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省共读一本书(第32期)?|?《我弥留之际》(解读篇)
六省共读一本书
阅读推广活动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特别推出“六省共读一本书”活动,连续36天为大家分享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合著的《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今天,由山西省图书馆馆员任向姝,为大家分享苏童对经典著作《我弥留之际》的解读。
《我弥留之际》
解读:死亡到来前,我们要如何更好地活着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有两部长篇小说在他的作品宝库当中最为重要。一部是大家熟知的《喧哗与骚动》,另一部就是《我弥留之际》。
这部小说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开了一代文学创作之风气的结构。小说以本徳伦家庭的每个家庭成员(丈夫、四个儿子、女儿、母亲)作为一个章节轮回叙述,每一个章节不断地变换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这样来完成了整部小说。这部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一个很少见的、非常抓人心的故事。
小说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多子女家庭中母亲的死。这个母亲是小学教员出身,她生前,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却爱而不得,被自己的家庭和众多子女困住的女性。她去世前只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几乎也是唯一的遗愿,就是要她的家人把她的棺材送到几十英里之外的娘家去安葬。
她一生都在为人妻、为人母,但在真正的死亡来临前,她突然很想念自己真正的骨肉亲人,自己的家族。所以,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需要帮她完成遗愿,把她的棺材送到她母亲的娘家。
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旅程,但是,在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意外。
发生的第一个意外,他们家唯一的一辆马车,被其中两个儿子拉岀去赚钱了,医生没能及时赶到家中为母亲看病,所以他们的母亲去世了,当时天气很炎热,需要及时把母亲的棺材送到娘家去,却因为没有交通工具,耽搁了好几天。等到她那两个儿子把那辆马车套回来,一家人才匆匆上路。
几十英里的路途也不算太远,但他们遇到了水灾。横在路途中的一条河发大水,阻挡了载着棺木的马车渡河。艰难地渡过了河,交通工具却在大水中失去了,一家人再次陷入苦恼。
这部小说是以本德伦家庭的每个家庭成员作为一个章节轮回叙述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对死者的感情其实都不太一样。
她的大儿子卡什,是一个特别光明、正面、像圣徒一样的人物,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
她的二儿子达尔,对她的感清却完全不同。因为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天生就特别讨厌达尔,导致达尔从小得不到母亲的宠爱,使得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并不亲密,甚至在达尔对母亲的感情中,掺杂着比较负面的、阴暗的情绪。
这样的达尔,在送母亲的棺材去安葬的路上,碰到种种突发事件会格外烦躁。又源于在对母亲的回忆当中,使他想起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在运送棺材的路途中,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很奇特的行为:把停留母亲棺材的谷仓烧掉了。
前面遇到了水灾,后面遇到了火灾,这样的遭遇和经历完全令全家人意想不到。谁都没想到,一个死者的灵魂想要安放在她的娘家,会如此之艰难。
这部小说以一个令人意外的开始,一个种种节外生枝的送葬之路,勾勒岀了一个非常严密又富有弹性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折射出了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爱恨、亲密、冷漠与疏远。
而在一路上种种的节外生枝,也都被一股力量牵引着奔向终点,这个终点就是,他们的母亲终究是要安葬的。所以,尽管送葬之路颠沛流离,最后他们的母亲还是得以安葬。
母亲安然地落葬在她安葬的地方之后,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其中一件事情是,达尔因为纵火,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病病人抓走了。第二件事情更令人震惊,本德伦家庭当中的男主人安斯•本德伦,在自己妻子刚刚入土安葬之后,就给他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女人,告诉他们:“来,孩子们,见过你们的新母亲。”
这是一部在福克纳小说当中特别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在阅读上又是带有某种牵引性和诱惑性的文本。
作为福克纳最伟大的两部小说,我一直认为《我弥留之际》是更适合向读者朋友们推荐的福克纳作品。当然提到福克纳,他的一生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人们的印象里,晚年的福克纳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带有美国南方乡村味道的小老头儿。
他的晚年在他的老家——奥克斯福德,他跟那些老乡亲打打招呼,吹吹牛,特别帅。听说要去瑞典领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开始是不想去的。因为他实在害怕出远门。最后是他女儿陪着他去领的奖,因为他女儿说这么荣耀的时刻,一定要去。
从这样一个作家的晚年当中,完全想不到他的青年时代会那么“作”。他的“作”几乎可以超过所有的美国作家。比如,他从小就特别想当兵,特别想当飞行员。但是由于他种种不合格,美国的军队不要他,他就联系了英国某一支与皇家飞行有关系的空军部队,但当他去了英国,那场战争就结束了,所以他根本就没当上兵,没有体验过在空军部队做飞行员。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作为一个写字的人,起初他也是无法靠稿费创作养活自己的,所以他必须要找工作。他做过小邮局局长,别人要开除他,他说开除才好,他真不想伺候什么所谓花了两分钱邮票就想让他伺候的人,不干也罢。所以到后来他写岀一定小名气的时候,好莱坞就把他招去了。福克纳曾经给好莱坞的资产阶级大鳄们、大制片人干了好几年脏活、累活、粗活。
就这样,福克纳经过无数次的洗礼,后来终于靠一部不太好的小说《圣殿》赚了钱,可以安心回到他的南方——奥克斯福德,偏僻而封闭的老镇,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他真正的写作。也正因为这样的沉淀,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作家福克纳。
福克纳的小说技艺复杂而伟大。他从来不写浅显易懂的句子,而是创作混沌的、模糊的语言,这种混沌感有种奇怪的魅力,你能感觉到他的一个个文本对你的压迫。你甚至感觉得到他简直像太阳一样照耀着,让你就是想读懂它,想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文学语言。他每一部小说的表达都是不同的,最后都企及一个非常高的精神高地。
要读真正的福克纳,必须忍受不懂,带点儿自虐的,接触一下《我弥留之际》这种有难度有高度的,并不让人很愉悦的作品,看看它背后是什么东西,那么强大,那么有价值,让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来源:合作与辅导部、山西省图书馆
阅读推广活动
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之际,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特别推出“六省共读一本书”活动,连续36天为大家分享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合著的《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
今天,由山西省图书馆馆员任向姝,为大家分享苏童对经典著作《我弥留之际》的解读。
《我弥留之际》
解读:死亡到来前,我们要如何更好地活着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有两部长篇小说在他的作品宝库当中最为重要。一部是大家熟知的《喧哗与骚动》,另一部就是《我弥留之际》。
这部小说的第一个特点是它开了一代文学创作之风气的结构。小说以本徳伦家庭的每个家庭成员(丈夫、四个儿子、女儿、母亲)作为一个章节轮回叙述,每一个章节不断地变换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这样来完成了整部小说。这部小说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一个很少见的、非常抓人心的故事。
小说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多子女家庭中母亲的死。这个母亲是小学教员出身,她生前,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却爱而不得,被自己的家庭和众多子女困住的女性。她去世前只有一个特别强烈的几乎也是唯一的遗愿,就是要她的家人把她的棺材送到几十英里之外的娘家去安葬。
她一生都在为人妻、为人母,但在真正的死亡来临前,她突然很想念自己真正的骨肉亲人,自己的家族。所以,她的丈夫和她的孩子需要帮她完成遗愿,把她的棺材送到她母亲的娘家。
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旅程,但是,在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中,却发生了很多意外。
发生的第一个意外,他们家唯一的一辆马车,被其中两个儿子拉岀去赚钱了,医生没能及时赶到家中为母亲看病,所以他们的母亲去世了,当时天气很炎热,需要及时把母亲的棺材送到娘家去,却因为没有交通工具,耽搁了好几天。等到她那两个儿子把那辆马车套回来,一家人才匆匆上路。
几十英里的路途也不算太远,但他们遇到了水灾。横在路途中的一条河发大水,阻挡了载着棺木的马车渡河。艰难地渡过了河,交通工具却在大水中失去了,一家人再次陷入苦恼。
这部小说是以本德伦家庭的每个家庭成员作为一个章节轮回叙述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对死者的感情其实都不太一样。
她的大儿子卡什,是一个特别光明、正面、像圣徒一样的人物,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
她的二儿子达尔,对她的感清却完全不同。因为母亲不知道为什么天生就特别讨厌达尔,导致达尔从小得不到母亲的宠爱,使得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并不亲密,甚至在达尔对母亲的感情中,掺杂着比较负面的、阴暗的情绪。
这样的达尔,在送母亲的棺材去安葬的路上,碰到种种突发事件会格外烦躁。又源于在对母亲的回忆当中,使他想起了很多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在运送棺材的路途中,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很奇特的行为:把停留母亲棺材的谷仓烧掉了。
前面遇到了水灾,后面遇到了火灾,这样的遭遇和经历完全令全家人意想不到。谁都没想到,一个死者的灵魂想要安放在她的娘家,会如此之艰难。
这部小说以一个令人意外的开始,一个种种节外生枝的送葬之路,勾勒岀了一个非常严密又富有弹性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折射出了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的爱恨、亲密、冷漠与疏远。
而在一路上种种的节外生枝,也都被一股力量牵引着奔向终点,这个终点就是,他们的母亲终究是要安葬的。所以,尽管送葬之路颠沛流离,最后他们的母亲还是得以安葬。
母亲安然地落葬在她安葬的地方之后,发生了两件令人震惊的事。其中一件事情是,达尔因为纵火,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病病人抓走了。第二件事情更令人震惊,本德伦家庭当中的男主人安斯•本德伦,在自己妻子刚刚入土安葬之后,就给他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女人,告诉他们:“来,孩子们,见过你们的新母亲。”
这是一部在福克纳小说当中特别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在阅读上又是带有某种牵引性和诱惑性的文本。
作为福克纳最伟大的两部小说,我一直认为《我弥留之际》是更适合向读者朋友们推荐的福克纳作品。当然提到福克纳,他的一生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人们的印象里,晚年的福克纳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带有美国南方乡村味道的小老头儿。
他的晚年在他的老家——奥克斯福德,他跟那些老乡亲打打招呼,吹吹牛,特别帅。听说要去瑞典领诺贝尔奖的时候,他开始是不想去的。因为他实在害怕出远门。最后是他女儿陪着他去领的奖,因为他女儿说这么荣耀的时刻,一定要去。
从这样一个作家的晚年当中,完全想不到他的青年时代会那么“作”。他的“作”几乎可以超过所有的美国作家。比如,他从小就特别想当兵,特别想当飞行员。但是由于他种种不合格,美国的军队不要他,他就联系了英国某一支与皇家飞行有关系的空军部队,但当他去了英国,那场战争就结束了,所以他根本就没当上兵,没有体验过在空军部队做飞行员。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作为一个写字的人,起初他也是无法靠稿费创作养活自己的,所以他必须要找工作。他做过小邮局局长,别人要开除他,他说开除才好,他真不想伺候什么所谓花了两分钱邮票就想让他伺候的人,不干也罢。所以到后来他写岀一定小名气的时候,好莱坞就把他招去了。福克纳曾经给好莱坞的资产阶级大鳄们、大制片人干了好几年脏活、累活、粗活。
就这样,福克纳经过无数次的洗礼,后来终于靠一部不太好的小说《圣殿》赚了钱,可以安心回到他的南方——奥克斯福德,偏僻而封闭的老镇,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他真正的写作。也正因为这样的沉淀,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作家福克纳。
福克纳的小说技艺复杂而伟大。他从来不写浅显易懂的句子,而是创作混沌的、模糊的语言,这种混沌感有种奇怪的魅力,你能感觉到他的一个个文本对你的压迫。你甚至感觉得到他简直像太阳一样照耀着,让你就是想读懂它,想要挑战这种高难度的文学语言。他每一部小说的表达都是不同的,最后都企及一个非常高的精神高地。
要读真正的福克纳,必须忍受不懂,带点儿自虐的,接触一下《我弥留之际》这种有难度有高度的,并不让人很愉悦的作品,看看它背后是什么东西,那么强大,那么有价值,让它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来源:合作与辅导部、山西省图书馆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