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通讯员熊峰) 4月2日,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传媒影视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代表共40余人,赴江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清明祭扫主题活动。他们以“祭扫+研学+志愿服务”三维联动的形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建功支点建设。
祭扫活动 通讯员供图
祭扫:与英烈的时空对话
上午10时整,祭扫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师生列队肃立,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集体默哀致敬。学生党员代表常雪菲在发言中动情表示:“先烈用鲜血铺就和平之路,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以奋斗续写青春答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熊峰现场讲授微党课,结合江夏红色历史,勉励青年学子以先烈精神为灯塔,在湖北“支点建设”中刻苦学习,勇担使命。
祭扫活动 通讯员供图
纪念馆研学:触摸历史的温度
祭扫仪式后,师生走进江夏革命烈士纪念馆,透过泛黄的历史照片、斑驳的战斗遗物,重温红色土地上的英雄壮举。入党积极分子孙悦辰驻足于展板、雕塑、油画前感慨:“每一场景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也是历史文脉的传承,既鲜活又有温度,让我们更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生活。”
参观纪念馆 通讯员供图
志愿服务:以行动致敬英烈
参观结束后,志愿者们回到项英广场,细心地整理着烈士墓碑前的花圈、花篮、花束,仔细地清理陵园环境角落。团员李彦边整理边说:“整理的不仅是花圈花束,更是对先烈的崇敬。身体力行的沉浸式纪念,让我们感到红色教育更震撼心灵。”
纪念馆前合影 通讯员供图
整理陵园花束 通讯员供图
返程课堂:移动的思政讨论会
活动返程途中,大巴车变身“红色创意课堂”。学院教师支部书记何静提议:“如何用传媒人的专业视角,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同学们立即展开热烈讨论,开展“红色精神青年说”讨论会,“把革命故事改编成沉浸式舞台剧或广播剧,扫码就能看”“借助AI修复技术让老照片里的烈士重现笑容”。24级播音专业学生赵文瑜表示,作为传媒学子,我们既要当好红色故事的记录者,更要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还有影视学生用手机即时创作剪辑出活动快闪视频,准备回去与其他同学分享。
持续用力育新人
传媒影视学院连续五年组织开展清明祭扫主题活动,本次融合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的创新实践,通过仪式教育、场景研学、劳动实践三重维度,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直抵心灵。传媒影视学院将持续深化“红色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子在追寻先烈足迹中坚定信仰,在躬身实践中积蓄力量。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陈琦 值班编辑 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