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这种年轻人也会得的“老年病”,我国竟达1亿人!
26岁的小李,从小身体“不好”,时常感冒,咳嗽。每次都吃点感冒药等症状自然缓解,从未在意。直到小李感冒“久治不愈” ,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这才到大医院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罪魁祸首就是“吸烟”。小李的父亲和爷爷都是老烟民,长年烟不离手,小李从小就在二手烟环境下长大。青春期的时候他也开始抽烟,最近两年,又开始混搭抽电子烟。

青年人也会得的“老年病”慢 阻 肺
慢阻肺,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个“老年病”。很多朋友觉得很陌生,认为这个疾病距离自己很遥远,实则不然。
我们的呼吸道是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一直往下分支,像树杈一样分支,最后到肺泡,然后形成的一个呼吸系统。当我们吸入被污染的气体后(特别是抽烟以及生物燃料这类空气),就会刺激支气管,使得支气管变厚、变窄,最后使呼吸受到了限制,肺功能遭到了破坏,最终导致了慢阻肺。
环境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吸烟是最常见的病因,吸烟会永久性地损害肺内气道,引发慢阻肺,吸入粉尘、烟雾、化学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也能损伤肺。电子烟也会增加罹患慢阻肺风险。
遗传等“内在”因素:慢阻肺的成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支气管哮喘控制不佳、遗传因素、反复感染等因素。
警惕电子烟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相比卷烟,电子烟不会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但电子烟并非安全无害。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七届会议报告指出:电子烟气溶胶中除了含有尼古丁,还有二元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环芳烃、烟草特有亚硝胺、金属、硅酸盐颗粒和其他成分,许多都是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一系列显著的病理变化。
大多数使用电子烟者有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咳嗽、胸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全身症状,约71%~83%的入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0指出,电子烟的使用可能与严重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出血、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等肺疾病相关。吸电子烟或传统可燃烟者与慢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相似,电子烟和传统香烟都会促进体内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从而对肺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起病隐匿每 8 个人就有 1 人慢阻肺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是8.6%,而40岁以上就是13.7%。估算在我国,目前患慢阻肺的患者有1亿人。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持续上升,预测至 2060年,全球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 540万人。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提出: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

早发现 早干预防范未然
慢阻肺的症状其实没有特异性,就是一个慢性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早期表现很隐匿,如干活走路后觉得累,会被误认为是正常的现象,直到自己吃饭、走路都觉得累时才引起警觉,此时可能一半甚至更多的肺功能都丧失了。
高危人群要重点关注:
长期吸烟的人
反复有咳嗽、感染的人
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有烟雾的人
工作环境有粉尘、有毒气体的人
若有出现活动后气促不适,应注意做好肺功能检查及诊断,同时应及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慢阻肺进一步加重。
早期症状包括:
偶尔呼吸急促、尤其是运动后
轻度反复咳嗽
需要经常清理嗓子、尤其是早上
当症状逐渐恶化,肺部受损程度增加,可能会出现:
呼吸急促、即使经过轻微的运动(如爬楼梯)
喘息,这是一种高音调的吵杂呼吸、尤其是在呼气时
胸部紧迫感
慢性咳嗽、有或没有黏液
经常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需谨记:咳嗽超过2个月以上,需进一步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自测一下“ 肺功能 ” 好不好
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区别慢阻肺(肺功能下降)与其它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功能正常)。在我国,仅12%慢阻肺人群接受过肺功能检查。
重视肺功能检查,应该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吸烟与否及有无呼吸道症状,都建议常规完善肺功能检查。特别是存在有反复喘息、慢性咳嗽以及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或者胸闷等症状,更应进行相关肺功能检查、明确病因。
01我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1)你是否经常咳嗽很多次?
(2)是否有痰?
(3)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是否吸烟或者曾经吸过烟?
(5)年龄是否超过40岁?
如果这5个问题中你有3个问题回答“是”,那你就应该到医院去检查你的肺功能了。
02我的肺还好吗?
(1)6分钟步行试验:在平地尽可能快速走6分钟,测量步行距离。
1级--少于300米;2级--300~374.9米;3级--375~449.5米;4级--超过450米。 级别越低表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表明心肺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
(2)吹气测试:如果能轻松吹大气球,或在15厘米远吹灭火柴甚至蜡烛,也是肺功能良好的标志。
(3)爬梯测试: 匀速登楼,如在1分钟内登楼4层以上,是肺功能良好的体现。
大家可以试着自测一下,来对自己的肺功能进行一个初步判断。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一般都会慢慢下降,因此常规随访非常必要。
03慢阻肺筛查问卷
我是否患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措施也是不同的。
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目标是去除危险因素,防止患者进入急性期,稳定患者的病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主要的措施是戒烟。以吸入性药物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是大多数患者的治疗首选。患者还可以采用长期家庭氧疗及呼吸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
对一些早期患者,由于症状轻微,用药之后也发现“效果不明显”,有时就会自行停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坚持长期用药对于预防病情加重和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
总之,慢阻肺是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视起来,才能受益终身。

(点击上图,可收看回放视频)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 中央电视台“央视生活圈”
科普专家 | 刘辉国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刘馗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编辑 | 田娟
策划| 蔡雄、蔡敏
更多服务,点击直达







罪魁祸首就是“吸烟”。小李的父亲和爷爷都是老烟民,长年烟不离手,小李从小就在二手烟环境下长大。青春期的时候他也开始抽烟,最近两年,又开始混搭抽电子烟。

青年人也会得的“老年病”慢 阻 肺
慢阻肺,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个“老年病”。很多朋友觉得很陌生,认为这个疾病距离自己很遥远,实则不然。
我们的呼吸道是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一直往下分支,像树杈一样分支,最后到肺泡,然后形成的一个呼吸系统。当我们吸入被污染的气体后(特别是抽烟以及生物燃料这类空气),就会刺激支气管,使得支气管变厚、变窄,最后使呼吸受到了限制,肺功能遭到了破坏,最终导致了慢阻肺。
环境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吸烟是最常见的病因,吸烟会永久性地损害肺内气道,引发慢阻肺,吸入粉尘、烟雾、化学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也能损伤肺。电子烟也会增加罹患慢阻肺风险。
遗传等“内在”因素:慢阻肺的成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有支气管哮喘控制不佳、遗传因素、反复感染等因素。
警惕电子烟会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相比卷烟,电子烟不会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但电子烟并非安全无害。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七届会议报告指出:电子烟气溶胶中除了含有尼古丁,还有二元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环芳烃、烟草特有亚硝胺、金属、硅酸盐颗粒和其他成分,许多都是有毒物质,可能导致一系列显著的病理变化。
大多数使用电子烟者有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咳嗽、胸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全身症状,约71%~83%的入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0指出,电子烟的使用可能与严重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嗜酸粒细胞肺炎、肺泡出血、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等肺疾病相关。吸电子烟或传统可燃烟者与慢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相似,电子烟和传统香烟都会促进体内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从而对肺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起病隐匿每 8 个人就有 1 人慢阻肺
2018年中国成人肺部研究,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是8.6%,而40岁以上就是13.7%。估算在我国,目前患慢阻肺的患者有1亿人。
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持续上升,预测至 2060年,全球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 540万人。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提出:要大幅提高居民的慢阻肺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筛查,注意预防急性加重,提高基层慢阻肺防控能力。

早发现 早干预防范未然
慢阻肺的症状其实没有特异性,就是一个慢性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早期表现很隐匿,如干活走路后觉得累,会被误认为是正常的现象,直到自己吃饭、走路都觉得累时才引起警觉,此时可能一半甚至更多的肺功能都丧失了。
高危人群要重点关注:
长期吸烟的人
反复有咳嗽、感染的人
长期有室内污染,如农村地区烧柴火有烟雾的人
工作环境有粉尘、有毒气体的人
若有出现活动后气促不适,应注意做好肺功能检查及诊断,同时应及时避免接触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慢阻肺进一步加重。
早期症状包括:
偶尔呼吸急促、尤其是运动后
轻度反复咳嗽
需要经常清理嗓子、尤其是早上
当症状逐渐恶化,肺部受损程度增加,可能会出现:
呼吸急促、即使经过轻微的运动(如爬楼梯)
喘息,这是一种高音调的吵杂呼吸、尤其是在呼气时
胸部紧迫感
慢性咳嗽、有或没有黏液
经常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需谨记:咳嗽超过2个月以上,需进一步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自测一下“ 肺功能 ” 好不好
肺功能检查是金标准,区别慢阻肺(肺功能下降)与其它慢性呼吸道疾病(肺功能正常)。在我国,仅12%慢阻肺人群接受过肺功能检查。
重视肺功能检查,应该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吸烟与否及有无呼吸道症状,都建议常规完善肺功能检查。特别是存在有反复喘息、慢性咳嗽以及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或者胸闷等症状,更应进行相关肺功能检查、明确病因。
01我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1)你是否经常咳嗽很多次?
(2)是否有痰?
(3)是否比同龄人更容易感觉气短?
(4)是否吸烟或者曾经吸过烟?
(5)年龄是否超过40岁?
如果这5个问题中你有3个问题回答“是”,那你就应该到医院去检查你的肺功能了。
02我的肺还好吗?
(1)6分钟步行试验:在平地尽可能快速走6分钟,测量步行距离。
1级--少于300米;2级--300~374.9米;3级--375~449.5米;4级--超过450米。 级别越低表明心肺功能越差,达到3级与4级者,表明心肺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
(2)吹气测试:如果能轻松吹大气球,或在15厘米远吹灭火柴甚至蜡烛,也是肺功能良好的标志。
(3)爬梯测试: 匀速登楼,如在1分钟内登楼4层以上,是肺功能良好的体现。
大家可以试着自测一下,来对自己的肺功能进行一个初步判断。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一般都会慢慢下降,因此常规随访非常必要。
03慢阻肺筛查问卷
我是否患慢阻肺?

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治疗目的和治疗措施也是不同的。
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目标是去除危险因素,防止患者进入急性期,稳定患者的病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最主要的措施是戒烟。以吸入性药物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是大多数患者的治疗首选。患者还可以采用长期家庭氧疗及呼吸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
对一些早期患者,由于症状轻微,用药之后也发现“效果不明显”,有时就会自行停药。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坚持长期用药对于预防病情加重和控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
总之,慢阻肺是可预防、可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重视起来,才能受益终身。

(点击上图,可收看回放视频)


(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 中央电视台“央视生活圈”
科普专家 | 刘辉国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刘馗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编辑 | 田娟
策划| 蔡雄、蔡敏
更多服务,点击直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