况,如果反应尿量尚可,有进食意愿,可以少量多次的给予正常饮食,如稀饭、面条、瘦肉、蔬菜等。同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高糖的饮料或油腻食物,可能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导致呕吐或腹泻症状加重。
小婴儿不愿进食或孩子一旦出现呕吐物和排泄物带血、腹痛、反应变差,如果连平时喜欢的玩具、动画片等都不感兴趣时需要及时就医。

“
呼吸道不适
常见于普通感冒,如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情况,如果孩子一般反应尚可,可居家保持空气流通,补充足够的水分,清除鼻腔黏液,选择使用加重常备的一些止咳化痰药物,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多种药名不同但成分相似的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一旦孩子出现呼吸费力、口唇欠红润、发音困难、反应变差等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
皮肤过敏
孩子接触某些食品、物品或蚊虫叮咬等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一般表现皮肤出现红斑、风团,轻微的一般可自行消退,无需用药。
有明显瘙痒或皮疹范围增大的情况可以使用 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或网上问诊医生使用一些抗组胺药物口服,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但孩子出现呼吸费力、意识反应变差、剧烈呕吐等状况需要紧急就医,这些征象往往预示着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
抽搐
孩子初次出现抽搐的情况都需引起重视,可能需要就医明确确切病因。
但抽搐持续发作的时候可以自行做好应急处置,如保持孩子平躺于安全区域,环境通风,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呛咳,不建议强行掰开口腔清除异物及人中按压等操作,一般抽搐可自行停止。抽搐缓解、情况允许再及时送医。
“
发热
不同年龄段孩子发热的病因和风险存在差异。
对于3个月以内的孩子发热,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应该就医明确病因。
大于3个月的孩子根据发热峰值、精神反应等状况可选择物理降温、多喂水、选择性使用退热药物(注意退热药物剂量和有效期),观察孩子初步处理后的变化,如果持续高热,无法进食、出现抽搐或昏睡等,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居家意外伤害的防范
居家隔离期间,室内风险仍然存在,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家长的预防和教育是第一要务。
01

触电问题
· 用完电器后及时关闭电源;
· 指导孩子逐步安全、正确地使用家中常用电器;
· 定期排查电线、电器、插座、插排等,最好用安全保护盖遮挡,将插排放在孩子不易触碰到的地方;
· 购买合格电器,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
02

坠落问题
· 不要把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单独放在没有护栏的地方;
· 不要抛举孩子;
· 不要在家中窗户下面和阳台上堆放可被孩子攀爬的物品;
· 不要让孩子在阳台、门廊或防火梯上独自玩耍,应锁好进入这些区域的门窗;
· 孩子发生坠落伤后,不要随意抱起孩子并摇晃其头部。
03

误服问题
· 妥善放置家中的药物、保健品、消毒剂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成人药物并“酌情”减量;
· 不要将药叫成“糖”或是赋予药物一些并不存在的功能,以免迷惑孩子;
· 青少年主动服药,不要一味责骂,应弄清楚原因,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介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问
孩子有慢性疾病该怎么办呢?
非必须,尽可能少就诊。
疫情防控期间,不要随便停用慢性疾病维持药物,如癫痫病人抗癫痫药物,心衰病人维持使用的强心药物等。
充分利用网上问诊平台和医生联系,可以远程指导药物调整,药品邮寄,减少外出暴露风险。
必须来院复查相应指标也应听从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为安排不当影响孩子疾病恢复进程。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 : 健康中国、 荆楚大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往期回顾:武汉市新增58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
2022年11月3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截至11月3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方方面面的“挑战”随之而来
家长在兼顾孩子学习的同时
还要时刻担心有意外发生
孩子不舒服第一时间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如何帮助孩子规避常见的居家非故意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儿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熊鹏
教您一些常见问题的具体防范和处理方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儿童常见不适的居家处理
“
消化道不适
出现腹泻或呕吐,需要观察孩子反应和小便情况,如果反应尿量尚可,有进食意愿,可以少量多次的给予正常饮食,如稀饭、面条、瘦肉、蔬菜等。同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高糖的饮料或油腻食物,可能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导致呕吐或腹泻症状加重。
小婴儿不愿进食或孩子一旦出现呕吐物和排泄物带血、腹痛、反应变差,如果连平时喜欢的玩具、动画片等都不感兴趣时需要及时就医。

“
呼吸道不适
常见于普通感冒,如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情况,如果孩子一般反应尚可,可居家保持空气流通,补充足够的水分,清除鼻腔黏液,选择使用加重常备的一些止咳化痰药物,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多种药名不同但成分相似的药物,可能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一旦孩子出现呼吸费力、口唇欠红润、发音困难、反应变差等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
皮肤过敏
孩子接触某些食品、物品或蚊虫叮咬等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一般表现皮肤出现红斑、风团,轻微的一般可自行消退,无需用药。
有明显瘙痒或皮疹范围增大的情况可以使用 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抹,或网上问诊医生使用一些抗组胺药物口服,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但孩子出现呼吸费力、意识反应变差、剧烈呕吐等状况需要紧急就医,这些征象往往预示着严重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

“
抽搐
孩子初次出现抽搐的情况都需引起重视,可能需要就医明确确切病因。
但抽搐持续发作的时候可以自行做好应急处置,如保持孩子平躺于安全区域,环境通风,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呛咳,不建议强行掰开口腔清除异物及人中按压等操作,一般抽搐可自行停止。抽搐缓解、情况允许再及时送医。
“
发热
不同年龄段孩子发热的病因和风险存在差异。
对于3个月以内的孩子发热,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应该就医明确病因。
大于3个月的孩子根据发热峰值、精神反应等状况可选择物理降温、多喂水、选择性使用退热药物(注意退热药物剂量和有效期),观察孩子初步处理后的变化,如果持续高热,无法进食、出现抽搐或昏睡等,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居家意外伤害的防范
居家隔离期间,室内风险仍然存在,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家长的预防和教育是第一要务。
01

触电问题
· 用完电器后及时关闭电源;
· 指导孩子逐步安全、正确地使用家中常用电器;
· 定期排查电线、电器、插座、插排等,最好用安全保护盖遮挡,将插排放在孩子不易触碰到的地方;
· 购买合格电器,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
02

坠落问题
· 不要把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单独放在没有护栏的地方;
· 不要抛举孩子;
· 不要在家中窗户下面和阳台上堆放可被孩子攀爬的物品;
· 不要让孩子在阳台、门廊或防火梯上独自玩耍,应锁好进入这些区域的门窗;
· 孩子发生坠落伤后,不要随意抱起孩子并摇晃其头部。
03

误服问题
· 妥善放置家中的药物、保健品、消毒剂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不要自行给孩子吃成人药物并“酌情”减量;
· 不要将药叫成“糖”或是赋予药物一些并不存在的功能,以免迷惑孩子;
· 青少年主动服药,不要一味责骂,应弄清楚原因,必要时请心理医生介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问
孩子有慢性疾病该怎么办呢?
非必须,尽可能少就诊。
疫情防控期间,不要随便停用慢性疾病维持药物,如癫痫病人抗癫痫药物,心衰病人维持使用的强心药物等。
充分利用网上问诊平台和医生联系,可以远程指导药物调整,药品邮寄,减少外出暴露风险。
必须来院复查相应指标也应听从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为安排不当影响孩子疾病恢复进程。
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可松懈

来源 : 健康中国、 荆楚大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往期回顾:武汉市新增58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通报
2022年11月3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截至11月3日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目前23000 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