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我馆原创展览“不爱红装爱武装——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周年特展”开幕!
. 不爱红装爱武装 .
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
成立95年特展
为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兵故事
歌颂中国第一代女兵革命精神
展现巾帼风采
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与决心
在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
我馆推出了原创展览
“不爱红装爱武装
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年特展”
致敬中国女兵
献礼新时代中国军人
开展一周内,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引起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媒体
报道












往右划动查看更多






往右划动查看更多
观众
参观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展厅看看吧~
01
创办军校 培育人才

在国共合作大背景下,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在武汉创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经过国民革命军政治训练班筹备处、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创办阶段后,1927年2月12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正式开学,3月28日,更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主导下,它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的军政人才,从这里走出了新中国100多位开国将军和省部级干部。

02
热血巾帼 踊跃投军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不仅使革命浪潮席卷沿途各省,也促进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的广泛传播。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926年11月下旬起,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首次面向社会发布了“招收女兵”的广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群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热血女青年勇于挣脱封建枷锁,踊跃报考。面对众多质疑和责难之声,妇女毅然投笔从戎,一时开风气之先。

03
革命熔炉 淬炼成钢

来自五湖四海的近 200名女生满怀热情、理想和希望奔向艰苦火热的军校生活实属破天荒的大事。在军校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她们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拥抱紧张热烈的军事化生活,积极参加各种课程学习、开展各项军事化训练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经过炉火锻造,淬炼成钢,实现了从女生到女兵的蜕变,成为思想进步、政治合格与军事过硬的栋梁之才,锻造出中外历史上首批由正规军事院校培养的女兵队伍。

04
炮火洗礼 初试锋芒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5月,夏斗寅与杨森等人相继叛变,进袭武汉。危急关头,女生队与军校师生一起临危受命,编入中央独立师,出兵讨伐杨夏叛军,保卫了国共合作的武汉政权。战场上,女兵们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彰显巾帼担当。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走向全面失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迫解散。

05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

经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战场上的生死较量,女生队已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解散后,面对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在邓演达、恽代英、陈毅等人安排下,近百名女兵坚定信念,无畏牺牲,选择了患难与共,继续革命的道路。她们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参与建立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抗日战争、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

“不爱红装爱武装——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周年特展”,于2022年8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观众可免费预约观展。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编辑:李晓娟
责编:陈海索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江岸区胜利街163—169号,由唐生智公馆旧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原英商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栋历史建筑组成。
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汉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163号
电话:027-88185186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内)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1、24、38、402、408、313、520、526、548、608路
轻轨1号线、地铁6号线大智路站
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
成立95年特展
为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女兵故事
歌颂中国第一代女兵革命精神
展现巾帼风采
不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与决心
在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
我馆推出了原创展览
“不爱红装爱武装
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年特展”
致敬中国女兵
献礼新时代中国军人
开展一周内,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引起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媒体
报道












往右划动查看更多






往右划动查看更多
观众
参观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展厅看看吧~
01
创办军校 培育人才

在国共合作大背景下,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在武汉创办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经过国民革命军政治训练班筹备处、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创办阶段后,1927年2月12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正式开学,3月28日,更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主导下,它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量的军政人才,从这里走出了新中国100多位开国将军和省部级干部。

02
热血巾帼 踊跃投军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不仅使革命浪潮席卷沿途各省,也促进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的广泛传播。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1926年11月下旬起,中央军事学校政治科首次面向社会发布了“招收女兵”的广告。“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群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热血女青年勇于挣脱封建枷锁,踊跃报考。面对众多质疑和责难之声,妇女毅然投笔从戎,一时开风气之先。

03
革命熔炉 淬炼成钢

来自五湖四海的近 200名女生满怀热情、理想和希望奔向艰苦火热的军校生活实属破天荒的大事。在军校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她们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拥抱紧张热烈的军事化生活,积极参加各种课程学习、开展各项军事化训练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经过炉火锻造,淬炼成钢,实现了从女生到女兵的蜕变,成为思想进步、政治合格与军事过硬的栋梁之才,锻造出中外历史上首批由正规军事院校培养的女兵队伍。

04
炮火洗礼 初试锋芒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5月,夏斗寅与杨森等人相继叛变,进袭武汉。危急关头,女生队与军校师生一起临危受命,编入中央独立师,出兵讨伐杨夏叛军,保卫了国共合作的武汉政权。战场上,女兵们英勇无畏,冲锋陷阵,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彰显巾帼担当。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走向全面失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被迫解散。

05
沧海横流 英雄本色

经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战场上的生死较量,女生队已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解散后,面对错综复杂的革命形势,在邓演达、恽代英、陈毅等人安排下,近百名女兵坚定信念,无畏牺牲,选择了患难与共,继续革命的道路。她们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起义”、参与建立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抗日战争、或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

“不爱红装爱武装——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周年特展”,于2022年8月2日正式对外开放,观众可免费预约观展。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编辑:李晓娟
责编:陈海索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江岸区胜利街163—169号,由唐生智公馆旧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原英商怡和洋行公寓旧址三栋历史建筑组成。
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汉市国家安全教育基地

地址:江岸区胜利街163号
电话:027-88185186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内)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交通:公交1、24、38、402、408、313、520、526、548、608路
轻轨1号线、地铁6号线大智路站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