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资源推荐丨冬奥开幕式歌单为何刷爆朋友圈?(内附航母级歌单)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2-10 17:04 来源: 武汉图书馆
【字体:


  2022年立春,一场东方哲学与美学交织的冬奥开幕式在“双奥之城”北京上演。除了24节气倒数计时的惊艳,“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以及半空中绚丽绽放的焰火迎客松……运动员入场时的背景音乐也在当晚成功“出圈”,证明音乐与运动相得益彰、彼此成就的关系。
  冬奥会开幕式上听到的这些作品,与唱片中或演出版本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你献上“原声大碟”,请打开小程序聆听冬奥健儿入场完整版BGM。
  向上滑动阅览冬奥会开幕式歌单
  1.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2.埃尔加:《威风堂堂进行曲》
  3.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芦笛舞曲”
  4.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中的“进行曲”
  5.巴赫:《第三管弦乐团组曲》中的“吉格舞曲”
  6.威尔第:《阿依达》中的“凯旋进行曲”
  7.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8.贝多芬:《雅典的废墟》中的“土耳其进行曲”
  9.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
  10.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11.威尔第:《茶花女》中的“饮酒歌”
  12.比才:《卡门》序曲
  13.勃拉姆斯:《第五匈牙利舞曲》
  14.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
  15.冯·苏佩:《轻骑兵》序曲
  16.维瓦尔第:《四季》之“春”第一乐章
  17.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18.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第四乐章
  19.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
  20.王莘:《歌唱祖国》
  歌剧、舞曲、交响曲、进行曲以及压轴的专属BGM《歌唱祖国》,这20首运动员入场曲目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各种不同体裁,要将它们串联在一起,非常考验音乐团队的创作功底。
  
  为此,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邀请了11位青年作曲家对这些曲目重新编曲,前后历时近一个月时间,最终在冬奥开幕式上呈现给世界人民。
  这20首世界经典曲目该如何欣赏?
  冬奥会为何选取这些作品?
  小库将曲单以音乐时期作为划分进行分析。
  巴洛克时期
  说起巴赫与维瓦尔第,可以说是冬奥会上资质“最老”的音乐家。巴赫是复调音乐的代名词,维瓦尔第是《四季》的代名词,他们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虽然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在冬奥会中占比不大,但这一时期的音乐在西方音乐史上极为重要。在开幕式20首曲目中,巴洛克时期的作品有两首:巴赫《第三管弦乐团组曲》中的“吉格舞曲”和维瓦尔第《四季》之“春”第一乐章。




  巴赫的《第三管弦乐组曲》大约作于1722 年,是四部管弦乐组曲中最重要的一部。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奏响的是组曲的最后部分“吉格舞曲”。而实际上这部组曲中的咏叹调部分最为著名:《G弦上的咏叹调》。
  《四季》是维瓦尔第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曲目。《四季》的每首协奏曲前都各有一首十四行诗,描述四季的更迭之境。《四季》之“春”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春日景象,恰好与立春之日相辅相成。
  古典主义时期
  一曲《不想长大》唤起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也真正了解了这首曾经红遍全国大街小巷的曲子,旋律来源于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在诸多音乐评论家眼中,这部交响曲是古典风格时代管弦乐创作的顶峰之一。




  贝多芬除了《土耳其进行曲》和《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入选开幕式以外,《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也就是“欢乐颂”也入选开幕式。《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代表着胜利和欢乐,以及对人类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包含着席勒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这也正是一直向往共和的贝多芬的最高理想。此曲突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就不奇怪,贝多芬会成为奥运场上的“音乐红人”了。
  浪漫主义时期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冬奥会使用的乐曲中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居多,或许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更加自由、多元,罗西尼、埃尔加、老柴、威尔第、德沃夏克、比才、勃拉姆斯、苏佩……德、奥、意大利、俄罗斯……歌剧、舞曲、交响乐,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运用贴合了多元冬奥的主题。
  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旋律成为最具说服力的世界语言,也恰恰印证了中国作为2022冬奥会主办国,希望以冬奥会促进和平、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理念。
   中国的音乐《歌唱祖国》
  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熟悉的《歌唱祖国》响起。
  《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期间作曲、填词创作的歌曲。当时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这首雄壮的歌曲,现已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歌唱祖国》的旋律背后,隐含着全球疫情之下,中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中国自信与中国力量。
  如何聆听更 多音乐?
  馆外(IP网络)访问
  第一步:进入我馆数字资源网站http://zyfw.whlib.org.cn/
  第二步:使用读者证账号登录
  第三步:进入 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馆内(IP网络)访问
  第一步:进入我馆数字资源网站http://zyfw.whlib.org.cn/
  第二步:进入 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直达数字资源网站* @库客音乐
  武汉图书馆 | 江汉区建设大道861号(香港路地铁站H出口)
  新浪微博:武汉图书馆
  官方网站:www.whlib.org.cn
  进馆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或读者证
  推荐阅读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