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张红梅) 近日,爱美的市民王女士被面部红肿疼痛的疾病折磨得苦不堪言,还险些“毁容”,多次就诊才好转。
原来,前些时武汉樱花正值盛放期,每年必去赏花打卡的王女士跟好友们来到武汉大学,赏花时有一只小黑虫飞到脸上,她并没有在意,只是轻轻拍了拍,没想到就是这一拍没多久,脸上开始出现红斑灼烧疼痛。
起初,王女士以为是紫外线晒伤或者太热了,并没有当回事。第二天又着急上班,都没注意颈部手臂也出现红斑了。
上班没多久,王女士脸上的红斑渐渐变大,眼睛也肿了,还出现了小水疱脓疱,又肿又痛。她通过AI搜索以为自己得了“带状疱疹”,赶紧去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检查过皮疹后告知她,这是典型的“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其外形酷似会飞的蚂蚁,武汉话也叫“飞蚂蚁”,是一种带有强酸性(pH1~2)毒液的黄黑相间的小虫子,喜欢昼伏夜出,喜欢闷热潮湿的天气。
据介绍,隐翅虫皮炎常发生于皮肤裸露部位,接触毒液后迅速出现水肿性红斑,加重者还会出现脓疱、溃烂、皮肤坏死,局部伴有烧灼刺痛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会误认为自己感染了“带状疱疹”。大部分患者仅有局部皮损;重症患者可出现大面积的糜烂破溃或皮肤坏死。隐翅虫皮炎的病程多为1至2周,待皮疹干燥结痂而愈,可能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很多被隐翅虫爬过的人,在当时是不自知的,直到皮肤出现损害才察觉。
当虫体爬行在人体皮肤的裸露部位,被拍打、压碎后其强酸性毒液沾染到皮肤上,引起接触部位急性炎症反应。如果不小心触摸红斑脓疱处,其他部位也会继续被毒液侵蚀,这也是为什么虫爬后几天皮疹还会增多的原因。
王女士便是这样,本来只是面部被虫爬过,手触摸患处后又接触颈部手臂,导致大面积泛发。好在皮疹较轻,通过及时治疗,皮疹基本消退,也没有被“毁容”。
医生提醒,预防该病,首先要做好环境卫生,消除房屋周围的杂草、垃圾;外出散步避免去潮湿的草地公园,穿长裤长袖;卧室内最好安装纱窗蚊帐,睡眠时要熄灭灯光。
最重要的是,如遇虫体落在皮肤上,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捏取拍击,应将虫体吹落后用脚踏死。接触隐翅虫后,也不必慌张,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皮肤,中和毒素,清洗时不要将清洗液沾染其余皮肤。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徐嘉潞 值班编辑 代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