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隐形”垃圾转运站助力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

新闻中心 > B首页 > 生态频道

2025-01-10 08:30 来源: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
【字体:

  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作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前端分类减量和末端资源循环的关键环节,武汉市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在武昌区、江汉区、青山区、硚口区、黄陂区等多个区域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垃圾转运环卫服务综合体,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为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公园还于公众,功能藏纳地下

  武昌区东亭环卫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压缩转运规模300t/d,是武汉市首座全地下式、花园式垃圾转运站。项目在建设中始终贯彻“高效集约”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将压缩转运、污水处理、除尘除臭等工艺设施集中布置于地下,不仅有效隔绝降低了异味和噪音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地上景观公园遵循中国园林山水理念,运用后现代表现手法进行设计,赋予游憩、科普功能,致力于为民众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项目建成后,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有效推动了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以该项目为支撑材料申报的《环卫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入选了2024年中华环保联合会“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应用案例。

  二、景中藏匿一半,身畔赋能千钧

  青山区市政设施提档升级项目,是青山区首座大型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转运综合体,压缩转运规模450t/d、大件垃圾处理规模50t/d,采用国际领先的水平预压缩工艺,渗滤液采用真空抽吸,全程密闭化输送,有效避免车间内污水异味扩散。项目着重打造生态园林式的空间环境,倾力保护青山叽公园原生态自然环境,将主体环保设施全部“藏”于地下,通过厂区和屋顶绿化,将地上建筑与周边环境实现融合,展现“大隐隐于市”的效果,项目已建成投产,可对武汉市其他区域的转运站提档升级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以高标准引领,用具象化落实

  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武汉市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布局,提升环卫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武汉市于2024年4月出台了地方标准《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建设技术标准》(DB4201/T 698-2024),同步编制了《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站建设指南》,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和示范作用,从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两个支撑点出发,拟将全市数百个转运站打造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无废细胞”,为武汉市“无废城市”建设发动“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