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汉冶萍“亚洲第一”炼铁高炉抗战迁址时被忍痛炸毁

新闻中心 > B首页 > 文旅频道

2022-08-22 15:17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高喜明) “汉冶萍不仅见证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发展史,也是日本侵华历史的见证。”8月16日,站在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讲解员瞿爱凤向“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团讲解道。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熊松 摄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所在地。现完整保留有冶炼铁炉、高炉栈桥、日欧式建筑群、瞭望塔、卸矿机等遗存。1890年,为修建芦汉铁路,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汉阳铁厂。1908年,盛宣怀在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的基础上,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它集勘探、冶炼、销售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规模最大的钢铁煤联合企业。


  探访团探访汉冶萍炼铁炉遗址。熊松 摄


  炼铁炉遗址。熊松 摄
  瞿爱凤介绍,1915年10月,汉冶萍公司从美国订购两座固定式炼铁炉,炉高27.44米,容积800立方,设计日产量450吨,号称“亚洲第一高炉”。两座高炉于1921年建成,至1938年,共产铁258486吨。这两座高炉,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技术。


  汉冶萍广场。熊松 摄
  如今,这两座高炉,仅留下了红砖底座。“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钢厂落入日本人的手里,厂房设备运往重庆另建新厂。运不走的设备直接丢入长江,这两座化铁炉被忍痛炸毁。这是我国现存近代最早的炼铁炉遗址,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重要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日本侵华的罪证。”瞿爱凤讲解道。
  离高炉遗址不远处,当年用来运输矿石及燃料的高炉栈桥,为了避免落入日本人手里,也被主动炸毁了。


  汉冶萍广场上的张之洞雕像。熊松 摄
  据史料记载,1900年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夺得了大冶铁矿的开采权。从1900年—1938年,大冶铁矿共生产优质铁矿石13769989吨,而日本就运走了9543131吨。1938年秋,日军占领石灰窑、大冶以后,立即加快了掠夺铁矿资源的步伐,从1938年至1945年,日本掠走矿石近600万吨。
  “了解汉冶萍的历史演变,让我深刻感受到张之洞、盛宣怀等洋务运动先驱人物积极投身实业救国的历史贡献。也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探访团成员周楚尧说。
  【见习编辑:赖俊】
  

一周热门