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福利】《恒河三千年》:被誉为“纸上纪录片”,用文字全景展示恒河的前世今生

有这样一条河流,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等地,最终汇入孟加拉湾。它绵延2500多公里,养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印度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但这位母亲在付出了她的乳汁,她的青春以后,迎来的却是污浊不堪的垃圾、污水和废水,甚至成为了病毒传播的温床。

印度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大量的死亡,当火葬场不堪重负,恒河就成为了容纳这些尸体的去处。病毒的温床、尸体的坟墓、垃圾回收场、废水回收场……这些称谓让这条圣洁的河流成为了污秽的化身,也危及着两岸的民生和生态。如何治理好这条河流成为了人们日益关切的话题。
为了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恒河的现状,也为了让恒河的保护和清理工作得到日益的重视,英国作家马凯写下了这本 《恒河三千年》 。

这部作品是继 《耶路撒冷三千年》《埃及四千年》《秦俑两千年》 之后,世界文明探索系列的收官之作。它不仅揭露恒河的前世今生,揭露恒河与印度人的关系,更揭露了恒河正在面临的深刻危机。
这是史上第一部从恒河源头进行全面探索的作品,从古溯今,探寻这条河流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存在的意义。 它第一次将恒河的全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出来,所以被誉为关于恒河的“纸上纪录片”。

马凯是英国《金融时报》的亚洲新闻编辑,30年来,他一直从事亚洲、非洲、中东和欧洲的报道工作,具有资深的采访经验,同时他还曾两次获得亚洲出版商协会评论写作奖。
他热衷于对印度事件的报道,记者卡兰•塔帕评价他称: 马凯喜欢并且理解印度,但也能从中看见印度的缺点,并且公正地评估印度为纠正错误所做出的努力。 所以,他对印度的报道是信息准确的,公正的,而且发人深省,即使对印度存在同情,在他的作品里也很少有偏见。
在写作这本书前,他在印度待了四年,利用整整四年的亲身经历、实地研究和各类访谈,获得了详实的一手资料,最终形成报告,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

马凯声称,他写这本书纯粹出于偶然。2012年,他们全家搬到德里,偶然间他发现了一本图册里用小圆圈做了游艇码头的标记,出于对游艇的兴趣,他决定前往标记地去看一看,没想到迎接他的是臭气熏天、漆黑肮脏的河沟,这条河沟正是恒河的主要支流。他不禁开始思考,如果这些水汇入恒河会怎样?不可否认,印度人正在扼杀恒河,而恒河也正在扼杀印度人,所以他决定写作这本书,把这一切展示出来,从而寻求合力的改变。
在这本书里, 他尝试将历史、地理、环境、政治、宗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满怀对印度的理解和深情,记录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力求为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恒河故事和一个立体的恒河全景。

《恒河三千年》全书共分为18个章节,在书里,作者以恒河的流经之地为线索,自上而下展开陈述,从恒河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出发,途经阿拉哈巴德、瓦拉纳西等地,一直写到最终的流入点孟加拉湾,讲述了恒河的起源与神话故事,恒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及印度人与恒河之间的毁灭与依存。
在一系列悲壮、神秘与辉煌的故事中,解读恒河如何从源头的清澈洁净,变得越来越污秽肮脏,以及印度人为了拯救恒河、拯救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恒河三千年》揭秘了人们对于恒河最感兴趣也最迷惑的问题。
书中记录了印度人的生命之河,为何变成了“死亡之河”?书中揭示了很多原因。比如:印度13亿人口中,有近一半人没有简单的厕所设施,他们仍然保留着户外大小便的陋习,很多治病微生物通过粪便传入水里,生活废水也没有得到处理,使恒河变成了细菌的温床,更可怕的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这些细菌和病毒往往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依靠恒河而生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毁灭性的存在。
书中还记录了很多伟大的恒河探索者与科学家。
比如我国有名的法师玄奘,穿行于恒河流域各地,将其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苏格兰风景画家詹姆斯·贝利·弗雷泽,以及军队测量员 J.A. 霍奇森上尉,他们都曾在探索中抵达恒河源头,因为那里稀薄的空气、苦寒的气候、狂野的山川地貌,以及湛蓝的天空兴奋不已。恒河的伟大魅力,早在几千年前的探索中就得到了彰显。

《恒河三千年》是一部人类文明探索经典制作,不仅在于对恒河历史的梳理,以及作者从历史、地理等多角度的融合阐述,更在于它揭示的一个深刻的话题: 为什么印度人如此依赖恒河,敬畏恒河,摩拜恒河,却又如此不加节制地污染恒河。

就像卡兰·塔帕所说的:作者 “从恒河源头开始探索,客观陈述了这条圣河沿岸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陋习与文明纠缠不休,神圣与世俗在恒河水中融为一体”。 在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揭露了恒河的反噬,以及人们对于清理恒河的迫切需求。
其实,恒河的反噬只是一个小小的切入点,恒河之于印度,正如自然之于人类。恒河的反噬,也如同我们时刻面临的自然的反噬。
日益升高的海平面,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疯狂爆发的瘟疫……我们习惯将它称为“自然的惩罚”,但在这“惩罚”面前,我们总是一边感叹,一边又乏力做出改变。该如何保护自然,如何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许我们能从这部作品里得到深思和警醒。

赠书 · 福利
关注“湖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文末“在看”或转发至朋友圈,并在评论区留言,走心的留言会被鄂小图精选上墙哦~
截至2022年5月5日上午10点,留言点赞数最高的1位读者获得赠书1本,另外鄂小图会随机抽取1位走心留言的读者赠书1本。
本期赠书《恒河三千年》
留言截止后,获奖读者鄂小图会发私信通知。请大家用心留言积极分享!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湖北省图书馆所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