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4日讯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会患上癌症。在近50年中国居民死因的跟踪调查中,癌症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三大死因之一。癌症是21世纪最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如果癌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如何不走弯路?7月4日,长江日报“周医见”栏目之“医聊百科”大型公益健康科普系列直播邀请到武汉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医院院长袁响林教授,和大家谈谈罹患癌症后的三重“抉择”,以及目前国际最先进、最安全的质子疗法。
直播现场。
晚期癌症,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罹患癌症,病人往往承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苦楚。确诊后,大多数患者首先感到心情很抑郁,有一段心理接受过程。与此同时,患者需要做出第一个决策:治还是不治?
“很多晚期病人决定不治疗。”袁响林教授指出,实际上,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肿瘤的治愈率已经超过40%。即使是晚期的肺癌,结肠癌、肝癌转移,通过靶向治疗或者是免疫治疗,有20%—30%的病人能够活过5年。
所以,到了晚期,病人不要轻易放弃治疗,特别是有些能够根治性的癌症如鼻咽癌、宫颈癌,这类病人更不应该放弃治疗。
袁响林教授说:“临床上,医生酌情将治疗愈后情况告诉病人家属,家属可以开一个家庭会议进行讨论,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病人的身体耐受性等因素,配合医生共同做出治疗决策。”
合理规划让治疗效果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
开始抗癌之路后,要想实现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副反应。对此,袁响林教授表示,这需要医生和患者相互配合,系统性、规划性治疗,把每一个治疗放在不同的阶段,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
首先,医院的选择很重要。建议去肿瘤医院或者有肿瘤科的综合医院。合并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并发症的肿瘤患者,因需要大内科和其他专科的支持,到综合医院可能会更好一些。
再者,选择科室时,推荐多学科协作联合诊疗,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案。比如说直肠癌,以前开刀可以治好,但是现在先做同步放化疗,让肿瘤缩小,达到一个保肛的目的之后再去手术,这样既能够把病治好,又能够保护肛门的功能。
一出现副反应就拒绝治疗、怕复查又查出问题便不敢定期复查,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从早诊断到康复的整个期间,患者都要不停地跟医生去进行沟通,放下包袱,做出正确的决策。
打得准治得好的“质子刀”,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
6月28日,同济医院质子治疗中心正式启用。质子放射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准的放疗技术,已成熟运用于脑部、眼部、头颈部等多种肿瘤治疗。
袁响林教授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质子刀”(质子射线)为何能打得准、治得好。质子射线有一个特殊的“布拉格峰”,它进入正常组织时剂量很低,到了肿瘤时剂量突然升高,产生一个高能量把肿瘤杀死,之后能量又衰减。“这就相当于我们武侠小说里面的‘隔山打牛’,你把山后面的牛打死了,这个山还是完好无损的。这样一来,射线对正常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对肿瘤组织有最大程度的杀伤,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对于质子治疗,不少肿瘤患者心怀期待。直播时一位网名为“我是月亮”的网友在评论区提问:“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质子治疗中心,什么时候可以入院治疗?”
袁响林教授回应:“目前,质子中心首批高端医疗设备及诊疗服务如2米PET/CT、回旋加速器等已投入临床。质子治疗设备正在进行最后调试,争取2024年初进入临床。”在不久的将来,质子治疗的实现,将快速带动和提升华中地区的肿瘤诊疗水平,填补区域内质子治疗空白,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长江日报记者江梦晴 陈馨 邓景)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