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农民院士|江花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2-17 10:3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人物名片:朱有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1月出生,云南个旧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通过科技示范扶贫、教育培训扶智等方式,带领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农民全部脱贫。他荣获全国优秀党员、“时代楷模”等称号。 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铃薯种植,起源于8000年前的印第安人。
  16世纪,马铃薯进入欧洲。此后,这个宝贝儿便快速传遍全球。
  17世纪,马铃薯登陆中国。最初,它归为蔬菜类,后来才逐渐纳入粮食系列。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马铃薯已成为世界头号非谷类食品。2007年,其全球产量更是达到3.25亿吨的创纪录水平。
  世界上消耗马铃薯最多的国家,定然是中国。
  精准选择
  科技小楼的后面,有一棵高大的合欢花,柔枝撒开,花儿球状,猩红猩红、粉紫粉紫,梦幻一般娇俏。
  窗子里,总有一双瞳仁,紧紧地盯着合欢花,久久不曾离开。
  这是朱有勇的眼睛。
  一双沉思的眼,一颗沉重的心。
  自从2015年11月进驻澜沧县蒿枝坝村以来,朱有勇一直在观察、在调研。澜沧县8000多平方公里,其中河谷地区占15%、山区50%、半山区30%,到底应该发展什么致富产业呢?
  这里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由于该民族历史上以打猎为主,而彻底告别狩猎仅仅几十年时间,而且不少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甚至不会说汉话,所以对农业生产不够精通,也缺乏热爱。最开始,朱有勇曾设想组织他们外出务工、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但经过几番努力,都不适合。
  调研中,他突然发现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此地没有马铃薯!
  本地不太适宜种水稻。历史以来,热季种植只以玉米、甘蔗为主。秋天玉米和甘蔗收获之后,便不再生产,直到第二年春天,大片土地就成了冬闲田。朱有勇想,自己这些年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就是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早已成熟,亩产可达三四吨。这项技术已经在别的地区推广,只是未能到达这里,真是可惜啊。
  马铃薯的特点就是生长季节最怕下雨,而澜沧县的冬天,温度最低12摄氏度,几乎无雨。这样的气候,更适宜马铃薯生长。而且,土豆是懒庄稼,田间管理要求不高,正适合这里的群众。
  他越想越兴奋,这些条件简直是为马铃薯量身定做!想到这里,朱有勇不禁对着合欢花笑出声来……
  哑巴与喇叭
  蒿枝坝村的冬天,暖暖的。
  有多暖呢?如同北方的阳春。
  但在澜沧县农家,拉祜族兄弟们就休息了,顶多是往地里撒一把油菜籽,任其随意生长。
  于是,冬闲的日子,男人喝几杯自家酿制的包谷酒,坐在墙根聊天。女人聚在一起做针线活,带带孩子。孩子们呢,则追着公鸡乱跑,或骑着肥猪当大象。公鸡受惊了,“咯咯”地叫着,从东家门口飞到西家屋顶。孩子们也跟着飞过去、飞回来……
  科学与传统,开始了一场拉锯战。
  什么?冬天种洋芋?村民们说什么也不肯相信。他们吃过洋芋,但从来没有种过,叶片长啥样也不知道。于是,一致表示反对:
  扎丕说:“澜沧种洋芋?不可能!”
  娜努说:“冬季种洋芋?从没听说过!”……
  别说蒿枝坝不相信,整个澜沧县都不相信。因为这片土地上,从未种过洋芋。
  无奈,朱有勇决心以身示范。
  2015年12月上旬,朱有勇在村党支部的协调下,租种农民5亩地,开始示范种植马铃薯。他带着两名学生,除了亲自干活之外,还发动村民。
  12月中旬,从昆明运来种薯,放在温暖处催芽。几天后,薯芽萌动,用刀将薯块儿切开,每块儿各带一个芽眼。草木灰搅拌,晾干后种下。入土半个月,种薯发芽儿。叶呈卵圆形,类似蒿子叶。
  一个月后,株苗像儿童发育一样,迅速长至少年,有三四十厘米高。
  2月,地温渐高。马铃薯开花了,一簇簇,像喇叭筒,或紫或白,烂烂漫漫。但这些花啊,只是绽放美丽,却与果实无关。每一朵花凋谢之后,蒂结成一枚青胎,似珊瑚球,又像青樱桃,要及时掐掉。
  3月,阳光正好,暖气熏人,最是马铃薯们长身体的时候。娃子们在地下日日夜夜地歌唱着、膨胀着。只需一个多月,俱已成年。
  4月上旬,原是当地人开始春耕的时候,而现在却破天荒地要收获了。
  全村人都来围观。
  朱有勇和学生们热情地招呼着村民们,惟恐人少不热闹。
  果然,一䦆头下去,白白黄黄的马铃薯滚出来,圆圆的、胖胖的,像葫芦、似倭瓜。
  选一个最大个头的家伙,过磅,接近2公斤!
  亩产量,竟然达到4.47吨!
  天啊!
  往日重重怀疑的村民们,此时全变成了哑巴。
  旋即,哑巴又变成了喇叭……
  跟在博士后的“博士后”
  2016年11月,蒿枝坝二组组长刘扎丕接到通知:朱院士将在村里举办马铃薯培训班,要他上门组织村民前去旁听。
  马铃薯班学员60名,来自全县,有本村、本乡的,还有外村、外乡的。
  朱院士能种出葫芦大的洋芋,这消息在县里疯传开了。所以,他免费举办培训班,报名者蜂拥而来。这60位学员都是朱院士亲自面试选择的“进士”。
  寨子里有人开起玩笑,说这是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
  为了能“考中”,学员们都颇费了一番脑筋。酒井乡坡头老寨的马正发带来一个他种植的重达1.5公斤的芒果。轮到他面试时,便向院士展示“成果”;竹塘乡大塘子村的李娜努面试没有通过,硬是不离开,在门口兜兜转转,最后感动了朱院士,最终答应了她。
  ……
  刘扎丕接了任务,便早早起床,挨门告知。
  走过三五家,让他意外的是,家家空无一人,莫不是还没有起床?
  房前屋后寻了一遍。他发现,有人喂鸡,有人扫地。原来,个个都在干活儿,哪有谁在睡懒觉?
  这朱院士真不得了,把寨子几百年的“懒气”一扫而光。
  以往哪,晒太阳的、嗑瓜子的、喝酒的、睡懒觉的,除了不干活,什么都干。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
  最后一个旁听学员,找了好久才找到。原来,他跟着朱院士晨跑去了。
  开班之前,朱院士给每位正式学员发放了一套仿军装的迷彩服。大家齐刷刷穿上,顿时面目一新,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战士”。
  朱院士请乡政府武装部干部给学员们进行军训:“立正、稍息、向前看、齐步走!一、一二一、立定!”
  口号响亮,脚步齐整,精神大振。往日松散惯了的学员,牢记上课纪律、作息制度。
  军训结束后,就是三天理论课,由朱院士和他的博士研究生亲自讲授。而后,课堂就移到了田间地头。
  ……
  几天时间,学员们与朱院士都混熟了。
  有一个小伙子,斗胆开起了玩笑:“朱院士,你说比博士更厉害的是博士后。你是博士,你的学生也是博士,那我们跟在博士后面学种地,不就是博士后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田垄上响起一片片笑声,震响着这沉寂了千万年的青山和穷山。
  苦孩子的哭与笑
  1984年3月,张六金生于蒿枝坝一组。刚刚出世一个月,父亲便因病撒手西去。更加不幸的是,办完丧事的当天,母亲也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信。
  一位本家大伯心疼这个侄儿,把他抱回家。可大伯家里还有5个孩子啊,都吃不饱肚子。更加悲催的是,几年后,大伯也因病去世了。
  从12岁开始,张六金就外出打工了。先是到一家餐馆,管吃管住不给钱。几年后,他又到一个采石场,悬挂在半山腰,负责引燃雷管炸药的导火索,极其危险。放炮一天,工钱5元。
  炸一天岩石,浑身臭汗,满头石粉,好累啊,好险啊,终于又活着回来了。
  到了结婚年龄,但谁肯嫁给这样一个无家无业的孤儿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蒿枝坝三组有一户人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于是,两厢情愿,他便成了上门女婿。
  家里5亩地,一年只种一季玉米。收成稀稀落落,勉强可以温饱。
  随着孩子的出生,住房紧张。但要盖房,谈何容易啊。
  2012年,张六金东挪西借、南躬北誓,终于筹款2500元,盖起了三间土坯房。
  大儿子4岁时,小儿子又出生。孩子都是小天使,可爱极了。可长到两岁的时候,小儿子的右手掌上长出了一个小黑斑。黑斑随着孩子的身体,慢慢长、慢慢长,竟然长到1厘米大,像一枚饱满的黑豆,紧绷绷,似乎一触即爆。小心不能触碰,时时痛得大哭。去乡卫生所,去县里医院。医生摇摇头:“这里治不了,你们去昆明大医院吧。”
  2015年3月,张六金夫妻再次贷款1万元,赶往昆明。上午10时动身,一路颠颠簸簸,到昆明的时候已是晚上10时了。
  第二天,辗转找到医院。医生告知:住院费和手术费需要3万元。3万元,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夫妻相顾无言,只好放弃治疗。回家的路途中,夫妻俩几度抱头痛哭。四面青山同情地看着他们一家人,也在陪着叹息、陪着痛哭……
  2016年,张六金听说村里来了一名科学家,号召大家种马铃薯。他不相信,就没有响应。
  第二年,他看到别人种土豆发财了,便偷偷跟着栽种。土豆收获时,别人每亩赚1万多元,可他的5亩地,只赚回1.4万元。虽然如此,也比往年收入好多了。
  2018年冬天,张六金下定决心,好好种土豆。为此,他东询西问,南求北告,多方取经,掌握了一个个技术要领。那一天,他翻整了土地,小心翼翼地播下种薯。这时,正好朱有勇从田边走过。
  “呵呵,你切种薯的方法不对路啊,我切给你看。”说着,朱有勇走到垄前,接过张六金的刀子,“切一个芽口没保证,最好切2个。”朱院士低头切薯,单腿跪在垄上。“每株种20至25厘米深,距离40厘米。起垄不能太密,大约在1.2米。每亩的株数最好是4667株……”接着,又告诉张六金浇水的注意事项。
  这一年,张六金的5亩土豆,赚回2.4万元。
  随着土豆收入的增加,张六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一系列根本变化。
  2018年秋后,他拆除土坯房,盖起了一座二层小楼。也是在这一年,村扶贫第一书记告诉他,小儿子的手术可以在澜沧县人民医院进行了,并帮助他联系了医院,办理入院手续。手术十分顺利,诊断是良性血管瘤,共花销9000多元。
  由于张六金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再加上国家医保等优惠政策,这9000多元费用,大多可以报销,只需要自己承担479元。
  “479元?只有479元?”张六金反复问。对,没错!夫妻俩,相视而笑,接着又抱头痛哭。
  只是这一次,是幸福的号啕。
  “得吃了”
  酒井乡坡头老寨有33户人家,马正发单家独户地住在半山腰。
  他有一句口头禅:“得吃了!”
  庄稼有了好收成、办成一件漂亮事、儿子考了好成绩,他都会乐呵呵地说:“得吃了!”
  可是,这个短头发、高颧骨、黑黝黝的40多岁汉子,好久不得吃了。
  独门独户的房子周围,全是他的土地。山场、旱地、水田,加起来虽然有100多亩,但能种庄稼的只有20亩左右。其他的土地,租给别人种桉树,每年每亩租金15元,简直等于拱手相送。
  两个孩子、媳妇、岳父,全家5口人,全指望这20亩庄稼地。马正发是一个典型的勤快人,为了改变家境,他在其中18亩地上种包谷、红薯和蔬菜,另外两三亩地摸索种芒果,早熟的、晚熟的、嫁接的等等,达20多个品种。单是一棵芒果树上,就能长出好几种果子,桂七芒、青皮芒、凯特芒、红象牙芒、贵妃芒,有青色的、鹅黄的、粉红的。
  别人称赞他。他笑一笑说:“别看我整天都在忙碌,可都是穷忙活,粮食只是够吃,芒果产量不高,而且路又远,卖不动,还不得吃。”的确,马正发一年的收入,除了供孩子读书和家人看病开销之外,也仅仅是温饱。
  朱有勇在蒿枝坝创办马铃薯培训班的消息传出后,马正发听说不用交学费,就主动报名去了。
  他是一个精明人,面试的时候,担心院士不肯收留,就带上一只大芒果,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科学种田人。
  果然,竞争十分激烈。每个乡镇录取名额是2人,但报名者都有30多个。
  朱院士看着马正发的大芒果,很感兴趣,问:
  “你家的地靠近河水吗?”
  “是的。”
  院士高兴了:“你平时喜欢种蔬菜和种果树吗?”
  “我种了20多年。”
  “很好!”院士又赞了一句,“你想致富不?”
  “我怎么不想致富?我穷得不得了。”
  ……
  过了几天,通知书到了。
  马正发所在的马铃薯培训班共60人,来自全县各乡镇。学时累计100天,刚好是从种植到收获的一个生产周期。
  学期内,学员们时而集中培训,时而回到自家田地里实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有集中培训的时间,全在马铃薯生长的每一个节点之前,而所有的种子与化肥,都由院士团队免费提供。
  ……
  第一年,马正发就“得吃了”。他的亩产量2.5吨,虽然比不上别人的亩产2.7吨,但他觉得已经很多很多了。
  2018年,马正发下大力气,精心耕种,亩产达3.6吨,最大一个马铃薯1.8公斤,总收入达到6万元。
  马正发越干越有劲儿。2019年,收入竟然超过9万元。收获时节,他的地头引来好几家收购商。这些商人有的来自湖南,有的来自四川。销路呢,除了国内,还销往缅甸。
  马正发出名了,寨子的乡亲们经常登门拜师。
  朱有勇叮嘱他:“这个片区,你是带头人。你学得好,要毫不保留地教给别人啊。”
  马正发高兴地说:“院士不收我学费,我怎么能向别人要钱?只要他们好好学,我肯定分文不取、倾囊相授。”
  我是薯王
  上允镇下允村帮蜡组的卫成金是一个能干的汉子,风里来,雨里去,干得一手好农活。
  2017年,听说朱有勇院士在蒿枝坝创办马铃薯培训班,卫成金很想报名,但家里活计太多,脱不了身。
  他鼓动邻居去参加,可邻居担心冬天种不出洋芋。他说:“洋芋本来就喜冷凉嘛,为啥种不出呢?我试验过的,只是不高产罢了。”
  第二年,卫成金主动报名。他的态度端正、基础厚实,顺利被录取。
  上课了,他认真听讲。老师的讲授,全部刻记在脑子里。
  切种薯,每块种薯保证1-2个芽口,重量至少15-20克。起垄时,土要扒深,土质要细,薯才结得多。还要往土里撒上少许石灰粉消毒,然后才种下去,株距要保持25厘米。
  种下之后,浇水也有讲究。水分不够,洋芋就长不大。浇水多少,要看土质。土质粗糙,一周浇水一次。如果天气干热,要一周浇水3次。如果下雨了,就赶紧去排水,否则幼薯会烂掉。
  下种时一次性下足肥料。如果肥力不够,就要追肥一次。
  天天和田地打交道,种地几十年,早已是老手。结合老师教给的方法,再种洋芋,并不手生。况且,下允村土质好、水源足呢!
  冬洋芋虽说是懒庄稼,但也有窍门:最好在公历10月10日至12月20日之间种下,如果晚于这个时间,由于温度升高,要么不结果,要么结果少。
  2017年冬天,卫成金种了9分地,收获3.3吨,全县亩产最高。拿到市场批发,每市斤1.3元,卖了7000多元。第二年,仍是9分地,收获4吨,更是全县最高产,得款9000元。
  别人问他有什么秘诀,他浅浅笑着:“朱院士的经验,都是真经,只要你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好浇水、好好管理,哪有不高产的道理?”
  他的几个弟弟妹妹,在他的带动下,也都种起了马铃薯。
  这些马铃薯啊,没有让他们失望,个个长得虎头虎脑、敦敦实实。
  2018年4月,卫成金接到马铃薯班老师的电话,要他去参加“薯王”评比。
  原来,朱有勇院士为了进一步鼓励农民种植马铃薯,提出要在全县评选“薯王”,谁能种出全县最大的洋芋,他要亲自奖励5000元。
  老卫赶了几十公里山路,来到蒿枝坝。
  参赛人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共120多人。人人怀抱着马铃薯,像是一个个金娃娃。不用说,都是各自家里最大的那一个。这东西,谁也不能造假,谁也不会造假。
  谁的洋芋最大?
  众目睽睽,现场称量!
  刷了一遍又一遍,大的,较大的,更大的,最大的——1.75公斤!
  老卫微笑着上台了,古铜色的脸庞上泛着金光,心底更揣着钢铁般的自信。
  他举起自家的马铃薯——1.95公斤!
  薯王!
  朱有勇兴奋地走上前,拍着他的肩膀,现场奖励5000元。
  朱院士教给的办法,简直是土里生金。
  老卫打算扩大种植,但自家地亩数太少。他盘算着,决心流转土地,大干一场。
  院士“触网”冲浪
  冬种洋芋能赚钱!
  喜讯传开,澜沧县推广了2万多亩马铃薯。
  短短几年时间,朱有勇带领澜沧县拉祜族群众,形成了从种植、管理,到收获、售卖,再到开设网络店铺、直播带货的一个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扶贫链条。
  有记者做过调查:每年3月至5月,北京市饭馆里的醋溜土豆丝,85%左右来自云南。
  冬种马铃薯的热销,是因为打了一个时间差:正好在春节前后上市,是独一无二的鲜货。若是5月份,山东、福建的春季马铃薯上市,价位就下落了。
  往年3月开始,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纷纷来到澜沧县,收购新鲜冬季马铃薯。
  但是2020年春季,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已过去两个多月,经销商们还是不见影子。
  满地的“金娃娃”们,急红了眼。
  疫情期间,云南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平台合作,开展“在线实践、直播家乡、助力扶贫”活动,鼓励学生走入田间地头,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和复工复产。
  朱有勇灵机一动,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他主动提出要亲自直播带货,“触网”冲浪。
  朱有勇的提议让学生们大吃一惊。平时,他基本不接受媒体采访,经常回避记者。去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他出镜,他也婉言谢绝了。他从来都与商业撇清,以纯粹之心搞研究。
  但现在,这是帮助农民脱贫啊。
  大家恍然大悟。
  2020年4月7日12时55分,朱有勇来到云山村蒿枝坝,直奔田间。
  直播地点就选在村民刘长保的地里。这个地块,正好处于马铃薯基地的中间位置。
  100多人闻讯而来。
  朱有勇和大家一起,开挖土豆。
  田里的土豆都翻身露出肚皮,圆滚滚、肥嘟嘟、白胖胖。
  朱有勇抖一抖裤脚上的泥土,戴上草帽,面对眼前的手机,清一清嗓子,开口直播了。
  “……你们看,我手中的冬季马铃薯,芽眼浅、皮光亮、个头大……”
  拼多多的平台直播上,呈现出朱有勇朴实真诚的笑脸。这张笑脸,面向全国各地。
  他俏皮地把两个最大的马铃薯,齐耳举起,与自己的脸庞相比较,几乎不相上下。
  院士当主播,为澜沧县冬季马铃薯“代言”,马上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旋风。
  线上线下,纷纷咨询、交易频繁,潮水般涌动。
  ……
  1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54万网民观看。
  当天挖出的25吨土豆,销售一空。
  其实,作为朱有勇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冬季马铃薯技术体系从2008年开始,已走向云南省多个州市。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200多万亩,而它的市场,已经遍布北方各大城市。
  那袅袅的飘香,是云南的问候,是澜沧的味道。
  在澜沧县农村,人均收入3700元即可脱贫。
  而在这里,家家都有土豆田,家家都有“金娃娃”!
  ……
  土豆、土地,沉默土地上的农村。
  太阳、阳光,雪亮阳光下的农业。
  生命、生活,现代生活中的农民。
  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一切都在变得富裕,且美丽……
  (选自长篇报告文学《农民院士》)
  本文刊载于《长江日报》2022年2月17日第9版《江花》。
  【编辑:宗夏】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