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书说端午·图书荐读】馆长为您讲书:《续齐谐记》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6-03 12:02 来源: 湖北省图书馆
【字体:


  端午到,粽飘香。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端午节到来之际,中国知网联合湖北省图书馆、宜昌市图书馆、秭归县图书馆共同开展“文化溯源,品味端午记忆”2022端午主题活动,并推出“书说端午·图书荐读”活动。我们将邀请图书馆馆长(馆员)共同为大家推荐端午相关书籍,增强节日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吸引更多人走入图书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看 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王涛为大家推荐的书籍


  书说端午图书荐读




  荐书人简介


  王涛就职于湖北省图书馆,任副馆长,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助推文化繁荣工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下基层,走乡镇,进社区,全省建成近100个乡镇数字服务基层点和近200个数字文化驿站,提升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主持规划建设的湖北省数字图书馆,主持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数字图书馆建设规划、技术需求设计及项目实施,在全国图书馆行业有示范作用。疫情期间,主持完成湖北省建设方舱数字文化之窗,覆盖到方舱医院和隔离酒店,访问量达300万人次。负责筹备成立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坚持需求牵引、技术先行,为联盟发展造势。




  推荐书目






  《增订汉魏丛书 汉 魏遗书钞》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影印本)
  作者: 南朝梁代吴均
  推荐词(视频同期声):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文化溯源 品味端午记忆”2022端午节主题读者活动,我是湖北省图书馆副馆长王涛,我在端午故乡湖北为您荐书。
  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的书是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很多,纪念屈原则是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种,《续齐谐记》就是最早将端午节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的一部古代志怪小说。现存故事十七则,其中既有讲述重阳登高、曲水流觞的民间习俗,又有如阳羡书生、凤凰夜飞这样的传统民间故事,作者吴均既有史质,兼具才情,故事短小精悍,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古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吴均生活的时代,楚人就常常在五月五日将盛满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纪念屈原,对于这种端午习俗,他讲了一个诙谐的小故事:汉代建武年间,楚地忽然出现了一位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他对当地人说:“听说你们常常祭祀我,我很高兴,但是投到江里的祭品总是被蛟龙偷吃。我给你们想个办法,用楝叶塞住筒口,再用彩丝缠住,这样可以吓唬蛟龙,我也就能吃上祭品了。”当地居民按他说的去做,流传至今,便成了五花丝粽。在这个故事里,一个从前受人祭拜、高高在上的屈原形象顿时鲜活了起来,拥有了常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说,《续齐谐记》既给端午带来了历史文献价值,又赋予了它浓厚的人文关怀。
  《续齐谐记》被收录于《增订汉魏丛书 汉魏遗书钞》中,我馆藏有清乾隆56年(1791)金谿王氏刻本,另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影印本;此外明代顾元庆的《顾氏文房小说》也收录该书,我馆藏有民国十四年(1925)涵芬楼影印本。
  这部书能让大家进一步溯源端午,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此我推荐给广大读者在端午节期间阅读。
  端午期间我们还推出了:
  “名家谈传统文化·端午”线上讲座活动
  “书说端午”图书荐读活动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诵读活动
  欲了解更多活动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来源:公共服务在线
  编辑:鄂小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