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科技成为“新农具”!华中师范大学鸿鹄实践队深入郧西县解码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教育频道

2025-07-17 20:2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通讯员冯心如 万静雅 张杰 叶宝婷 实习生王瑄) 为深度探寻乡村产业创新模式与数字技术赋能实效,2025年6月25日至28日,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鸿鹄实践队郧西分队深入郧西县多个乡镇,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企业交流等形式,全方位调研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与数字引擎。

  

  鸿鹄实践队成员们在土门镇参观学习渔业基地。通讯员 供图

  科技成为“新农具”,产业升级展活力

  实践队首站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在湖北口回族乡,队员们深入田间,发现当地农户采用“种植-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有效降本增收,推动农业绿色升级。香口乡蔬菜基地则呈现“智慧”图景,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远程智能调控显著提升了蔬菜产量与品质,科技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农具”。

  鸿鹄实践队队员们在河夹镇参观数智渔场。通讯员 供图

  土门镇上坪生态渔业基地与河夹镇数智渔场,共同展现了技术对渔业的革新力量。队员们参观循环养殖系统、操控自动化投饵设备、观看实时水质监控大屏,深刻体会到生态养殖叠加科技创新,在保护水域生态、提升养殖效率与经济效益上的显著成效。河夹镇创新实践“渔光互补”模式——棚顶光伏发电、棚下科学养鱼,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数字技术夯实农业发展根基,电商链通新渠道

  为探索数字兴农,实践队走进涧池乡淘宝小镇。下营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产品从开发到电商销售的全链条。队员们实地观察实时变动的销售后台,深切感受到电商平台打破地域壁垒、构建全新销售渠道带来的乡村产业活力。与湖北七夕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者的深度访谈揭示,电商平台与政策红利有效促进了实体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仅带动企业迅猛发展,更点燃了当地青年的返乡创业热情。

  鸿鹄实践队队员们参观涧池乡淘宝小镇。通讯员 供图

  在杨家湾村智慧绿谷,现代农业科技氛围浓厚。环境智能监测与调控技术的应用,让农业逐步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得到稳步提升,数字技术正夯实农业发展的根基。

  鸿鹄实践队队员们参观智慧绿谷。通讯员 供图

  治理创新体系,积分奖励机制焕发新风貌

  在关注科技助力和数字赋能的同时,乡村治理创新也是实践队调研的重点方向。在沙沟村,村委干部向队员们详解了“三化两分法”垃圾分类体系。这套体系巧妙搭配“积分超市”“积分账台”等激励机制,成功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与获得感。积分制的推行,成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

  鸿鹄实践队成员们入户调研。通讯员 供图

  四天的密集调研,实践队真切触摸到郧西乡村在产业创新、数字赋能、治理升级的澎湃“脉搏”。队员们亲身见证了物联网、大数据、电商平台如何深刻重塑传统农业的生产、管理与销售,也发掘了基层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鸿鹄实践队成员们听村干部讲解生态治理方式。通讯员 供图

  鸿鹄实践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发挥专业所长,深化调研成果,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以青年智慧与创新思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让更多产业创新与数智探索在广阔的乡土沃野中生根发芽、焕发生机。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 值班主任 徐嘉潞 值班编辑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