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奋力谱写加快推进美丽湖北建设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武汉篇章

新闻中心 > B首页 > 生态频道

2025-05-09 11:13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字体:

  以实施美丽湖北战略的牵引,加快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将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服务支点建设中勇当龙头,为美丽湖北建设贡献力量。

  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

  国家试点示范形成标杆效应

  武汉入选第二批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试点区域再生水利用率达47%,破解“三生争水”难题;获批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加快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武汉样板”;有力推进国家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建成三维噪声地图平台。

  污染防治攻坚实现历史突破

  武汉完成50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改造,累计培育95家B级及以上环保绩效企业;提前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2个湖泊入选省级美丽河湖,超额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点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累计打造1588个“无废细胞”。

  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系统性成果

  武汉修订《长江武汉段等跨区河流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实现长江武汉段重点支流跨区生态补偿全覆盖;与周边多个城市建立跨市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合力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绿色低碳发展持续领跑

  武汉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有序开展排污权储备与出让工作;创新绿色财税支持,首推环境权益融资企业“白名单”,激活企业低碳转型动力;服务保障“中碳登”发展,加快打造环沙湖双碳经济带,发布碳普惠场景评价规范,“武碳江湖”用户数突破100万。‌

  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质升级

  累计打造36家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武汉创新“以碳代偿”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修复模式;提档升级“武汉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形成7大应用场景;创新推出“环保医生”线上平台,结合AI技术为企业提供“诊疗”服务。

  经过不懈努力,2024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5位,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3%、12.1%;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劣V类湖泊连续4年保持“清零”,是近年来最好水平。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聚焦支点建设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扛旗争先”,锚定支点建设的“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发展要求,奋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持续扩大武汉生态环保影响力,为全国超大城市生态治理贡献武汉方案。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加速之年。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力争PM2.5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为加快推进美丽湖北建设、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打牢基础、谱写新篇。

  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科学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细化产业园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监测数智化转型,促进生态技术成果转化。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持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谋划实施50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行VOCs治理“绿岛”模式;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及固废、新污染物治理。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依托“中碳登”拓展碳普惠场景,强化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积极推广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深入推进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扩点增面,支持和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坚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统筹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安全责任体系,稳妥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大江奔涌,潮起荆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武汉生态环境系统将以知重负重、知责尽责的奋进姿态,推动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的新征程中,彰显武汉作为、贡献武汉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篇章!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