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怎么办?“壕”囤药品有必要么?你关心的都在这!
国务院“新十条 ”颁布后
我国疫情防控工作迈入新阶段
不再测核酸、不用看健康码
陪伴三年的“老朋友”突然离开
许多小伙伴们一时 不知如何是好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些人为了预防感染
开始囤积常见的家庭用药
朋友圈画风突然转变为这种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新冠, 囤药真的合理吗?
如果遇到相关症状应该怎么办?
日常生活如何提高免疫力抵御病毒?
听听协和专家的解答!
新冠奥密克戎感染常见症状?
感染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很多人都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会出现“流感样症状”, 当出现发热、畏寒、嗓子不适、头痛、肌肉痛、咳嗽、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需要警惕感染新冠病毒 。
图片来源网络
一旦阳性怎么办?
一无症状、轻症者居家治疗
根据最新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 ,以及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不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可以居家治疗。
01
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02
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03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04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05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06
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07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08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09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居家治疗人员应当每天 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院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二以下情况可转至医院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01
呼吸困难或气促。
02
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03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04
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05
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防治新冠需要囤药吗?
预防新冠,囤药有必要吗?
协和药师教你如何
合理使用药物
01
必备药物
家中可以适当储备一些 退热药、温度计和新冠抗原试剂盒 ,但 没有必要拿着清单去抢购、囤积 。感染后症状因人而异,若出现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可根据严重程度按需购买。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可储备1~2个月的长期用药。
02
对症用药
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同感冒一样,这些症状也是身体的保护机制,利于免疫系统的激活和病原的清除,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若为轻度症状,可以观察为主,若症状导致明显不适,则可酌情使用治疗药物 。
03
提前用药
没有必要提前用药 ,建议的都是对症处理的药物,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随意用药、重复用药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04
维C、维D
目前还没有疗效确切的新冠预防用药,传言说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D、锌等可以预防新冠,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过量服用反而会产生不良影响 !
05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即常说的抗生素,只针对细菌感染,而新冠是病毒感染, 抗生素对病毒不起作用 。盲目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
06
抗流感病毒药
抗病毒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例如治疗流感的奥司他韦,一些感冒药中的金刚烷胺,他们对新冠的作用缺乏循证证据, 用错药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
07
新冠特效药
目前已有新冠特效药面世,如阿兹夫定、 Paxlovid,现有证据表明可以缩短中度新冠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但不具备预防新冠的适应症。这两种药物都属于处方药,目前药店无法购买。 新冠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居家的无症状感染者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
08
就诊建议
成人:
1.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2.重症高风险人群(高龄人群、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
儿童:
1.持续高热超过 3 天;
2.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意识障碍;
3.出现嗜睡、惊厥;
4.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
5.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症状;
09
预防感染
面对疫情,接种新冠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常通风、勤锻炼、减少感染发生才是关键。
常见症状如何用药?
日常生活如何增强抵抗力?
目前社会亚健康人群普遍,体内有湿热、脾虚痰湿,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体质的亚健康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所以对于有偏颇体质的人群可以进行中医中药方面的体质调理。平时 生活作息不规律、情绪紧张、工作压力大、抽烟喝酒以及饮食肥甘厚腻 的人群需要注意自己是否存在体质偏颇,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把自己调整到阴平阳秘,才是中医抵抗病毒的最好办法。
01合理的饮食
1
三餐按时定量有规律。我们平时有人喜欢吃早午餐,或者三餐间隔很近,有人还喜欢一直嘴边有零食,一直在吃东西。我们在进食或吃零食时脾胃的中气是在我们的中焦一直工作的,帮助我们运化食物,中气得不到该有的休息,或者休息不够,而中气是卫气的物质基础,到了卫气该保护我们的肺卫不受病毒侵扰时就没有力气了,就容易感冒。所以 三餐间隔4~5个小时 ,让脾胃得到休息才能蓄养中气,提高我们身体卫外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2
不能过食偏性食物,长期大量食用水果会导致脾胃的虚寒,导致脾阳虚,久之变成寒湿体质;过食肥甘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气虚;过食辛辣会消耗体内津液,导致阴虚火旺体质。所以 进食宜以性平和为要。尽量吃新鲜、干净、易消化食物,且五谷健养脾胃,不能为了节食而完全不吃五谷 。所以除糖尿病等病人需要控制淀粉摄入的情况外,普通人适当进食五谷可以养护我们的脾胃,提高免疫力。
图片来源网络
02规律的生活起居
1
适当运动或锻炼。 每日晨起对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每日可以晨起做些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对于不适宜剧烈运动的人群,推荐大家练习八段锦。由于戴口罩的时间较多,可以在空气好人较少的地方去做锻炼以及深呼吸,恢复我们肺脏的御疾能力。
八段锦:图片来源网络2
规律生活作息。 适当午休可以敛阳,适当晒太阳也可以增强体内阳气抵御病毒,有研究证明人体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升高可以增强免疫力。生活作息紊乱会导致情绪紧张以及内分泌失调,长期熬夜会损伤肝肾,导致易感病毒体质。因此规律生活作息是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帮助抵御病毒侵袭。
图片来源网络
03预防妙招
1
使用生理盐水或中药熬制药水漱口、滴鼻,可以用金银花、连翘、白芷、荆芥、防风、石菖蒲熬制中药水(各5g),于每日出门回来后洗鼻、漱口。
图片来源网络2
虚寒体质,常常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艾草、紫苏、生姜煮水熏洗和泡脚改善循环,温补阳气。
图片来源网络3
正常体质人群 可以使用:紫苏5g,防风5g,荆芥5g,炙甘草3g泡水或煮水作药茶服用。痰湿体质可以加上陈皮5g、茯苓5g、瓜蒌5g。气虚体质者可加黄芪5g,白术5g。 阳热体质 可加金银花5g、连翘5g。儿童预防可加山楂5g、神曲5g。 另还有许多 体质复杂人群 ,可以网上问诊我院中医科医生,结合体质开具药茶。
温馨提示
目前市场中连花清瘟一类药物较为紧缺,这里提示大家虽然其可以抵御病毒,但仍 对于体质虚寒类人群不适宜长期服用来预防病毒 。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
要始终保持镇定、冷静
科学防疫抵御病毒侵袭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你在、我在、大家在
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终将迎来最美的春天
武汉协和医院随时守护您的健康
感谢本科普的创作者:
协和药学部曾芳、史琛、赵瑛等
中医科范恒、唐庆、李君仪
感染科 李伟
—END—
监制:孙晖 王继亮
信息来源:药学部、中医科、感染科、人民日报
编辑制作:陈有为
审校:聂文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点击“在看”,传播协和科普!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