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魅力湖北”文化旅游线上图文展览——“楚地春来”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2-12 12:14 来源: 湖北文旅之声
【字体:


  楚地春来


  “魅力湖北”文化旅游线上图文展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灿烂文化,她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共同孕育出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中国湖北,地处长江之滨,承楚文化之精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得九省通衢之优势,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熔多民族风俗于一炉,灿烂多彩绚丽多姿。“魅力湖北”文化旅游线上图文展览将从民俗、风光、美食、楚文化和舞台艺术等五个角度,呈现一个令人神往的湖北。
  欢迎您走进我们的“魅力湖北”。


  楚
  地
  春
  来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最丰富的节日,“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对亲情最深切的表达,对生活最美好的期待。楚地春来——“欢乐春节”湖北年俗图片展,将向您展示湖北丰富新奇的春节文化,让您感知一个古老民族绵延不息的传承和民间智慧,体会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的习俗变迁和勃勃生机。


  中国的传统历法中,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腊月初八,湖北人开始忙碌起来,制作腊鱼、腊肉、蒸菜、糍粑等传统食品,迎接新年的到来。


  (视觉中国)
  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以多种食物和在一块,与米共煮一锅,为合聚万物之意。


  (李辉 摄)
  香飘腊八粥,情暖居民心。社区居民们团聚在活动中心,分享志愿者们熬制的腊八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视觉中国)
  沔阳三蒸是用时令的蔬菜包裹上特制的粉料,蒸至软烂,老人和小孩吃起来也毫不费力,“蒸蒸日上”寓意也使这道菜更受欢迎。


  (文林 摄)


  (视觉中国)
  蒸熟的糯米须经过几千次锤打,才能做成香软可口的糍粑,繁重的劳作往往依靠左邻右舍相互协作方可完成,而浓浓的亲情于美食的制作中淋漓展现。


  腊月二十四,被称为“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扫尘、祭灶、做面食、写对联、贴窗花、贴年画、备年货,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王永胜 摄)
  剪窗花、贴窗花,是新春佳节最常见的民间习俗之一,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李辉 摄)
  每年春节,中国人都会在红纸上书写美好的祝福语,贴到自家门 口,正式拉开春节的序幕。湖北省省会武汉的城市地标——千年名楼 黄鹤楼脚下,书法家、市民及外国友人组成百人方阵挥毫泼墨,互祝新春吉祥。


  (刘天纵 摄)
  准备过年所需的各种物资,被湖北人称为“打年货”。湖北各地还会举办各种热闹的年货节,让乘兴而来的民众满载而归。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年夜饭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但并不奢华,食物也许是从小吃惯的家乡味道,也许是饺子、年糕、八宝饭……它们都包含着更岁交子、年年登高、阖家团圆的美好寓意。重要的是团聚,是全家人在一起。孩子穿上新衣服找长辈要压岁钱,还可以放鞭炮、放烟花。


  (视觉中国)
  饺子是许多中国人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亲朋好友们围坐 在一起包饺子,包的是情谊,吃的是幸福。


  (文林 摄)
  除夕的年夜饭是春节习俗的重头戏。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们,多借此机会与家人团聚。一家老小围坐,共叙天伦。


  (陈希昌 摄)
  中国的长辈会在大年三十给晚辈赠送红包,称作压岁钱(压岁包), 是希望把新年的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师们也在团 年饭上,为留学生发放“红包”,送去祝福。


  (东方 IC)
  燃放烟花是中国传袭千年的习俗,也是孩子们“除夕”之夜最深 刻的记忆。绚烂的烟花既增添了年味与喜庆,也带来了祝福与祈愿。


  正月初一是新春,又称“新年”,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初一开始,人们走亲访友,既是叙旧,也是迎新。荆楚大地的人们开始“闹年”,各地都有特色庙会、年货节、 舞龙、舞狮、风情宴、采莲船等传统庆祝活动,为本就充满祥和美满氛围的春节赋予了更多内涵。这也变成人民文化认同感的一部分。


  (张寒 摄)
  位于湖北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正月初一很多人 会来到武当山朝山进香,祈求新年里福寿康宁。


  (刘曙松 摄)
  湖北宜昌的老字号庙会西陵庙会上,人们通过舞狮、舞龙、采莲船、腰鼓、大鼓等充满年味儿的民俗表演,增强社群凝聚力,传承古老的技艺。


  (李辉 摄)
  春节期间的武汉东湖梅园梅花盛开,人们舞动驱邪避害的瑞狮来 助兴,热热闹闹,是为“闹年”。


  (吴华斌 摄)
  恩施州利川市的土家族人会沿街沿村、划地为台举办利川歌会, 用唱民歌的方式庆祝新年,并舞起采莲船、车车灯来助兴。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是最重要 的内容,其他庆祝活动也达到高潮,很多地方的风俗是这一 天的舞龙舞狮结束后将道具烧掉,寓意日子红红火火、旧去 新来。至此整个春节正式结束,人们怀着新年的美好愿望, 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ZS 摄)
  武汉东湖灯会,扎成各种形状的精美花灯吸引着男女老少前来赏 灯,灯光与湖水交相辉映,璀璨而震撼。


  (视觉中国)
  元宵节要赏灯,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就 是猜灯谜,猜中的人可以揭下纸条和别人比试,即有趣味又能长知识, 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娱乐活动。


  (苏一帆 摄)
  世事变迁,新春习俗代代传承,却也在传承中,迎接着新的变化。长江上的“知音号”游轮成为湖北武汉年轻人欢庆元宵的新舞台,灯 火通明的舞会现场与两岸灯光秀交相辉映,展示着蓬勃的新春气息。


  (李辉 摄)
  1500 度的滚烫钢水化身金色火焰,红色喷火巨龙在钢花中灵动起舞,“火龙钢花”是传统和现代在春节的一次碰撞、一次融合,堪称奇观。




  以上为精选的部分图片, 完整展览请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


  编辑/楚小游
  来源/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编发/湖北文旅之声
  - END -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