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恐龙,大家都不陌生
硕大的身躯、传奇的故事
足够神秘的它
总能让不少人为之着迷
关于恐龙的小知识你了解多少?
走!一起来学习!
如何区分鸟脚类与兽脚类?
竟然又有让撒贝宁接不上话的人出现了
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教授邢立达在线科普啦
恐龙主要被分为两个大类群:一类是腰带(骨盆)形态分外形似现代鸟类的鸟臀类,另一类是更类似于其他现代蜥蜴的蜥臀目。鸟臀类主要由形态多种多样的中小型植食恐龙组成,其中最大的那些即出自鸟脚类;而蜥臀目则包含以“长脖子”大型植食恐龙为主的蜥脚类,和盛产肉食恐龙的兽脚类。由此可见,鸟脚类和兽脚类的亲缘关系还是很远的。
具体而言,鸟脚类是最成功的植食恐龙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鸭嘴龙,而和兽脚类足迹较为相似的则是那些原始的鸟脚类,比如产自于我国四川的灵龙。
兽脚类中的一支演化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鸟类,从天上飞的鹰隼,到被摆上餐桌的鸡鸭都是它们的后代;不过和鸟类足迹相似的那些却并不一定出自鸟类的祖先们,似鸟龙这类“中生代的鸵鸟”也可能留下类似的“鸡爪”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恐龙都非常庞大,最小的恐龙其实跟麻雀一样大。
恐龙居然也会深受疾病困扰?
恐龙终身替换牙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恐龙的牙槽里还有新的牙齿在等待冒出。(冷知识:因此,恐龙的牙齿一定是有长有短的,而非平整的)
邢立达是世界上首位
在琥珀中发现恐龙骨骼的人
这枚独有的琥珀叫作“伊娃”
一经问世,就引起
全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
堪称“一眼亿年”
这粒不过5厘米大小的琥珀中
包裹着恐龙的尾椎骨和毛发
这也打破了我们的常识
恐龙并不全是裸露着皮肤或覆盖着鳞片
许多恐龙类群天生就有羽毛
来看看古生物学者邢立达和团队
怎样沿着恐龙足迹获得科学发现
重庆莲花保寨,发现了中国西南首例鸭嘴龙类的恐龙足迹。
四川大凉山昭觉县,一张照片记录下了珍贵的画面:上千个恐龙足迹乱中有序,还显示出某只恐龙原地掉头的痕迹,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例原地掉头的恐龙足迹。
2020年,一位5岁小朋友在山上发现了兽脚类足迹,这也是四川盆地最北缘首次发现恐龙聚集地。
一位网友在乐山大佛旁的餐厅吃饭,当他盯着水坑发呆时,发现了餐厅里的恐龙足迹。
2020年,邢立达教授与团队在抵达福建的24小时内,在一处山坡找到了上百个恐龙足迹。“这个发现让福建成为恐龙记录非常多的省份。”
近期,广州“小蛮腰”附近的工地上发现了霸王龙的牙齿。
下次出门,不妨留心看看
说不定你也能“邂逅”恐龙足迹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