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千万别让90后给孩子起名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1-11 11:59 来源: 湖北省图书馆
【字体: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


  岁末年初,又有一批90后要迈进“三十而立”的大关。
  眼看最早一批00后都要22岁了,总是自称“宝宝”的90一代,已经算得上“老大不小”了。


  不少90后都已经为人父母,“不懂事”“幼稚”“孩子气”的标签,似乎应该逐渐离他们而去。
  可是永远年轻、永远玩出花样的90后,自己不这么想:
  无论几岁,快乐万岁。
  即便是当了爹妈、开始带娃,也像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充满各种意想不到的乐趣和……刺激。
  买给孩子的玩具,先霸占过来玩过瘾再说。


  坐下,坐上我的副驾/微博@他只是个孩子啊
  孩子摔倒了?还挺可爱的,那不着急扶,先拍照留念:来,笑一个——


  宝宝:你看我笑得出来吗? /微博@他只是个孩子啊
  这届90后,着实贯彻了“寓教于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快乐。


  最突出的,就是在起名字这件事上。


  从“匡扶正义” 到“王者荣耀”
  或许,是荧幕上从小看到大的《西游记》《红楼梦》,让他们认识了六小龄童、欧阳奋强;
  或许,是流星雨和公主梦,让大家记住了慕容、上官、端木、皇甫;


  慕容云海/《一起来看流星雨》
  或许,是对语文课本上欧阳、诸葛、东方的朴素向往;
  也或许,是单纯觉得自己的两字、三字名字,有些平平无奇……
  这届90后给娃取名时,越来越喜欢四个字了。
  今年年初,公安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
  四字名字虽然在全国姓名比例中,仍旧不及二字和三字,但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尤其是近几年,四字名势头见长,目前已占据全部姓名的约0.7%。


  四字名占比低,但稳步增长;两字名渐渐被冷落了/《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从精致巧思,到哭笑不得,各式各样的四字名层出不穷,争奇斗艳。
  较为主流的,是普通的单字姓氏,加上三字名字。
  比如易烊千玺。
  在他家乡的方言中,“烊”是欢迎之意,出生在2000年的易烊千玺,名字意涵是“欢迎千禧年”。


  还有一类,是父母姓氏叠加形成“新复姓”,加上名字,寓意爱的结晶。
  这一类型名字里,最脍炙人口的,大概属秦牛正威:
  “爸爸姓秦,妈妈姓牛,我属虎,正在发威——所以叫秦牛正威。”


  无论看多少遍,都很难把“秦牛正威”和甜美的本人联系起来/图源秦牛正威微博
  新复姓的使用,不只限于四字名字。
  陈小春和应采儿的儿子陈胤(谐音“应”)捷,也取了父母姓氏组合来取名。
  胡夏、马苏、孙杨等,则直接将父母姓氏组合,作为了名字本身。
  还有一些极具“巧思”的名字,取自现成的成语或短语谐音,有着基本上算是美好的寓意。
  “许多金子”,自然是希望孩子长大了,财运亨通;
  “岳爱迪笙”,智商爆表的外国科学家,结合上古朴的中文意境。
  “郭个凉皮”,将姓氏与当地特产之间的精妙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江西一对颇具使命感的匡姓家庭,给孩子起名“匡扶正义”。


  来源:梨视频
  古风名字,不仅限于“匡扶正义”的硬汉画风,还有更柔美的“程门立雪”“宋元明清”。


  刘小灵童同学的名字也很惹眼/来源梨视频
  古为今用,虽然能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但稍显创意不足。
  有父母反其道而行之,着重凸显自己放荡不羁、惊世骇俗的脑回路。
  比如,皇甫棒棒——原本复古霸气的姓氏,顿时多了几分平实可爱。


  祝棒棒长大也能很棒棒/来源梨视频
  从二字名、三字名到四字名,名字的字数每增多一个,表现力都能直接呈指数上涨。
  这真正给了90后父母发挥聪明才智的余地,充分说明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姓刘,叫刘小灵童。姓李,叫李锁当然。
  几年前,“王者荣耀”这一名字,还一度引起了广泛争论。


  不怕名字没新意,有智慧和勇气谁都了不起。


  这届90后,不会起名字?
  看完天马行空的四字名,是不是想夸一句90后有创意?
  错了, 看看《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2020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男性使用最多的名字前五名,分别是:
  “奕辰”“宇轩”“浩宇”“亦辰”“宇辰”。


  像极了奕、亦、宸、宇的穷举法/《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似乎彼此间就是换了几个同音字,“yichen”发音的名字,前十名中出现了三次。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女孩名字上,2020年新生儿女性最多的前五个名字,分别是:
  “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语桐”。


  第一名和第二名读起来毫无区别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有人“一诺”“奕辰”,也有人剑走偏锋,走向另一个极端:生僻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翻遍新华字典,总能找到没人用过、没人认识的字!
  开学季,打开新生名册时,班主任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八成会有自己不认识的字。
  何杲、李心焮、马甡……只能是初级难度:不会读,但至少不难写。


  王镱[yì]鑻[pàn],李芣[fú]怡,王蕴禤[xuān]……才是真正意义上,对手和脑的双重打击。


  一口气全念对/微博@四川日报
  用生僻字取名,大大降低了重名的几率,也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想到了小学一年级同学,管荀彧叫“苟或”/微博@新西兰冷百科孙小社
  不过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最初学写字的时候,“会写自己的名字”可能就不再是一个基础要求,而是语文水平极高的证明。
  比如“王镱鑻”小朋友的名字,总笔画数高达49画。
  光是27画的“ 鑻”字,以小妹一年级时的水平,恐怕要写满四个田字格。


  还有些父母给孩子取的名字,颇具时代特征。草率,但又不完全草率。
  比如,河南一位刘姓家长,给孩子取名:
  刘览器。


  要不是互联网时代,绝对取不出这名/微博@河南校园聚焦
  还有一位家长姓车,给孩子起名,
  车厘子。


  朴实中又透着洋气/微博@我宇太阳肩并肩
  “房东”“刘七八九”“周末”“武六七”,新奇的名字实在过于惹眼,网友们在评论里“哈哈哈”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担忧:
  会对使用者造成困扰、没有深刻内涵、缺乏美感……


  每逢“王者荣耀”之类的名字上热搜,总有人开始怀念老一辈传统朴素、寓意深远的名字,发出灵魂质问:
  90后是不是压根不会起名?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从四书五经,到报纸广播,从明星红人,再到网络小说……将时代特色、流行文学与名字结合起来,绝不是90后的发明。
  每一代的名字,都带有浓厚的时代印记,也带有着不同年代的审美风格。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长征”“红军”“胜利”,“建华”“建国”“和平”,历史的变迁,在一个个名字中清晰可见。
  《亮剑》里,田雨给儿子取名为”李特特“,就遭到了李云龙的抨击:
  “李军、李征、李抗美、李前线,叫什么不好,叫李坦克也比这个强!”


  李云龙随口说来的名字,反应了那个年代对名字的喜好 / 《亮剑》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大环境趋于稳定, 更多的家长开始将目光从大时代上收回,更加重视孩子的个人品质和独立奋斗。
  “伟”“静”“涛””杰“等寓意美好的单字,逐渐成了人们的青睐之选。


  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某种意义上,取名也是一样。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怀瑾”“守拙”“兰荪”,大时代背景下的“建国”“建军”“胜利”“解放”,再到 如今的“梓涵”“奕辰”“王者荣耀”……
  简单的名字,折射的是时代的变化。
  无论含义如何,在90后眼中,取名已经不是一件太过严肃的事情。
  多元的风格消解了固定的审美,有趣的、可爱的、文艺的、特别的,要让自己的娃,成为点名册中最亮眼的崽。
  宽容的态度也随之取缔了严肃性,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四个字的……如果允许的话,这届父母或许可以一路取下去。


  1999年的小品《瞧这俩爹》中,冯巩给自己儿子取名“冯斯特洛夫斯基”
  归根到底,每一代人取名,都和特定的年代、不同的成长背景息息相关。
  而无论哪一辈人,无论名字是来自《诗经》还是小说,是文学作品还是网络热梗, 内核都是一样的:
  他们承载着满满的爱,传达着新生命降生时的快乐,寄托着父母长辈们对孩子的祝愿与期许。
  所以,名字起成什么样,或许并没有高低之分。
  你喜欢就行,娃喜欢更好。
  本文转自网易文创旗下公众号“槽值”,关注槽值寻找共鸣。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今日互动话题
  你还听过什么好听或特别的名字?
  精彩内容推荐
  一线青年看张同学短视频是吃“猪食”?
  2022-01-10


  湖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第十九届“童之趣”少儿读书节寒假活动公告
  2022-01-10


  【馆长荐书】馆长约你来看书——2022年第2期(1月10日-1月16日)
  2022-01-09


  省图“云”咨询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关注的问题吧!
  2022-01-06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