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流年—我与宣传画不得不说的故事?有奖征文选登丨第三期?《人生如画——我的宣传画记忆》
追忆似水流年
我与宣传画不得不说的故事
有奖征文选登
第三期
人生如画——我的宣传画记忆
李慧莉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代末的汉口,那个年代的家庭,物质生活相对匮乏,我没见过电视机、电话机,家里唯一的一台收音机算是“奢侈品”。儿时记忆中,无处不在的五颜六色的宣传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宣传画真的随处可见,家里、大街上、商店里、甚至老人带我去看病的医院里,看到那些宣传画便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那已经远去的人和事仿佛又回到我的身边。
记得和奶奶每每在街上看到那些花花绿绿宣传画的时候,我便不肯挪动脚步,闹着叫奶奶给我讲画里的故事,——祖孙两人便站在马路边,手牵着手,慢慢地说,细细地看。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宣传画之所以总能吸引我的目光,归因于它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直观的表达,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传达的精神昂扬向上,总叫人一眼就“忘不掉它”,每一幅画都好像在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一个个故事!它们用生动、鲜活的方式记录国家建设的精彩瞬间;歌颂平凡岗位中的普通劳动者和先进典型;激励人民群众投入到火热的工农业生产中去,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递民族团结和军民共建的深情厚谊。这些宣传画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感染力,给大家带来精神的感召与美的享受。
宣传画作品《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庞均 作爸爸曾经告诉我,我出生时候,正赶上党的代表大会召开,大街上贴满了宣传党代会的宣传画与标语,给我取名的时候就受到宣传画的启发,看到“大会胜利召开”的字眼,就选取其中两字“会利”做我的名字,以示庆祝。后来我报名参加高考,核对户口时发现我的名字被登记为另外两个同音字,因担心影响高考,我只得按户口记录的名字报考,“会利”便成了我的曾用名,但我总忘不了我的名字与宣传画的渊源。
宣传画通俗易懂,虽然我的两位祖母都不识字,但她们经常指着画儿,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述画里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真善美”。
从宣传画里,我认识了头戴长毛帽的“铁人王进喜“,是他带领工友克服万难打出大庆第一口喷油井;我认识了爱做好事的雷锋叔叔,他手臂上挎着大包袱,搀着老奶奶送她回家,我知道了“要做好人,做好事”;在宣传画里,我还认识了建立新中国的 “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了解他们投身革命的感人故事。
记得有一幅画里,画的是一位头戴草帽、身穿红格子衣服的姐姐,她英姿飒爽、迎着阳光站立在田间,一手用白毛巾擦汗,一手握住红色拖拉机的扶手。那时奶奶笑吟吟地对我说:“看啊,新社会里女孩儿会认字、会开拖拉机,我家娃儿长大了也可以开拖拉机的。”朴素的语言中寄托着一位老人对孙女的期许之情。
有一次,我的脚底长了一个小包,走路钻心地疼,整天哭哭啼啼。曾经裹过脚的奶奶鼓励我说:“你赶上了新社会,遇到了共产党,女孩家再也不用裹脚了,这点痛算什么。女孩家一双大脚踩着江山稳稳的,一双大手将来要读书、要写字、可以掌乾坤!”
记得外婆家的堂屋里贴了一幅名为“毛主席去安源”的宣传画。印象中,画中的青年毛主席身材挺拔瘦削,身穿蓝色长衫,手拿一把黄色油纸伞,他目光坚定,大步往前走,身后是连绵的群山和翻滚的乌云。画作反映了毛主席为革命事业不辞辛苦和在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中的临危不惧。那幅画深深印刻在童年的我脑海中,也成为一个少年对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人民干革命的最初记忆。岁月无情,人生如画。看着往日的宣传画,童年里那遥远的记忆再次被唤醒,仿佛又看到亲人们慈爱的笑脸,又拉着那温暖的手,又回到有他们在的家。“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那一幅幅宣传画所承载的远去的岁月,既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童年记忆,也见证了一个国家踔厉奋发的铿锵步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丨李慧莉
编辑丨李晓娟
责编丨陈海索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江岸区胜利街163—169号,由唐生智公馆旧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原英商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栋历史建筑组成。
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汉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163号
电话:027-88185186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内)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1、24、38、402、408、313、520、526、548、608路
轻轨1号线、地铁6号线大智路站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