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局、民进武汉市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联合主办,汉阳区教育局等多部门承办的“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实践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在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举行。来自全市各区的3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展现武汉青少年在长江生态保护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展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次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共同缔造”为主题。科普讲座、环保创意作品展示、水质监测成果汇报、主题演讲等多样化环节,为青少年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展演环节,武汉市第三初级中学的舞蹈《水语》以柔美的姿态展现了长江的生机与活力;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的舞台剧《晴川历历碧水情》讲述了青少年为守护长江而努力的感人故事;武汉经开区三角湖小学的舞蹈《一路“风景”》通过艺术表现了环境与科技融合的美妙景象。此外,光谷第二十六小学的音乐剧《长江之歌》、新洲区阳逻第三小学的音乐剧《水韵黄鹤情》等节目深深打动了与会嘉宾,展现出武汉市青少年生态教育实践的丰硕成果。
访谈环节中,汉阳区、青山区、武汉经开区、东西湖区的师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参与长江保护的心得体会。从水质检测到环保宣讲,从参与环保活动到家庭日常节约,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2024年度的“武汉少年环保使者”“长江小卫士”“小小河湖长”颁发证书,勉励获奖者继续倡导和践行环保理念。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五(10)班宋俊晨同学荣获“长江小卫士”称号。他不仅积极参与学校水科技社团活动,制作科普短视频宣传环保,还和家人一起在户外清理垃圾,积极维护环境卫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为保护长江贡献力量。”宋俊晨说。
汉阳区教育局局长刘平华介绍,汉阳区在生态环境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殊荣,秉承“数智赋能,知行合一”理念,构建了区域科学教育新生态。与江汉大学合作成立水质监测联合实验室,创新推出“1+1+N”志愿服务模式,组建“童心亲水伴荷香”服务团队。2024年,22所水科技联盟学校的师生开展长江流域水质监测和生态研学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建成了20余个环境教育场馆和研究室,打造出一批市级、省级绿色学校。
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张若光表示,生态环境教育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希望青少年成为生态保护的宣传者、参与者和创新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武汉将持续深化长江生态保护教育,开展更多线下研学活动,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文稿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