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不是“玩设计”|书里书外
“书感”,是编辑对书的一种悟性,也就是对书的内容和形式的直觉判断力。一个编辑具有书感,就是要善于把书做得像一本人们心目中的好书。
一个编辑,当他拿到了一堆书稿的图文,如果他具有良好的书感,他应该有能力做出适当的策划,把这本书编得人见人爱。编辑先要判断,是做图册还是做图文书?要做图文书,也需要考虑是印成四色(彩印)还是双色,或者只印单色?为了节省彩印成本,还可以考虑做成四加一(就是每一页的正反两面,其中一面印四色,另外一面印单色),以及用什么开本,用什么纸印刷。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图片质量并结合文字内容确定的。
我们经常听到编辑在图书出版之后议论,说假如当初怎样做就好了。其实,这是因为他的书感没有到位。
图书是文化产品,它的设计和一般产品不同,应该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内涵或者文化品位。雅致大方,通常是最高的目标。有的时候,简单就是美。著名的图书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就是一个极简主义的追求者。我过去在香港三联书店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他有一种思维方式:拿到一本书的设计,他首先考虑的是有哪些无用的因素可以去掉。总之他认为设计越简洁越好。
在图书的形式和包装方面,单纯追求“最美的图书”,有时是破坏书感的。因为图书最重要的价值,还是阅读方面的实用价值。如果它的非常美观的形式妨碍了实用价值的实现,我们也不能认为这种设计是成功的。
现在我们看到,就像城市里面的建筑物呼啦啦冒出了一大堆异形建筑一样,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玩设计”的图书。有些书动不动就穿金戴银,有些书做得稀奇古怪,不惜工本地采用了一些稀有的装帧材料。但是这些图书,就像那些异形建筑一样,对于原材料是一种浪费,而实用价值大大降低。许多书因为玩了设计,已经很难进入市场,变成了纯粹的收藏品,甚至只是展品。我以为,这些看起来“艺术感”很强的图书,也许缺少的恰恰是书感。
关于要有良好的书感,我举一个例子。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读书文丛”。收入了王蒙等四本有关读书的随笔集。编辑外聘了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他做的封面和版面设计总体上不错,32开精装,封面上采用作者手写签名,烫金。但是设计师提出,为了和封面烫金签名呼应,他准备在书的切口上刷金。编辑觉得,出版这一类名家作品,目的是给大众读者阅读,而不是提供收藏的。刷金虽然很漂亮,但是似乎改变了图书的定位,使之不像大众读物。可是设计师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以前做过一些切口刷金或涂色的书,读者反映良好。双方一时争执不下。最后,出版社领导表态,支持了编辑的意见,不接受刷金的设计。
我觉得,这个小小的争议,其实就是书感问题。试想,一本王蒙先生大约十来万字的读书随笔集,做成切口刷金的书摆在书店里,读者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奇怪?刷金的设计自然是一种创意,显得隆重其事,但是用在这样一本大众化的小书上面,的确有些反常。
所以我说,提倡书感是支持创新,但是拒绝反常。
(作者:李昕 出版家,三联书店前总编辑。)
【编辑:郑晓晓】
一个编辑,当他拿到了一堆书稿的图文,如果他具有良好的书感,他应该有能力做出适当的策划,把这本书编得人见人爱。编辑先要判断,是做图册还是做图文书?要做图文书,也需要考虑是印成四色(彩印)还是双色,或者只印单色?为了节省彩印成本,还可以考虑做成四加一(就是每一页的正反两面,其中一面印四色,另外一面印单色),以及用什么开本,用什么纸印刷。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图片质量并结合文字内容确定的。
我们经常听到编辑在图书出版之后议论,说假如当初怎样做就好了。其实,这是因为他的书感没有到位。
图书是文化产品,它的设计和一般产品不同,应该追求的是一种文化内涵或者文化品位。雅致大方,通常是最高的目标。有的时候,简单就是美。著名的图书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就是一个极简主义的追求者。我过去在香港三联书店和他一起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他有一种思维方式:拿到一本书的设计,他首先考虑的是有哪些无用的因素可以去掉。总之他认为设计越简洁越好。
在图书的形式和包装方面,单纯追求“最美的图书”,有时是破坏书感的。因为图书最重要的价值,还是阅读方面的实用价值。如果它的非常美观的形式妨碍了实用价值的实现,我们也不能认为这种设计是成功的。
现在我们看到,就像城市里面的建筑物呼啦啦冒出了一大堆异形建筑一样,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玩设计”的图书。有些书动不动就穿金戴银,有些书做得稀奇古怪,不惜工本地采用了一些稀有的装帧材料。但是这些图书,就像那些异形建筑一样,对于原材料是一种浪费,而实用价值大大降低。许多书因为玩了设计,已经很难进入市场,变成了纯粹的收藏品,甚至只是展品。我以为,这些看起来“艺术感”很强的图书,也许缺少的恰恰是书感。
关于要有良好的书感,我举一个例子。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读书文丛”。收入了王蒙等四本有关读书的随笔集。编辑外聘了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他做的封面和版面设计总体上不错,32开精装,封面上采用作者手写签名,烫金。但是设计师提出,为了和封面烫金签名呼应,他准备在书的切口上刷金。编辑觉得,出版这一类名家作品,目的是给大众读者阅读,而不是提供收藏的。刷金虽然很漂亮,但是似乎改变了图书的定位,使之不像大众读物。可是设计师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他以前做过一些切口刷金或涂色的书,读者反映良好。双方一时争执不下。最后,出版社领导表态,支持了编辑的意见,不接受刷金的设计。
我觉得,这个小小的争议,其实就是书感问题。试想,一本王蒙先生大约十来万字的读书随笔集,做成切口刷金的书摆在书店里,读者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奇怪?刷金的设计自然是一种创意,显得隆重其事,但是用在这样一本大众化的小书上面,的确有些反常。
所以我说,提倡书感是支持创新,但是拒绝反常。
(作者:李昕 出版家,三联书店前总编辑。)
【编辑:郑晓晓】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